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66|回复: 0

在当代 虚妄的艺术与虚伪的艺术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0 14: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当代 虚妄的艺术与虚伪的艺术家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火爆的当代艺术!火热的当代艺术市场……自当代艺术发生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在中央美术学院门口,立着一个灯箱广告牌,上面写着“画画改变命运”六个大字。笔者没有去近观,我想中央美术学院也不至于用这种手段来招揽生意!那该是某个美术高考培训班的叫卖吧!不管此口号出自何处,由此口号的字面来看,画画了不得啦!有了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功能。
就此口号我们可以推断,画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有这么几种可能:1能发财;2能提高人的社会地位;3使人一贫如洗;当然任何一种职业都不乏是这3种结果。纵观历史,没有几人是靠画画改变了自己作为底层生存的命运,没有多少画家拿起画笔就跻身于上流社会。绘画史上之于画画落魄者比比皆是,当然之于画画得名利者或许也比比皆是。当然我也并不是认为画画就意味着必须贫穷!而是说“画画改变命运”有一种对象的泛指性,和一种结果的必然性。成为了一种救世的宣言, 毫不逊色于当年马克思先生的《共产主义宣言》,“画画改变命运”这六个字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而后紧接着是不寒而栗的感觉。
“画画改变命运”这句话为什么没有出现在10年前?没有出现在20年前?而今天在中央美术学院门口那么巍峨耸立!那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看看这两年的美术考生的数量!美术培训市场有多么火爆!数十年前,全国也没有几个设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所谓“八大美院”,而近些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有艺术相关专业,这不知是此口号的原因还是口号所致的结果!
10年、20年前中国的艺术家是何等境况!在饥寒交迫中品尝着精神的饱暖;在黑白两道的夹缝中顽强地挣扎;而在现在,成功的艺术家就意味着脱贫、意味着发财致富、意味着国际身份…… 今天,当人们谈论起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等人时,想到的并不是他们的作品,谈论的也并不是他们的艺术!而是他们作品的价格、他们的别墅、他们所经营的饭馆。由此能够看出:人们在谈论这些成功艺术家的时候,不再谈论他们的作品,说的更多的是艺术作品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物质变化。也就是说,人们不再关注他们的作品,不再关注艺术,而是津津乐道于谁的画能卖多少钱!谁的生活消费是什么档次!
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进入市场,而且被社会认可,本来是件好事儿,是艺术家职业化最重要的一点。但是有一些在艺术圈混迹的人或想靠画画来改变命运的人,只看艺术的商品价值,而故意忽略其艺术本身。这样就会出现为“卖”而画的一批人和相当数量的画,排放到清澈的艺术河流当中,使之浑浊。这样就出现了一大批以所谓“成功艺术家”的图象、图式为标准、为准绳的作品,以所谓“成功艺术家”的生活标准看齐的所谓的艺术家出现了。这样,艺术成为一种超级擦边模仿,成为一种共性追逐,一种普遍性的趋同,因为它的实质是钞票,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圆,钞票永远是同一的积累追求,是对共性的极端追求!
在这样的诱惑下,艺术家这个群体逐渐壮大起来,其中的伪艺术家也逐渐多了起来,画廊也遍地开张。街上卖豆腐的想:一块豆腐才赚3毛钱,而画一块豆腐至少能赚到好多个3毛,如果赶上运气好卖给老外还要多一些,还可以被老外变成洋豆腐屎。他就做着豆腐画,后来觉的这样还是造价高,干脆找会拍照的拿相机把一块豆腐拍了下来画,这样效率就提高多了。从而又带动了摄影行业,旁边开杂货铺的看见卖豆腐的发了,就把杂货便宜处理了,又把店铺装修了一下,把卖豆腐的豆腐画和豆腐照片挂起来开起了画廊,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艺术行业的一个生态链。一则玩笑,笑笑而已,但也许就这样“艺术改变命,或者就是以利益的眼光和逐利的目的跻身于艺术队伍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艺术界也就出现了类似于农民种地一样的跟风――什么好卖就画什么。如此,就连最艺术当中基本的独立性都丧失了,眼花缭乱的艺术展览如同一个个模仿秀场,无聊而无味!
