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闻正

万里规划黄山四年“不如”谷牧一秒钟“天下第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8、黄山是全国唯一的一块“飞地”

    据《安徽日报》1983年12月19日报道:“国务院近日批准安徽省成立黄山市(今黄山区),新设的黄山市,包括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太平县和黄山附近的黄山公社、广阳公社,共有人口14万。黄山市是随着黄山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而建立的。黄山市的建立有利于黄山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并将为实现以黄山风景区为中心,联结秀丽的太平湖、佛教圣地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等地,形成皖南旅游打下基础。

    黄山市(今黄山区)地域周边连接青阳、石台、歙县,黟县,绩溪,休宁,泾县、旌德和徽州区九县区(见黄山区行政区划图),距离黄山市政府驻地屯溪区还有124公里,中间要经过歙县、休宁两县才能到,黄山区和屯溪区两地无法连接一起,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块“飞地”。

    黄山——大自然的骄子,其秀奇景观,难以用文字描绘,各种建设日新月异,也难以用笔墨来表达。黄山“奇秀甲天下,伟丽冠古今”,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

    黄山市的建立(今黄山区),是遵照1979年7月29日的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发展黄山旅游事业的讨论会议纪要》精神进行的。会议指出:“本月中旬,邓小平副主席到黄山视察,并登山游览了风景区,在接见省委常委和徽州地委负责同志时,对发展黄山旅游事业作出了重要指示。为了贯彻落实小平同志的指示,狠抓黄山旅游事业,省委在此连续一周召开了会议,研究了黄山的当前工作和发展规划、建设方针、管理体制等问题。目前黄山体制不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必须改变,决定将黄山管理处改为安徽省黄山旅游事业管理局,并积极准备,建立包括太平歙县部分公社在内的黄山旅游特区。”

    2002年8月国家社科院在北京召开《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研讨会,中国地名研究所地名专家朱昌春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时指出:黄山,方圆250公里,风景区的精华部分集中在154平方公里内,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太平县内,有一点儿分布在歙县黄山公社。因此,1983年的太平县(含歙县黄山公社,石台县广阳公社)改黄山市,合情合理,名正言顺。1987年的徽州地区改黄山市则当别论。1987年撤消的徽州地区,屯溪市和黄山区(县级),设立黄山市(地级),市政府驻原屯溪市。设立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黄山市管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使一个黄山地名演变为三个黄山地名。所以才出现混乱的黄山地名及不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

    1987年徽州区改黄山市,是原副总理谷牧同志的意见,民政部、建设部、中国地名委员会和国家旅游局持否定意见。经过15年历史证明,谷牧同志的意见是不科学的,没有领会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理论的观点。徽州地区改黄山市是失败的。事实上,是打出了黄山的牌子,扔掉了徽州的牌子。邓小平同志把黄山市的牌子打出去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把徽州的牌子扔掉。黄山是自然景观,徽州是人文景观,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互相不能取代。可是徽州的牌子被丢掉了,连老祖宗都丢了,如何吃旅游饭?他们连这点帐也算不明白,游黄山有一份收入,再游徽州就有两份收入了,何苦徽州改黄山只赚一份钱。熟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作为当地的领导,你怎能预见中外游客只爱黄山,不爱徽州?安徽丢了徽州,等于丢掉了半个安徽省,这令无数人为之遗憾,可惜天下无徽州。

    黄山一名专黄山,这是地名的排他性:黄山不在徽州,徽州不能叫黄山。黄山在哪,哪就是黄山,这是地名的指位性:黄山在太平,太平县可以改黄山市。1982年以前,只有一个黄山(风景区),游客可以问路后直达黄山。1983-1987年有两个黄山,游客找到了黄山市即可上黄山。1987年后出现三个黄山,许多游客犯难,只好问路,黄山在哪?答曰,你要去哪个黄山?使简单的问题人为变成复杂化。

    黄山目前在黄山区政区内,不在黄山市政府驻地屯溪,这是地名的导游作用。目前黄山市政府在屯溪区办公,使标准的黄山地名在此地变成假黄山,天天误导游客来黄山市政府驻地看假黄山。由于黄山市又管辖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也打出了黄山的旗号,很多店家的招牌均是黄山某店,黄山某楼,黄山某馆等。很多人到了皖南就有种感觉,感觉皖南人处处用黄山作秀,生怕外地人找不到黄山,其结果,反遭到外地游客的嘲笑。“皖南处处皆黄山”,正是外地游客对现在黄山市的讽刺。拿黄山的牌子招摇撞骗,等于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地名可以更改,但黄山却不能搬家,徽州地区将黄山地名强行搬到屯溪,这是在制造假黄山地名,是张冠李戴的结果。黄山地名混乱的原因,也是由于徽州地区将标准的黄山地名搬家给造成的,使一个黄山地名,演变为三个黄山地名,所以才会出现混乱的黄山。

