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0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泳:继承传统不能脱离时代

[复制链接]
匿名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8-9-30 15:52:35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09-27  南方都市报

  最近清华大学一个文科实验班要学生背诵《四书》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争议,虽然各说各有理,但其实有些说法是脱离时代的,比如要求现在的学生背诵《四书》就不切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想稍有常识的人,现在都不会否定。就是对于儒家经典,现在多从正面理解,也是国人共识。钱穆过去讲,一个本国公民对于自己本国以往的历史应具温情与敬意,现在人们大体可以做到这一点。

  关于中小学生读经,从五四后就是一个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当时军阀一般来说都主张中小学生读经,比如主政湖南的何健。但大学教授恰好相反,比如鲁迅、胡适、傅斯年,他们一生都反对中小学生读经。在这个问题上,简单的判断对错,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要对他们各人当时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有切实的了解。

  一种文化的产生,不能脱离它的时代。中国文化是在农耕时代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并达到了这个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在面对当时可能产生的所有问题时,中国文化基本都有高明的理解和解释,同时也寻找到了承传这种文化的最佳方式。在文化的普及层面,主要依靠传统的私塾,在教育成本方面,这种方式有操作性和广泛性:在普及的基础上要提高中国文化的水准并保持这种文化的活力,中国产生了书院制度,它是民间思想、学术流派形成的制度形式;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学习和承传中国文化有了制度保障和现实性。这三种方式的完美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知识保存和承传状态,共同构成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种文化,它生命的保存和延续,必须寻找到最佳的承传方式,当这种方式发生变化后,再说保存这种文化或者想要让这种方式提升到更高程度,基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在事实上很容易流于空话。晚清以降,中国学术一代不如一代是基本共识,主要就是因为承传中国文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

  今天提倡背诵《四书》,在知识的承传上,它本身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现代保存知识的手段非常丰富,就个人获得知识和养成人格来说,简单背诵只是第一步,但在现代社会,它所要付出的成本却很高,这个成本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而是这种背诵的实际意义。电脑时代,简单记忆的作用,和传统时代不是一个概念。不是能不能背诵的问题,是背诵了这些又如何的问题。电脑向移动化方向的变革,使简单以贮备知识为追求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变化,不是说记忆变得没有价值,而是能不能做到记忆或者记忆了以后怎样的问题。

  在传统时代,中国文化在事实上寻找到的继承方式所以可行,并能产生作用,主要是没有脱离时代,那种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事实上也是一种经验表述和总结,但在今天,这一切就未必能有这样的功效了。也就是说,那时代读经就够用,而现在不够用了,或者说在道德上够用,而在知识上早已不够了。

  我经常和那些主张读经的人开玩笑说,现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两条,而且可以立竿见影,一是高考只考《四书》《五经》,二是公务员招考也照此办理。不出一个周期,中国学生的读经水平马上提高,就如同现在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一样,但这可能吗?管理现代国家,控制现代社会的知识,传统经典中所能提供的东西毕竟有限。重视传统文化没有借,提倡全民读经,总比“批林批孔”好,背诵十三经,肯定比背诵“老三篇”好,但一切文化继承,绝对不能脱离时代。(文/谢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00:07 , Processed in 0.0987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