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晋琅琊王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8 17:32: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汉至西晋末年的500多年中,琅玡王氏不断吸收力量,并且成为最强大的士族豪强力量之一。这期间,王祥(24孝中的“卧病求鲤”的主角)、王览都位居宰相。而王览正是东晋名相王导的亲祖父。   王与马,共天下——在南京登上顶峰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公元313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玡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   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玡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王氏的权重,还有这样一些事例说明:   《世说新语》上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晋元帝会见臣下的时候,宰相王导来了,晋元帝甚至让王导与他一起坐龙椅,两人争执了很久。而晋成帝给王导手诏,用的都是“惶恐言”、“顿首”、“敬白”之类的敬语。   《笑林广记》中记载,东晋初,国库空虚,库中只有练布数千端,于是王导就做了一套宽大的布衣服穿,结果不日朝中和建康城的士人纷纷效仿。库中练布以“一端一金”的价格很快卖了出去。   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从南京走出去的琅玡王氏   琅玡王氏不仅仅是在东晋一朝风光,在整个六朝时期甚至至唐宋时期都对国家政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甚至有“不以王氏为皇后,便以王氏为宰相”的普遍现象。   在南朝四代中,为了避免重现“王与马共天下”,各朝代统治者采取了与王氏联姻的措施,于是,短短170年间,分别有了刘宋时期的孝武文穆王皇后、明帝明恭王皇后、萧齐时期的文安王皇后、海陵王王妃、和帝王皇后、梁朝有简文王皇后、敬帝王皇后、陈朝的有废帝王皇后,前前后后共8位“王姓皇后”。   《二十四史》中明确记载的姓琅玡王氏的皇后,共有36个,琅玡王氏驸马则有35个。   而琅玡王氏做宰相或者级别相当的高官者,在《二十四史》有确切记载的有186人。仅在唐代,名相就有王方庆,王同皎(又是驸马)、王搏等,最出名的是王方庆,武则天就是从他手上获得了王羲之的手迹;还有同名的,叫做王溥的宰相居然有两个。   至宋代,王氏宰相更多,除了王安石,王旦(寇准是其门生)等,王淮,王火仑也是名宰相……至于明代,更厉害,开国功臣中就有王姓豪族,后来出了王鏊、王锡爵、王铎等不少名相;即便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元代也有王毅、王文统等两个名相,清代也有七八个能做到军机大臣级别的官员如王永吉、王熙、王文韶等。   值得一说的是,上述王姓家族,都是属于琅玡王氏一支。南京的一位学者已经有确凿的证据提供这些证明。   怎么看待“琅玡王氏”独特的“居高不下”的现象?其实,只要把琅玡王氏的发展史和中国封建历史对照就可以了解。   琅玡王氏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崛起时期,地点是在北方的山东,从秦汉到西晋的约500多年间;二、巅峰时期,地点在江南的南京,从东晋至隋唐,也约500多年时间;三、唐以后的沉淀时期,地点则同时布于江南江北。而这个节奏,正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改变有着密切关系的。   汉以来,正是豪强地主阶层——门阀士族的发展时期,琅玡王氏得以强大;而自东晋至隋唐,琅玡王氏则伴随着门阀士族制度逐渐由高峰到消亡;但是到了科考制度完全取代门阀制度之后的宋代,“琅玡王氏”又逐渐适应了“政治规则”,从而重新回到了主流政坛,虽然今非昔比,但是由于历代以来琅玡王氏的经济基础和世代教育习惯从来未曾动摇过。   要看清“琅玡王氏”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望族现象”。历史上,像琅玡王氏一门出了这么多宰相皇后和各种名人的其他姓氏虽然绝无仅有,但各种名门望族还是蛮多的,比如颜氏、徐氏、谢氏、萧氏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望族,绝非是某些“迷信”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必然。“望族现象是不可回避的,一些家族确实是影响历史的,研究它和中华民族历史有关联”。赵丹峰认为:目前他致力的研究,并非是弘扬单独的哪一个姓,而是从另外一方面去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17:51:56 | 只看该作者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古代最混乱、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也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政治的混乱繁复,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是那个时代各种行为的合力结果,同时又影响了当时和后世的很多代人。