    虽然风景名胜去的景色盖世无双,但是缺少地名,游客就很难找到。这就是地名本身具有的指位性,排他性及导游作用。在“风景名胜”四个字中,就有地名的“名”:在黄山风景名胜区,黄山就是地名,占有景区一半的地位。地名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按名寻地”,这是地名具有的共性。在风景名胜区旅游,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从旅游设想的产生到实际旅游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地名的穿针引线作用。因此,标准地名的实际功能对游客相当重要。用风景名胜区来命名政区,固然可以提高政区的知名度,但是又导致很多人误认为到了市区就到了风景区,使地名的指位性生出误解,现在的黄山市正是如此。

    中国有绝俗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再加上一句:不靠海不靠山,想方设法搞欺骗。徽州不靠近黄山,不能吃黄山,只能靠“合法”的手段来欺骗游客发展经济。错误的地名导致游客绕路,走回头路,意外的路,对游客的费用、时间、精力和情绪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规定:“不以著名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作行政政区域专名,自然地理实体的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亦不以其名称作本行政区域专名。”

    黄山市面积是9823平方公里,在全国风景名胜所在地的政区范围之首。政区的面积只要能包容下风景区,就是合适的。范围小,可保证工作的重点;范围大,会顾此失彼。

    为了解决黄山市地名混乱的问题,恢复当地的标准地名,还徽州历史的本来面目,黄山市应更名徽州市,这是实施中国地名标准的必由之路。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指出:“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并建议“建立黄山特区”。此后,安徽省请来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多次到黄山考察,经研究论证,最后决定撤销太平县,设立黄山市。于198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该市有明确的地理位置,经过了科学的论证、使用标准地名,符合客观实际。为了保护好黄山风景名胜区,稳重发展旅游业,方便广大游客,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服务,黄山区应该恢复为1983年的黄山市,由安徽省直辖。这样做可以避免再生矛盾,实现地名标准化,加快该地的经济建设,促进其发展成优秀的旅游城市。我国在目前风景名胜区中没有特区的行政建制,可以考虑以黄山为试点,建立黄山旅游特区。

    以上是朱昌春教授发言的简要记录。

    1983年设立的省辖县级黄山市,山上(黄山风景区)山下(黄山区)合二为一,统一领导和管理,唇齿相依,相互促进和发展,互利双赢。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遥控黄山,山上山下一分为二,唇亡齿寒,引发诸多矛盾,两败俱伤。从《黄山区行政区划图》上看,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几乎都在黄山区行政区划境内,无法分开,根本就不能分开。山上山下强制分开后,形成黄山风景区大片山场成了无证土地(国家土地部门未发土地证),山场林木也无林权证(国家林业部门未发林权证)。

    1982年4月1日,太平县林业“三定”办公室《关于我县座落在黄山风景区山林权属问题情况和解决意见》中写到:“在省地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林业“三定”工作,按照上级部署已基本完成。但是,我县谭家桥,三口,耿城,焦村四个公社,八个大队,五十六个生产队,共有十余万亩山场座落在黄山风景区内,这些山场至今尚未确定山林权属。根据上述四个公社的报告,经这次林业“”查实,有土改证可查共有12片,8659亩;土改时定为农会或民主管理的山场共有10片,67793亩;其余两片36300亩属我县委托当地社队代管的。”

    谷牧同志不经过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论证,又不顾国家民政部、建设部、中国地名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安徽省顾问委员、徽州和黄山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一意孤行,强制推翻国务院(83)国函字245号同意设立黄山市(县级)的批复,撤销省辖县级黄山市和徽州地区行署的建制,在远离124公里的原县级黄山市(今黄山区)的徽州政府驻地屯溪市(今屯溪区)设立地级黄山市。这种撤销徽州,割裂历史文化的大逆不道行为,路人皆知“此地无银三百两”,安徽省领导又不敢拨乱反正,人们不能不疑惑,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二00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9、重温《人民日报》忧徽州、忧黄山两篇文章

