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三届中国雕塑论坛征稿通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6 21: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十三届中国雕塑论坛征稿通知
主题:泛?雕塑
曾经,“雕塑是什么”的问题是没有疑义的。
但在过去的100年里,从杜尚的《小便池》到库苏斯的《椅子》,随着艺术概念不断被突破,雕塑的概念也被极大地宽泛化了。这一进程的直接结果是原来相对边缘的雕塑,逐渐取代了绘画在现代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1960年代以后,波普、新现实、激浪、极少、大地、动态、过程、贫困、物派、偶发、感觉——后现代艺术的观念方式、行为方式、装置方式、集合方式,几乎都被纳入了这种“泛雕塑”的范畴。经过波普和激浪的冲击,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所有颠扑不破的真理都遭到无情的质疑,雕塑的领域也就随之扩阔,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
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从85新潮到89大展,都是以绘画为主导。雕塑在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升温。它在开放的时代潮流和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变得特别的宽泛:材料的广泛化、方式的广泛化、技术的广泛化、观念的广泛化,而且手工的劳作正在被电脑的合成取代,视觉的训练被转换成智觉的游戏……眼下,雕塑艺术发展的宽泛状态几乎让人难以界定。
艺术是否有边界?雕塑是否有边界?艺术的底线究竟在哪里?雕塑的底线究竟在哪里?雕塑作为一个艺术门类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在哪里?或者说它的特权是什么?世间万法生住异灭,雕塑的泛化是它新生的机遇还是衰亡的前兆?
这里是一个平台,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答案中也许包含着巨大的分歧和争议,但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在坚守与突破之间,在传统和开放之间,在边缘与核心之间,就象在山脉与江河之间,在海洋与大陆之间,这种不同的地理形态构成了我们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艺术亦然。
是否有可能从宏观的艺术史的立场,从美学和哲学的立场,从人类精神运动的立场来展开我们的讨论?是否有可能从天人关系、物我关系等具有悠久东方智慧传统的立场来展开我们的讨论?那么这一讨论的意义或许并不局限于雕塑甚至艺术,它包含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态度。艺术是一种反应、一种态度、一种状态的表达、对抗或交流;或分裂或合一;或征服或赞美……
因此,第十三届中国雕塑论坛,设主题为“泛·雕塑”,从即日开始征稿。围绕着当代艺术中雕塑的可能性,具体的论题可以是:
●雕塑的概念边界: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
●雕塑的现当代指向:材料、观念和行为;
●雕塑的本土化指向:民族的形式、精神和文化意义;
●雕塑的手工与技术的价值;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
●雕塑向生活的渗透:建筑设计、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
也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自拟题目。论文字数以3000-7000为好。本届论坛将设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将择优发表在《雕塑》杂志上。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须注明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传真、E-mail和100字左右的个人简历。截稿时间:2007年8月30日
来稿方式:1、寄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家园A座506室:《雕塑》杂志社“论坛”组委会收(邮编:100021)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4 13:04 , Processed in 0.1015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