在魏晋南北朝,众多高门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和引领着那个时期的主流。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那个时期,中原的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比肩。即使是“王谢”并称的谢家,也远不如王家昌盛繁荣。



生活在齐梁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琅琊郡,今山东胶南一带,秦时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汉袭秦制。



琅琊王氏家族,一直居住在琅琊皋虞和临沂之间,西晋末年南渡之后,因思念故土,一直都以北地名为称。东晋元帝时,又侨置南琅琊郡。





   《乌衣巷》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忆江南旧游》唐羊士谔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沁园春》宋范炎



  襟韵何如,文雅风流,王谢辈人。问传家何物,多书插架,放怀无可,有酒盈樽。一咏一谈,悠然高致,似醉当年曲水春。还知否,壮胸中万卷,笔下千军。门前我有佳宾。但明月、清风更此君。喜西庐息驾,心间胜日,东皇倚杖,目送行云。闻道君王,玉堂佳处,欲诏长杨奏赋孙。功名看,一枝丹桂,两树灵椿。








家族起源与兴盛



先秦

  

琅琊王氏,源自黄帝的玄孙后稷。



《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其先出自周王子晋。”东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肇祖。





秦汉



其后代王颐,号林泉隐者,隐而不仕。

王颐之子王翦仕秦,拜大将军,封武城侯。

王翦之子王贲,为秦将,封通武侯。

王翦之孙王离,封武成侯。



王翦祖孙三代仕秦,受封列侯。



秦末,王离为项羽所败,王离长子王元从频阳迁琅琊皋虞。



王翦、王贲父子,是秦灭六国的关键人物,除了韩国以外,其余五国:齐、楚、燕、赵、魏,均被其父子二人所灭。所以《史记·王翦传》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被秦始皇受封列侯者,史籍中并不多见,然王氏祖孙三代,皆受封列侯,可见一斑。



其后,王元曾孙王吉,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子王骏,为御史大夫。



王吉孙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



即墨九贤  



王吉、王骏父子二人,世名清廉,布衣疏食,刚正直谏,颇有政声,后世列入“即墨九贤”。



“即墨九贤”分别是:安平君田单、齐王田横、博士谏议大夫王吉、御史大夫王骏、胶东相王成、不其令童恢,以及“即墨三大夫”,建有九贤祠。  



王崇之子王遵,光武帝时,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



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生四子:谊、浚、典、融。



其中,王融官至南康尹,生有二子,长子名王祥;次子王览。



王祥与王览两兄弟,一个被收到《二十四孝图》中,一个被收到《二十四悌图》中,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王祥的后母朱氏,人品一般,常在其父耳边“谮贬”王祥,以至于王融渐渐讨厌王祥。



但是,在生父继母生病时,王祥却能衣不解带地伺候奉养。



朱氏喜欢吃新鲜的鱼,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居然要求王祥为她去捉活鱼。王祥立刻来到河边,却见河上冰层极厚。正待他打算轮锹凿冰之时,冰面突然自行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



这条传说,后来被古人修改成王祥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坚冰,这便是“卧冰求鲤”的典故。



人们被他的纯孝感动,把那条河改名为“孝感河”。



但即便如此,后娘朱氏也经常虐待王祥,还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照看果树。



王祥每遇风雨,便抱树而泣,后来这几株果树,居然都枝桠无损。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告诉人们:此地便是王祥“风雨守李处”。



王览,是朱氏所生,和王祥同父异母,却非常爱护自己的哥哥。长大后,王览更是多次劝谏母亲,每次朱氏虐待王祥,王览便“与俱”,让朱氏狠不起来。



朱氏打王祥时,王览每每流着眼泪抱住哥哥。

朱氏虐使王祥和王祥的妻子,王览便同他的妻子赶去同做。



为防止朱氏下毒,王览每次吃饭时,都要先尝一遍。



后来,王祥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誉,朱氏很妒忌,想用毒酒药死他。王览知道了,就抢着来喝。朱氏急忙夺来倒在地上。因为这件事,朱氏的心里也就感悟了。