    虽然历经沧桑,但历史还是历史,地理仍是地理。合肥能改成“徽州”名字,徽州也可以改称“黄山”名字,但,绝对不可以将徽州搬家至合肥,也绝对不可以把黄山搬家到徽州。人们的思维有可能产生真假混淆的幻觉,只是美梦醒来便可以看清真假是非的本来面目。

    《人民日报》曾经的两篇文章好似两面“照妖镜”。一篇是其本报记者李辉于1999年4月17日报道的“可惜从此无徽州”;另一篇是由宋觉、木公百两位于同年12月13日写的“黄山旅游区咋成贫困区”。当年很多同志都知道,事隔十年,今天很多年轻人却对内情知之寥寥,这里将其大致内容作一简述:

    《可惜从此无徽州》篇分三个小标题。一、曾经无人不识君——从秦汉时期讲起,数家珍地讲述“徽州”的历史文化之悠久与灿烂,最后被人为地弄得“谁也不识君”,因为突出了“大黄山市”,都跑去打“黄山牌”;二、请来黄山,丢掉徽州——着重讲述了皖南处处皆黄山,淡化并消失了徽州,历史悠久的徽州被黄山一口吃掉,徽州地名从此再无踪影;三、地名是历史文化——主要指出“历史不能割断,文化不能串味“更改地名,应慎之又慎,须尊重专家们的意见,须符合地名规律规范。

    《黄山旅游区咋成贫困区》篇分了两个小标题。

    一、“小“黄山越搞越活,”大“黄山陷入困境——明确讲到是体制的原因,现引用部分内容如下。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拥有黄山和太平湖、神仙洞等雄厚的风景名胜资源,眼下却成了省里的扶贫对象。全区只有16万人,竟有1.5万人(笔直注:提醒一下,这是十年前的数字)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还有5000多人人均收入在730元以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原黄山市与原徽州地区合并成为大黄山市(黄山旅游区咋成贫困区)后,市府驻地改为屯溪,原来的省辖黄山市(县级市),降为市属黄山区。从此,‘皖南处处皆黄山’,乱了黄山真面目,不仅制约了黄山旅游风景名胜区优势的发挥,还使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接着,讲到根据邓小平“建立黄山特区”指示后,小黄山市的突飞猛进的变化。原文是,“当时,黄山市只有1669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全市围绕‘保护黄山,发展旅游’这个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短短三年多时间,旅游床位从建市前的800张猛增到1.3万张,修建拓宽了黄山周围6条公路,供电、供水、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游客人数以每年平均32.5%的速度递增”。然尔,后来一切都变了样,黄山区沦为了贫困区,成了省里的扶贫攻坚目标”。

    二、真假黄山人莫辩,可惜从此无徽州——这里,作者又讲到黄山与徽州的问题不算,还讲到,“再次,从旅游业的建设来看,大黄山市的摊子铺得太大,资金使用分散,把新安江、屯溪老街、黟县民居、歙县牌坊等景区景点与黄山同等并列,撒胡椒面。并从黄山的资金中挖走一部分开发建设屯溪区,喧宾夺主。而真正的重点黄山,其北大门迟迟于今年方才打开,东大门、西大门还未打开,黄山景区尚有2/3没钱开发。以黄山为中心实质上变成了以屯溪为中心,本末倒置,大大制约了黄山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有人说,黄山是一流的资源,二流的开发,三流的管理,四流的效益”。

    从这两篇文章看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首先得从行政管理体制着手,解决行政历史产生的矛盾,理顺隶属关系,社会要和谐,执法要公正,经济利益分配要公平,就黄山地区二言,调整两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黄山誉为世界双遗产,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看,黄山山上(风景区)和山下(黄山区)必须合二为一,合必存,分必亡。目前山上山下分隔管理,各自为政,各持己见,不利于黄山的保护和发展。黄山只能在一个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利益共享,才是立本之策。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  徽州  黄山市专版之十①