如果独立地看艺术圈的这些事情,或许会有些不解。其实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逻辑性的联系,当代艺术也如同中国GCD建国以来社会的发展一样:从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60、70年代的文革大革命的政治癫狂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混乱发展时期;而在艺术领域经历了80年代的狂热、90年代的极贫积弱到现在的市场繁荣;虽然在时间上并不对称但基本的形态非常相似。在当代艺术走向市场繁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在社会领域类似于“暴发户”的“艺术暴发户”,也就是第一拨靠艺术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的作品出现在西方的各大双年展、美术馆、著名画廊,被知名收藏家纳入视野范围。他们暴发后的生活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关注因由爆发的方式,便群起而效仿,这样他们偶像式的生活方式和偶像 。
“明星”的生活是灿烂而眩目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改变,艺术的质量也在改变,艺术由“作品”变成“产品”,由“创作”变成“复制”,这样艺术由“精神产物”变为“物质产品”。符号的复制与批量生产如同商业品牌的广告方式一样,在各画廊和美术馆这样一个媒介平台上秀着自己的符号形象,将自己艺术形象品牌符号烙印于时代和人们的心中。他们几十、上百幅如一幅地画着,在时间上有的长达数十年之久。难道一个观点需要用百余幅画来阐述,难道要说清楚一句话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表达?这些“艺术明星”在艺术探索的初期也是思想耕耘者,只是在“暴发”之后,在“饱暖”和“淫欲”中逐渐主动迷失。“商业中的老字号”是生生不息,可打造“艺术作品的老字号”却是自掘坟墓。人们对艺术家的期望在逐步下降——从每一幅作品都在表达作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一个符号用到永远,到艺术家能够自己亲自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找抢手来完成。可见有些艺术家的工作室变成了艺术品生产的工厂,艺术家变成了签名的机器,打着艺术家的幌子却俨然一幅明星派头,虚伪之极!
今天人们在谈论艺术的时候可谈的是什么?是思考艺术对于自我和社会存在的某种可能性?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生产劳动率而更大地开拓海外市场?
艺术在艺术家内心当中的需要是什么?是艺术家生命的生存方式的需要?还是以艺术品来换取物质生活方式的需要?
艺术在社会当中的功能是什么?是对社会生态中生存状态问题的思考的诉说?还是艺术商品的社会领域的流通?
艺术在这种情况的今天变得如此虚妄!所以我们应该像那些在今天依然真诚地面对艺术和真实地面对自我的艺术家们怀有敬意。庆幸的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如宋永红、曾凡志、杨少斌、陈轲……他们没有无休止地克隆自己所创造的典型性品牌符号,宋永红至今还是把作画的过程当作一种享受,他以画布作为媒介以社会和生活为主题,自己与自己进行探讨和交流。陈轲为自己每天能得到八个小时的作画时间而兴奋不已。曾凡志和杨少斌在现有的市场诱惑和将来可能失去市场的选择中毅然放弃自己的图像符号而继续探索。在今天他们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信念和他们艺术的活力,实则难能可贵。
艺术的虚妄与艺术家的虚伪有一种关系的互为性。因为“艺术明星”的灿烂又催生着当代艺术群体的发展壮大,这些艺术队伍中不乏只鱼龙混杂追名逐利者,原因是他们对明星生活的向往,艺术不过是他们通往明星的途径、方式和手段罢了,艺术作为他们的手段将会遭到他们怎样的利用和扭曲?艺术在他们的手中会变成怎样的无耻、无聊和无辜?并由此走向更大的虚妄.。
天哪!人们到底借艺术的名义做了些什么?