两兄弟的孝友,是可信的,这从当时人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当时的社会风气推断。



东汉尚名教,忠义孝信,既是朝廷选拔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是当时人的行为信条。德操人品,在当时为人所重,王氏兄弟的孝友仁爱,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



东汉“伪名士”很多,而且很多都被戳穿了,王祥哥俩的好名声,却伴随他们始终,应该不是装的。

  

从这兄弟俩的品行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族得以兴旺的一个深层原因:



王氏家族在以后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互相提携,甚至互相庇阴,并且坚持家风家学教育,世代繁盛不衰,盛名播于江左。

  



魏晋

  

汉末遭乱,王祥扶母携弟,避地庐江。



王祥王览兄弟的孝悌,给他们带来了好名声,也给他们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阶梯。



汉魏时期,从征辟制到九品中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月旦到清议,高尚的操守还是为人所重的。因此,当王家因避战乱来到庐江之后,便“屡受征辟”。



王祥兄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



虐待了王祥半辈子的后母朱氏死后,徐州刺史吕虔征召王祥,委以州事。



王祥以年近花甲,推辞不受。弟王览劝之,王祥乃应召,做了已经篡汉的魏朝的别驾。



当时州郡寇盗很多,王祥率励士兵,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从此,琅琊王氏家族开始步入历史政治舞台。

  

年迈古稀的王祥,出仕魏晋。此后,王祥的官越做越顺,最后封万户亭侯,位列九卿。太学以之为“三老”,他南面几杖,教诲天子,位极荣宠,德高望重。



王祥在中央做大官时,正是司马氏横行的年代。



甘露五年,曹髦被司马氏兄弟杀死。朝中人人自危,王祥却抱着小皇帝的尸体大哭,并高喊:“老臣无状。”



这个行为,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旧主的忠心,使其他人“面有愧色”。另一方面,这“老臣无状”的自责,又把错误都推到了高贵乡公身上,替司马兄弟的丑行进行了开脱。聪明绝顶的司马兄弟怎能不领情?



于是,孝友忠义并且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王祥,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升为三公。



晋取代魏的前一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同为三公的何曾、顾顗(音蚁)和王祥,前去庆贺。



前两者,都是晋公的心腹,事前和王祥商量是否要跪拜。王祥道:“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拒绝向司马昭跪拜,看起来象是很有骨梗之气,其实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三公在晋公面前下跪磕头,确实容易让司马昭难堪,这么做也算是替司马氏考虑。司马昭自然也对这件事情心知肚明。

  

入晋之后,王祥坦然迎纳新朝。不过他年岁已高,又知道自己不是司马家的心腹,便提出退休的要求。司马炎在屡请之下,最终用高调厚赏,打发了这位老臣,既成全了王祥,又美化了自己。

  

王览似乎无甚特意之处,但也像他哥哥那样,没犯什么大错误,最后也得以光荣退休.

  

曾经一手提拔王祥的吕虔,有一把配刀,据说此刀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能佩带,否则反受其殃。爱才而且知趣的他,似乎预感到了王氏家族的昌盛,便把这把刀赠给了王祥。



西晋泰始五年,王祥薨,策谥曰元。



王祥死前,又把这把刀转赠弟弟王览,并对他说:“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非常巧的是,此后叱咤六朝的王氏世族,绝大多数都是王览的后代。



于是,这把佩刀和孝感河一样,成为了王家精神的象征,与琅琊王氏共始终。

  

王祥临死前,还给后代留下了遗训,其中五条:“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从此成为王氏家族的家风指导。



其后人虽偶有违逆,却大体上被后人遵循了下来,尤其是“扬名显亲”和“宗族欣欣”,成为了琅琊王氏家族,几百年间的处世准则。



王氏家族的第二代,因为父荫而为官,多为循吏,没有太有名的。他们对家风保持得很好,在政治风波中趋吉避凶,同时又不放松文学和思想教育,为下一代的崛起,打好了基础。



王家从第三代开始,真正开始叱咤九州,成为最为煊赫荣耀的世家大族。



其中,主导人物是: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



王衍和王澄,是亲兄弟,王戎则是他们的堂兄。



三人的祖父王雄,与王祥、王览兄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只算是“同族”,而且王衍一族与王祥一族相比,算是别支。