10、忧徽州、忧黄山文章知多少?[ xbdr ] 于2008-04-21 12:34:57 上帖

笔者并不知道忧徽州、忧黄山究竟有多少文章,仅是自己平时收集的部分资料,以索引的形式提供网友们查阅。这么多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等,众口一辞呼吁恢复徽州、恢复1983年国务院批设的省辖黄山市建制问题,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1987年仅有一名国务院副总理滥用手中掌握的财政部分财政“特权”吓唬人,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擅自推翻国务院组成人员集体签名决定的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一日(83)国函字254号文件,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大逆不道行为,不顾国家民政部、建设部、中国地名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和徽州、黄山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对,强行撤销徽州和1983年省辖黄山市的建制,真是令人发指。笔者虽然遭受所谓“谁砸黄山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黄山地方政府规矩而被“砸破”了饭碗(45年工龄的行政干部级别。1994年享受行政正科级退休待遇,2003年重新改为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养老金降低45%)。这并不以为意,决心继续为徽州和黄山正名奔走呼号,直至呼号成功划上句号为止。

1、《香港镜报》1987年第二期“黄山建市为何难又难。”报道:山高皇帝远,逢山皆有草头王。方毅指出:国务院的决定不能随便变动,黄山是民族的骄傲。黄山市(指小黄山市)要重点建设,屯溪离黄山80公里,怎么能成为黄山的中心呢?田纪云也发表看法:黄山市(指小黄山市)的成立,我是知道的,每个国务委员都签了字,国务院的决定,不能随便改动。

2、《半月谈》1988年10月第20期“黄山迎客松遭难以后。”报道:同年4月,黄山玉屏楼宾馆经理凌齐根挖断迎客松根须134根。

3、《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11月23日“决策黄山管理体制的根据。”报道:黄山有四绝,职工生活有四难(有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物资供应难、青年找对象难)。

4、《经济日报》1988年12月25日“皖南腹地应尽快建起旅游城。”报道:198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黄山市(黄山脚下),地处皖南腹地,是黄山理想的依托城市,应当重点投资。

5、《新民晚报》1996年5月14日“赫赫徽州无处寻”。报道:这个赫赫有名的徽州,如今的地图上却找不到它的名字,徽州到哪里去了?

6、《文摘报》1996年6月27日“徽州何必改称黄山?”报道:徽州、黄山两个地名各有其特定内涵;而且长期以来,两地在行政区划上亦各自为政。实在没有必要“合二为一”,这一个吃掉另一个。

7、《经济日报》1986年8月4日“徽州之忧”。报道:就是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徽州,翻开今天最新的安徽省地图,在地市建制上却找不到它的踪影。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原来,皖南的徽州被黄山市取而代之了。

8、《中国建材报》1997年3月29日“恢复徽州,黄山宜小不宜大。”报道: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大会上,由全国政协常委、国防科工委原政委邢永宁领衔,有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原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原机械部长何光远、原中央统战部长蒋民宽、原司法部副部长金鉴、全国政协外事委副主任于洪亮、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中共中央政研室主任郑科扬、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杨应彬、云南省政协主席刘树生、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陈辉光、原中组部秘书长蒋振云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朱善卿等十四位参加,郑重提出“关于恢复历史名城徽州市的建议。”

9、《经济日报》1997年4月18日“徽州之忧引起各方关注。”报道:同年2月,在安徽省政协会议上,著名作家鲁彦周等7名委员联合提出了关于恢复徽州地区(市)与省辖黄山市的提案。与此同时,由王业宁领衔、科技界22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恢复省辖黄山市的提案。

10、《江淮时报》1997年10月24日“徽州之忧引起各方关注。”报道:撤销徽州,带来了徽州名牌的消失,也使安徽省名不符实,违反徽州地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特征……。

11、《人民日报》1998年4月17日“可惜从此无徽州。”报道:稍有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的人,几乎都会知道徽州。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

12、《人民日报》1998年6月5日“恢复徽州地名是明智之举。”报道: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夫人吴树琴,年过八旬,仍热情关心家乡徽州,特意从南京致信《人民日报》,表达了我们徽州人的心愿。她说:当我得知徽州改名为黄山市时,颇觉惋惜,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徽州,一座闻名中外的自然风光胜地黄山,为什么要互相取代而不交相辉映呢?