Cindy Sherman这声惊呼也非常适合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所以,在当代 虚妄的艺术与虚伪的艺术家。
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火爆的当代艺术!火热的当代艺术市场……自当代艺术发生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在中央美术学院门口,立着一个灯箱广告牌,上面写着“画画改变命运”六个大字。笔者没有去近观,我想中央美术学院也不至于用这种手段来招揽生意!那该是某个美术高考培训班的叫卖吧!不管此口号出自何处,由此口号的字面来看,画画了不得啦!有了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功能。
就此口号我们可以推断,画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有这么几种可能:1能发财;2能提高人的社会地位;3使人一贫如洗;当然任何一种职业都不乏是这3种结果。纵观历史,没有几人是靠画画改变了自己作为底层生存的命运,没有多少画家拿起画笔就跻身于上流社会。绘画史上之于画画落魄者比比皆是,当然之于画画得名利者或许也比比皆是。当然我也并不是认为画画就意味着必须贫穷!而是说“画画改变命运”有一种对象的泛指性,和一种结果的必然性。成为了一种救世的宣言, 毫不逊色于当年马克思先生的《共产主义宣言》,“画画改变命运”这六个字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而后紧接着是不寒而栗的感觉。
“画画改变命运”这句话为什么没有出现在10年前?没有出现在20年前?而今天在中央美术学院门口那么巍峨耸立!那就一定有它存在的理由。看看这两年的美术考生的数量!美术培训市场有多么火爆!数十年前,全国也没有几个设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所谓“八大美院”,而近些年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有艺术相关专业,这不知是此口号的原因还是口号所致的结果!
10年、20年前中国的艺术家是何等境况!在饥寒交迫中品尝着精神的饱暖;在黑白两道的夹缝中顽强地挣扎;而在现在,成功的艺术家就意味着脱贫、意味着发财致富、意味着国际身份…… 今天,当人们谈论起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等人时,想到的并不是他们的作品,谈论的也并不是他们的艺术!而是他们作品的价格、他们的别墅、他们所经营的饭馆。由此能够看出:人们在谈论这些成功艺术家的时候,不再谈论他们的作品,说的更多的是艺术作品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物质变化。也就是说,人们不再关注他们的作品,不再关注艺术,而是津津乐道于谁的画能卖多少钱!谁的生活消费是什么档次!
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进入市场,而且被社会认可,本来是件好事儿,是艺术家职业化最重要的一点。但是有一些在艺术圈混迹的人或想靠画画来改变命运的人,只看艺术的商品价值,而故意忽略其艺术本身。这样就会出现为“卖”而画的一批人和相当数量的画,排放到清澈的艺术河流当中,使之浑浊。这样就出现了一大批以所谓“成功艺术家”的图象、图式为标准、为准绳的作品,以所谓“成功艺术家”的生活标准看齐的所谓的艺术家出现了。这样,艺术成为一种超级擦边模仿,成为一种共性追逐,一种普遍性的趋同,因为它的实质是钞票,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圆,钞票永远是同一的积累追求,是对共性的极端追求!
在这样的诱惑下,艺术家这个群体逐渐壮大起来,其中的伪艺术家也逐渐多了起来,画廊也遍地开张。街上卖豆腐的想:一块豆腐才赚3毛钱,而画一块豆腐至少能赚到好多个3毛,如果赶上运气好卖给老外还要多一些,还可以被老外变成洋豆腐屎。他就做着豆腐画,后来觉的这样还是造价高,干脆找会拍照的拿相机把一块豆腐拍了下来画,这样效率就提高多了。从而又带动了摄影行业,旁边开杂货铺的看见卖豆腐的发了,就把杂货便宜处理了,又把店铺装修了一下,把卖豆腐的豆腐画和豆腐照片挂起来开起了画廊,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艺术行业的一个生态链。一则玩笑,笑笑而已,但也许就这样“艺术改变命,或者就是以利益的眼光和逐利的目的跻身于艺术队伍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艺术界也就出现了类似于农民种地一样的跟风――什么好卖就画什么。如此,就连最艺术当中基本的独立性都丧失了,眼花缭乱的艺术展览如同一个个模仿秀场,无聊而无味!