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关系,都是王览的孙子。敦、导兄弟,是衍、戎兄弟的从(音纵)弟。

  

这是从辈分和亲缘关系上说。实际上,这五王在性格和作风上,与乃祖差异非常大,都有着强烈的“清流名士”派头,与乃祖的儒士风范,相去甚殊。



这种情况,与谢家第一代“硕儒”谢衡和第二代“中朝名士”的谢鲲情况,非常类似。



而且,有意思的是,以名士风潮先后来分的话,这五王,居然属于三代人:



王戎属于“竹林名士”;

王衍、王澄属于“中朝名士”;

与他们同辈的王敦、王导,则属于“江左名士”。

  

魏晋清流

  

东汉“以孝治天下”,讲究名教。但到东汉末年,腐朽的东汉朝廷根本没资格维持名教的正统地位。一方面,把持朝政的外戚宦官镇压高节名士,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另一方面,社会风气败坏,儒家传统理念的僵化,在汉末间接导致了一些虚伪的假名士出现。



某人“纯孝”,父亲死了居然搬到墓道里面去住了好几年,为父亲守丧。结果十几年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他在他爹的墓里生了一堆儿子。



汉末张湛也是个虚伪的人,被人指出来之后他居然大言不惭:“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



在此情况下,任情而动的名士风范,渐渐成为风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表现也绝非只言片语可说清

  

竹林七贤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实际上,七人不存在常常相聚竹林的可能。他们年龄相差很多,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最年长的山涛已经44岁,而最小的王戎只有16岁。此后,有人步入仕途,有人选择归隐,未必能有“世说”中的雅聚。

  

王戎从小就聪慧过人,双眼炯炯有神,被阮籍高标以“清尚”而成名。



王戎的行事,也受到了阮、嵇等人的影响,不拘小节,纵情饮酒。后来他驱车经过黄公酒垆时,还曾与人追忆当年与阮嵇在此饮酒事,被晚唐诗人陆龟蒙写进了《和袭美春夕酒醒》一诗,传为美谈。



王戎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仿效阮籍,强忍悲痛,依旧喝酒吃荤,直到后来方才痛哭失声。时人对之有“死孝”的称呼。

  

不过,王戎却没有阮、嵇的高操。在尖锐的政治斗争中,他最后还是投靠了司马氏,而没有死硬到底。



西晋本就得国不正,司马氏虚伪地提倡儒学名教,对名士们不起作用。这便是西晋的所谓“政失准的”、“士无特操”。



人们纷纷求全自保,纵情自适,怡情山水,嗜利如命,甚至对“美女”一般的美男子,悠然神往。。。



王戎的贪财,在当时就很出名。他不顾自己身份,四处占田,以至家资万贯却仍不满足,整日盘算如何能有新的财源。同时,他又吝啬无比,每天省吃俭用,连女婿朝他借钱,他都不给人好脸色,直到女儿急取钱还,他才“释然”。

  

王衍,比王戎小二十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知名伪君子的典型。



王衍小时候长的比王戎还俊美,未成年时,曾去拜访山涛,山涛见他极为标致,赞道:“何物老抠,生宁馨儿!”从此,“宁馨儿”便成了天下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可见,魏晋名士言行的深远影响。



这个风采出众的王衍,从小就聪敏异常,辩才极佳,不过他的夸夸其谈,总是华而不实,先是谈论纵横之术,被人相中之后,推荐他去作辽东太守,他坚决不干,转而谈玄,虚无缥缈,不着边际,挥舞着麈尾,发现错误了就随口更改,“信口雌黄”这个著名的成语,最开始说的就是他。



王衍除了对前人的“贵无”论大加宣扬之外,自己没什么新鲜创造,不过是在“贵无”的基础上,进而鼓吹“虚无”罢了。

  

不过,因为自小得到的好名声和风采标致,加上优秀口才和当时新兴青年贵族的特别爱好,王衍的虚无主义,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晋书》中他的本传说,当时“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晋书》:“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情有所钟”这个成语,便由此得来。



不过,《世说新语》把这个故事说到了王戎身上。这句话实际上说到了当时玄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圣人无情”。不过,且不论这句话的哲学深意如何,这件事情本身还是很感人的。



与王戎守财相反,王衍似乎很不爱财,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他老婆郭氏贪财如命,他虽然不加干涉,却也非常反感,于是,绝口不提一个钱字。



某天,他老婆好奇心大炽,决心拿他作个试验。一天,趁王衍睡熟,她让奴婢把钱撒了王衍一卧室,起床后王衍怎么也绕不开,只好大叫:“把阿堵物拿开!”