13、《中国建材报》1998年12月5日“恢复徽州黄山两市建制此其时矣。”报道:成立大黄山市后,风景区内还发生几件大事情。1988年4月,作为黄山标志的迎客松树根被挖断158根;1992年8月发生民事纠纷,几百农民围攻黄山管委会,砸掉管委会的牌子,与武警发生冲突,伤几十人。1994年1月,著名的风景点玉屏楼被大火烧掉。

14、《安徽省情》1998年第6期“恢复徽州黄山两市,建制此其时矣。”报道:12年前,张颂甲同志在经济日报社副总编任内写了《黄山之忧》一文,发表在《经济日报》上。两年前,他又写了《徽州之忧》一文,先后发表在《经济日报》和本报上;他忧黄山、忧徽州,所忧都是为了黄山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问题重重亟待理顺。《安徽省情》封面上印有“国家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参政议政必读”字样。

15、《南方周末》1998年12月25日“徽州徽州,欲说不休。”报道:徽州是历史、是文化、是现实与传统接连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可是,十多年前,有关方面片面理解强调开发黄山旅游的重要性,便忽略了历史文化的延续,不顾地名规律,生硬地将徽州地名取消。

16、《中国建材报》1999年1月9日“众口一辞说黄山。”报道: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兼总编何礼荪说:将现在的黄山区恢复为1983年的省辖黄山市,山上山下合二为一,这是解决黄山行政区划的管理体制混乱的唯一可行方案。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原省委书记黄璜说:1983年设立的黄山市是安徽省委根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关于建立“黄山特区”的重要指示”,聘请各方面专家来黄山考察论证,由安徽省政府三次上报国务院批准的,整个过程是很科学和慎重的。国务院参事室主任徐志坚说:徽州的领导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徽州很有自己的特色,很有吸引力,甚至比黄山还要强。为什么非要抢黄山市的牌子挂在自己身上呢?把自己的名牌丢掉多可惜!中国科学院原办公厅主任栾中新(曾任郭沫若和方毅副总理秘书)说:方毅同志一再强调,1983年国务院设立黄山市就是要重点加强黄山的保护和建设,必须由省直接管辖,不能划给徽州地方管理,地方没有力量和资金去加强黄山的建设。全国著名地名专家、联合国地名组织成员杜祥明教授说:我们九届全国政协139名委员议案的实质就是对1983年设立的省辖黄山市的肯定,对1987年撤销徽州搞大黄山市的否定。地图出版社原副社长陈潮说:徽州和黄山应该分开治理,各有侧重。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协会理事、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袁廉民说:现在的黄山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实际上是有利于大黄山市去搞黄山风景区的钱,把黄山山上赚的钱全部都拿到屯溪去搞建设、花掉了。而黄山真正的黄山脚下和太平湖,却没有钱去搞开发建设。像这样搞,黄山怎么能搞得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虞宝棠说:当年我们在徽州旅游时就觉得现在的黄山市名不符实,屯溪离黄山太远,我们历史系的教授都有同感。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秘书长马纪群说:我们不支持搞大黄山市,反对舍近求远,把黄山市政府驻地改到远离黄山风景区的屯溪,遥控黄山。《经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颂甲说:我为什么如此执意恢复徽州,恢复原黄山市呢?是不平则鸣使然。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我为把一个文化历史名城徽州随意从地图上抹掉而深表惋惜,我同样也为把黄山脚下一个好端端的黄山市撤销而深感不安。

17、《合肥晚报》1999年1月13日“恢复徽州黄山两市建制此其时矣。”报道:100多位全国知名人士认为10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1987年关于黄山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的变动是失败的,撤销小黄山市是不够深思熟虑的。在去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139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提交了30多份“关于黄山体制问题的提案,要求恢复徽州建制,恢复1983年的省辖黄山市。在1997年2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和第二十三次常委会上,也有48名全国政协常委和委员提交同样内容的提案。

18、《安徽老年报》1999年1月13日“呼吁恢复徽州、黄山建制。”报道:原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叶尚志去年12月14日在《新民晚报》发表文章,题为《黄山与徽州》。我对徽州的事物之所以比较关注,乃至情有独钟,不但是因为我是安徽人,我的祖籍在徽州,后来才搬到安庆地区,更因为徽州有杰出的历史辉煌的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合肥晚报》1999年1月18日“徽州何时失而复得。”报道:省级老干部、安徽省社科院院长欧远方文章。1987年徽州消失了,她被改为黄山市了,这个改变当时就受到安徽上上下下的反对。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讨论这个问题时,一致表示徽州不能改掉。但安徽五千多万人民的意志终于屈从个别掌权者个人的意志,只因为他个人掌握了财权,“你们不改就不给你们投资”,这一手可厉害。(笔者注:指原谷牧副总理)