如果独立地看艺术圈的这些事情,或许会有些不解。其实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逻辑性的联系,当代艺术也如同中国GCD建国以来社会的发展一样:从5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60、70年代的文革大革命的政治癫狂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混乱发展时期;而在艺术领域经历了80年代的狂热、90年代的极贫积弱到现在的市场繁荣;虽然在时间上并不对称但基本的形态非常相似。在当代艺术走向市场繁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在社会领域类似于“暴发户”的“艺术暴发户”,也就是第一拨靠艺术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的作品出现在西方的各大双年展、美术馆、著名画廊,被知名收藏家纳入视野范围。他们暴发后的生活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关注因由爆发的方式,便群起而效仿,这样他们偶像式的生活方式和偶像 。
“明星”的生活是灿烂而眩目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改变,艺术的质量也在改变,艺术由“作品”变成“产品”,由“创作”变成“复制”,这样艺术由“精神产物”变为“物质产品”。符号的复制与批量生产如同商业品牌的广告方式一样,在各画廊和美术馆这样一个媒介平台上秀着自己的符号形象,将自己艺术形象品牌符号烙印于时代和人们的心中。他们几十、上百幅如一幅地画着,在时间上有的长达数十年之久。难道一个观点需要用百余幅画来阐述,难道要说清楚一句话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表达?这些“艺术明星”在艺术探索的初期也是思想耕耘者,只是在“暴发”之后,在“饱暖”和“淫欲”中逐渐主动迷失。“商业中的老字号”是生生不息,可打造“艺术作品的老字号”却是自掘坟墓。人们对艺术家的期望在逐步下降——从每一幅作品都在表达作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一个符号用到永远,到艺术家能够自己亲自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找抢手来完成。可见有些艺术家的工作室变成了艺术品生产的工厂,艺术家变成了签名的机器,打着艺术家的幌子却俨然一幅明星派头,虚伪之极!
今天人们在谈论艺术的时候可谈的是什么?是思考艺术对于自我和社会存在的某种可能性?还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生产劳动率而更大地开拓海外市场?
艺术在艺术家内心当中的需要是什么?是艺术家生命的生存方式的需要?还是以艺术品来换取物质生活方式的需要?
艺术在社会当中的功能是什么?是对社会生态中生存状态问题的思考的诉说?还是艺术商品的社会领域的流通?
艺术在这种情况的今天变得如此虚妄!所以我们应该像那些在今天依然真诚地面对艺术和真实地面对自我的艺术家们怀有敬意。庆幸的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如宋永红、曾凡志、杨少斌、陈轲……他们没有无休止地克隆自己所创造的典型性品牌符号,宋永红至今还是把作画的过程当作一种享受,他以画布作为媒介以社会和生活为主题,自己与自己进行探讨和交流。陈轲为自己每天能得到八个小时的作画时间而兴奋不已。曾凡志和杨少斌在现有的市场诱惑和将来可能失去市场的选择中毅然放弃自己的图像符号而继续探索。在今天他们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信念和他们艺术的活力,实则难能可贵。
艺术的虚妄与艺术家的虚伪有一种关系的互为性。因为“艺术明星”的灿烂又催生着当代艺术群体的发展壮大,这些艺术队伍中不乏只鱼龙混杂追名逐利者,原因是他们对明星生活的向往,艺术不过是他们通往明星的途径、方式和手段罢了,艺术作为他们的手段将会遭到他们怎样的利用和扭曲?艺术在他们的手中会变成怎样的无耻、无聊和无辜?并由此走向更大的虚妄.。
天哪!人们到底借艺术的名义做了些什么?
Cindy Sherman这声惊呼也非常适合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所以,在当代 虚妄的艺术与虚伪的艺术家。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9 04:01 , Processed in 0.1281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