“阿堵物”就是“那东西”,王衍到底也没提“钱”字。不过,这种特行,与他在政治上猥琐卑劣对比,越发显出了他的虚伪。

  

清谈放诞权倾江左



王戎出仕很早,在曹魏时就已经做到吏部郎了。后来参加灭吴的战争,还打了几次胜仗。不过王戎的执政本领一般,只不过他曾有过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在他作宰辅的时候推出了“甲午制”,革新人才铨选。



但在西晋后期混乱的政局和散诞的世风下,这种想法根本就不现实。据说因为他的作为,有人还奏了他一本,说他“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幸亏王戎和当时的太后贾南风是亲戚,终于不得坐。

  

在血腥而又残忍的“八王之乱”中,王戎谁也不得罪,和谁也不凑近乎,目睹惨剧也不伸冤,听说也不干涉。结果几乎每次宫廷巨变他都安全度过了,被人讥为“与时舒卷”“与时浮沈”。

  

王衍最初做官不高,但在皇后贾南风当权之后,他很快作到了尚书令。一方面因为他的妻子和贾南风是表亲,另一方面也因为王衍作为清流中的名士,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也乐得与这位皇后联手。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17:52:33 | 只看该作者
他有两个女儿,在皇后的安排下,比较漂亮的嫁给了贾后侄子贾谧;长相一般的惠风,则嫁给了太子。

  

未久,贾后以卑鄙的手法诬陷非自己所生的太子谋反,贬为庶人,并将他软禁。王衍因为害怕连累自己,居然请求让自己的女儿同这个废太子离婚。然而,惠风已经同太子产生了感情,知道此时离开太子,那便是永诀了,因此失声痛哭。几个月之后,贾后对太子下了毒手。

  

贾后的瞎折腾终于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就在太子死后一个月,赵王司马伦在孙秀的策划下,发动政变,杀死了贾后、张华和王戎的女婿裴頠(音尾)。



王衍这种反复小人本应该受到诛杀,但是因为此前在王戎的要求下,王衍曾经品鉴过孙秀。王衍当时影响很大,被他品评过的人会立刻出名,此所谓“一世龙门”。孙秀这条大鲤鱼果然感恩,王戎毫发无损,而王衍则保住了性命,被司马伦宣布“禁锢终身”——永不录用。

  

司马伦一向被王衍瞧不起。虽然在孙秀的疏通下他没有杀掉王衍,但是总是看他不顺眼。于是,觉察到了危机的王衍便上演了一场“免祸”的滑稽戏。先是在司马伦称帝之后,他装疯卖傻,效法孟德公砍死了一个婢妾。

  

无独有偶,在局势危险复杂的“八王之乱”中,王戎也差点丢了小命,因为出错了主意。



当时司马冋掌权,被围攻得心惊胆寒,于是向王戎问计。王戎便建议他缴械。结果司马冋的一个忠臣大怒,要求杀死这个出馊主意的人!



这一吓唬不要紧,王戎连忙跑到厕所装作解手,又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掉到了茅坑里,这浑身的腥臭最终救了他的命。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在这场变乱中,很多王室子弟丢了性命,更多的名士文人成了随葬品。不过王氏因为他们的“与时俱进”,官职不降反升。



最重要的是,在变乱中,虽然王戎病死,但新的一批王氏子弟,在长者的庇阴下和斗争的锻炼下,也成长了起来。这其中就有王衍的弟弟王澄,和王览的孙子王敦、王导。



“八王之乱”后期,司马越最终得胜,王澄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王敦被任命为青州刺史。王衍当时很是得意,便对他们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

  

后人对王衍的“狡兔三窟”非常看不上眼。不过王衍如此安排,倒并不完全出于私心。他还对王导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作了安置,并且向弟弟王澄表达过“匡扶晋室”的决心。



