【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游集》序一 承与变的智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12:2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薛永年

    彦湖英才早发,在当代书法篆刻界崭露头角。总有十多年了。他的书法骨体洞达而使转精微,不乏构成意识而亦多写意精神,善于在出入古人中表现当代审美趋向,又能把强烈个性注入各种书体的写作中。精到处可谓字里金生,行间玉润;颖异处可谓新理异态,自具别裁。我常觉得,在他那恢宏沉静的风格背后有一种睥睨古今的豪情,就好像明朗清澈的江水蕴蓄着激情无尽的波澜。而那种开拓万古的心胸,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变得愈来越沉潜于变中之承的努力,他似乎比同代的书法家更有学者气息,更多开掘传统而变古为今的自觉。

    刘勰早就说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书法亦不例外,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是无可争议的人间正道。然而这种浸染了丰厚文化的视觉艺术,在视觉与文化的联接上,在民族审美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上,在心手眼的和谐一致上,在“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的汇合上,前人的积累经验,无论表现为作品形态,还是理论形态,并不都是无益的明日黄花,更非过时的务去陈言,相反,倒往往是拨开迷雾绕开暗礁的灯塔。因此,在衔接书法艺术的承与变上,就需要天才的敏悟和学者的智慧。刘彦湖恰恰是这方面的智者。

    最近他的一批书法作品又要结集出版了,我有幸先睹为快。这些作品大多以临古的形式出现,所参照的对象有碑有帖,又以篆、隶、真等静态书体为主,上起汉魏,下至明清。仔细观赏,他似乎通过有选择的演绎经典名迹,继续领悟古代书家帖中有碑碑中有帖的不传之秘,继续探讨使笔如刀和用刀如笔的精义妙裁、继续实践用笔中画与边缘的完美结合,继续体察笔法驰骋与空间意匠的互动,也继续研究前人打通各体的真才实诣。总之,他似乎更加自觉地以现代眼光挖掘传统的潜能,在承与变的连接上实现现代书法对古代书法精华的转换,进一步在个性鲜明的风格中,增厚传统文化的永恒积淀。

    彦湖和我的翰墨因缘,可以追溯到先后来去的长春。在他就学于长春的那一年,我回到了北京。我曾工作的吉林省博物馆,以张伯驹担任副馆长而闻名。这位大收藏家不但是《游春图》的旧主人,而且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组织北京书画研究社,来到北国春城之后,又发起了春游雅聚,与彦湖后来的老师于省吾、罗继祖等人,文会频频,谈今论古,手工刻印《春游琐谈》,弘扬传统,流播海内。于省吾与罗继祖,虽然分别是古文字学家和史学研究者,但书法亦卓然自成一家。我想,彦湖所以用春游名集,并倩我为序,大约是为了纪念在长春的求学岁月,缅怀在春城接受的传统陶茹,表达在求新求变中接续文脉的拳拳之心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1-25 21:53 , Processed in 0.1060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