人们之所以对王衍的行为如此鄙薄,还是因为他此前和此后的那些可笑的历史性人格性错误。

  

“八王之乱”导致统一安定的西晋王朝迅速垮掉。永嘉年间,境内的胡汉人民纷纷起义,竟至于组织起几十万大军抗衡“王师”。



永嘉四年,羯人石勒已经形成了对洛阳的包围,晋室岌岌可危。在这个危机时刻,司马越又急又怕,病死了。结果,国家的命运都寄托在了根本不会打仗的王衍身上。

  

王衍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可以左右逢源,可是打仗他就不行了,独当一面更不是他所希冀的。所以,只有逃跑。可是逃跑他似乎也不很在行,没多久就被石勒大兵追上。

  

被俘的王衍,仍然不失名士风度和派头,使石勒这位胡人对他也不禁肃然起敬。王衍于是在敌营纵谈古今,痛说家史,强调晋的灭亡和自己没关系,他一介清流,不过随波逐流而已。



没想到直率而且性格火爆的石勒听了大怒:“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当场就下令处死王衍!不过石勒“爱其名士”,允许他“不加锋刃”,用砖头活埋。

  

据说被活埋之前的王衍,曾经悲凉地四面张望,叹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这是彻底的否定了他自己当年的虚无玄诞,后悔自己没有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业。但是话说回来,人死之前能否真正冷静严肃地从哲学角度上反思自己?倒也未必。不过,王衍的死可算作这位王家最显贵的人物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幕。

  

历史上很多人曾经强烈地鄙薄王衍,说他“清谈误国”。确实,王衍所作所为让很多正派人士所不齿。但是,在当时的乱世之下,在虚伪、缺乏感召力的朝廷之下,在虚诞成风、名士派头风头正劲的情况下,要不要苛责古人呢?

  

王衍的弟弟王澄,小时候也很聪明,属于“生而警悟”。王家能辉煌这么多年,优秀的遗传基因,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王澄小时候与王衍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衍有重名于世,时人许以人伦之鉴。尤重澄及王敦、庾敳,尝为天下人士目曰:“阿平第一,子嵩第二,处仲第三。”



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澄由是显名。有经澄所题目者,衍不复有言,辄云“已经平子矣”。

  

王衍所评论过的人物都可以“跳龙门”,更别说他亲弟弟王澄了。不过王澄的放诞,远胜他哥哥,他聚集起一群放荡公子,仿效竹林名士,纵酒畅谈,一喝就是连续好几天,偶尔还脱光衣服耍酒疯。此外,这位公子居然还练了一身武功。虽则如此,他仍然是个不理政事的废物,每天就知道喝酒胡闹,裸衣爬树。

  

这位公子的死,有些悲惨,但更多的是戏剧性。他是琅琊王氏家族中,第一个死于本家人之手的。



王衍死后,王澄被司马睿——未来的东晋元帝征召为部属,被调往建业。



途中,他去拜访了正在豫章(今南昌)的本家兄弟王敦。王澄的脾气从来都那么桀骜不驯,加上出道比王敦早,所以在人家地盘还像以前那样随意侮慢人家。可是王敦也不是善茬,也是自尊心极强,他当时就要杀掉王澄。



好在王澄本身武功不弱,有玉枕可以自卫;自己还有死士二十,王敦急切不得下手。最后,王敦用酒把卫士灌醉,并借过王澄的玉枕说要“欣赏欣赏”,得手之后立刻诬陷王澄勾结叛匪。王澄这才发现上当,立刻飞身擒拿王敦,结果只撕坏了他的衣服带。



据说王澄飞身一跃上了房梁,对族弟破口大骂。不过他到底寡不敌众,死于力士之手。

  

当初王澄潇洒太过,刘琨就曾警告过他:“卿形虽散朗,而内实动侠,以此处世,难得其死。”当时王澄默然不语。没想到,这位枕戈待旦的刘琨居然一语成谶。

  

美男家族



琅邪王氏,是魏晋时最著名的美男家族。



西晋时,一位大臣去拜访王衍,正巧王戎、王敦和王导在座,在另外一个屋子,又见到了王诩和王澄。出来后,他对人说:“今日太尉府一行,触目所见,无不是琳琅美玉。”成语“琳琅满目”最早的出处,就是在这里。

  

王敦小时候确实长相不凡,但也未必招所有人喜欢。王戎据说就不太喜欢他,洗马潘滔则说他“处仲(王敦的字)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



长相如此奸诈,以至于将来一定要吃人,同时也会被别人吃掉。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品评人物重视长相的习惯,另一方面也确实揭露了王敦性格中一些特点。在魏晋那个精神世界自由的时代,可能更是如此吧?

  

王敦性格的坚忍狠辣,很早就从他行为中体现了出来。据说王敦上王恺家做客,王恺让美女请酒,客人不饮的话就杀掉美人。结果王敦说不喝就不喝,美人悲惧失色,而敦傲然不视。还是王导厚道一些,本不能喝酒,但是不忍心美人被杀,还是努力喝了下去。



在《世说新语》中,这个故事发生在石崇家,而且为了王敦,石崇连杀三个美人。

  

王敦的父亲王基,是王览的二儿子,做官也就作到了治书御史。不过王敦却很显贵,年轻时候就娶了晋武帝的公主,加上王衍的提携,西晋末年,便成了一方封疆大吏。



当时南方颇有些“乱匪”,势力很大。王敦以及他手下的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同叛匪苦战数载,后来因功被封为震东大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成为了东晋初年最强大的将领。



这时候,王敦和王导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刚一柔,权倾东南。



书法文学  



江左之王可谓盛矣,然不特文也,书法亦然。自羲,献之外,先有丞相导,大司马敦,太保弘,太子詹事筠,荆州刺史广,丹阳尹僧虔,黄门侍郎涣之,会稽内史凝之,豫章太守操之,中书令恬,领军洽,散骑常侍徽之,东海太守慈,特进昙首,卫将军殉,中书令珉,皆以书名,合(王)方庆所上家藏真迹观之,可谓世其家学者矣。





东晋  王与马,共天下

  

晋武帝辞世,贾后专权,引发西晋诸侯之间,长达16年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



人祸天灾连年,北方胡人又乘机入侵中原。5年后,公元313年,终于爆发了“永嘉之乱”。



王导的堂兄弟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建康,实施战略转移。而在这之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整个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士族大家及佣人、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南渡”。



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琊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



公元317年,以王导为首的士族集团,拥戴辅佐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中兴了晋室,建立东晋王朝。


王导与其兄王敦,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建者,可以说,是他们一手缔造了东晋王朝。这一时期,也是琅琊王氏家族的兴盛时期。



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


王氏势力最大的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都是王家之人,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是“王与马,共天下”。



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



67年之后,谢氏家族的谢安,与侄子谢玄,在淝水之战中挽救了东晋王朝,开始崭露头角,与王氏家族合称“王谢”。“王谢”也成为了当代和后世名门望族的代名词。


“王谢”对东晋的贡献非常大,其代表人物,就是王导和谢安。



王谢两个家族,关系深厚。谢安曾习书法于王羲之,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又娶了谢安的侄女——中国历史上的大才女谢道韫。



东晋时期的大族,不止王谢两家,有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后来南朝时期,又有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后人简称为:“王谢庾桓”、“王谢袁萧”,王谢庾桓袁萧几家,其实都有渊源,但都没有“王谢”知名。



南北朝



东晋100年后,司马氏被自己的一个将领刘裕取代,刘裕自立国号为“宋”。同时,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自立国号为“魏”,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代。



南北朝,分南朝和北朝。南朝历时169年,南朝四个小朝廷:宋、齐、梁、陈,皆偏居江左。最后一个朝代陈,被隋朝所灭。



在整个南朝时期,琅琊王氏家族,声望高于实力,但不乏文学名人。



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就是一代儒学宗师。梁代的王融、王籍、王褒、王肃等,是当时知名的诗人。其中,王融是“永明体诗歌”创作者之一。





隋唐



隋唐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经不复存在。



虽然琅琊王氏在大唐有宰相四人:王方庆、王睿、王与、王抟,但是,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家族对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1-16 13:24 , Processed in 0.1511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