20、《安徽工人报》1999年1月20日“安徽怎能没有徽州。”报道:本报记者田柏强文章,文中有六个小标题,即:撤销徽州,一意孤行;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四个黄山,莫衷一是;***、胡锦涛祖籍均在徽州;徽州人物,群众璀璨;恢复徽州,人心所向。

21、《新安晚报》1999年1月31日“有梦无徽州。”报道:徽州应否易名黄山市,认为像这样违反区域命名法则,不顾历史渊源和人们的思维定势来命名易名,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个失误。

22、《新民晚报》1999年2月7日“徽州何时失而复得?”报道:恢复徽州的呼声,安徽到处可以听到;上海、北京可以听到;海外有安徽人的地方可能听到。他们一致呼吁,恢复徽州建制。

23、《中国建材报》1999年2月27日“愿大家都来心忧天下。”报道: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舒松龄文章,报道1987年成立的大黄山市11年实践已充分证明决策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是错误的,弊端已暴露无遗:①严重制约了黄山旅游业的发展;②黄山的保护工作潜伏危机;③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受阻;④造成整个皖南地名混乱而引发邮电、通信、交通混乱;⑤人为割断了徽州文化。

24、《中国建材报》1999年3月27日“恢复徽州、黄山两市建制一呼百应。”报道:全国政协160多位常委、委员要求贯彻邓小平建立黄山特区指示精神,全国人大23名代表提案黄山市和徽州市应分别设置。

25、《中国改革报》1999年6月9日“自然风景区内莫办小社会。”报道:我们只有一个黄山,由于行政区划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造成黄山自然风景区内大办“小社会”,随之带来种种弊端,特别是严重影响了自然风景区的环境质量。

26、《中国建材报》1999年6月19日“黄山正在被‘小社会’污染。”报道文章中有四个小标题。人为地互相封锁,使黄山南北游客不能对流;山上大兴土木搞高档宾馆建设,一般游客望‘洋’兴叹;管理体制不顺,是风景区办‘小社会’的根本原因;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意见,恢复1983年省辖黄山市,山上山下合二为一。

27、《中国建材报》1999年8月14日“恢复1983年省辖黄山市恢复徽州建制完全正确。”报道:围绕徽州、黄山建制问题的一场争论应当结束了,尽快恢复徽州,恢复1983年黄山市建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8、《人民日报》1999年12月13日“黄山旅游区咋成贫困区。”报道文章中有两个小标题:小黄山市越搞越活,大黄山市陷入困境;真假黄山人莫辨,可惜从此无徽州。

29、《人民日报》2000年1月9日“维护游客权益,保护黄山声誉,‘皖南处处皆黄山’当休矣。”报道:原徽州地域很大,改名黄山市后各个区县都打“黄山牌”,招缆游客,发黄山旅游财,造成黄山牌满天飞“皖南处处皆黄山”的局面。为了维护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利益,为了维护黄山的声誉,应将设在屯溪的地级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恢复1983年设立的省辖县级黄山市,实现黄山和徽州两个著名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消除“皖南处处皆黄山”误导游客,损害黄山声誉的混乱无序局面,使黄山的旅游事业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

30、《安徽老年报》2000年1月10日“黄山旅游区沦为贫困区。”报道:自从建立大黄山市,即把主要精力放在黄山,支柱产业反成次要,非但没有打赢黄山这张牌,反倒束缚了各项经济的发展,有人说:黄山是一流资源,二流的开发,三流的管理,四流的效益。“黄山牌满天飞”,黄山旅游市场趋于无序状态。

31、《新安晚报》2000年1月28日“开门见山话黄山。”报道:20年前邓小平同志站在全国的高度,指出要将黄山建成旅游特区。笔者以为,应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树立大旅游观念,理顺体制,恢复徽州。在现在的黄山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黄山旅游特区,这个特区可包括九华山所在的青阳县和黄山所在的太平县,归省直接领导,形成两山夹一湖的格局,使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开发。

32、《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2000年2月12日“皖南处处皆黄山,真正黄山无处寻。”报道:在我国十多年兴起的许多旅游城市,如张家界、都江堰、峨嵋山、九寨沟县、武夷山市等,城区和风景区地理位置都十分接近,都不会让当地人和外地人产生误解,以基本一致的行政区地名和风景区自然名称共同创造旅游品牌的含金量,黄山却是一个例外。

33、《台、港、粤动态》杂志2000年3月号“安徽怎么能没有徽州!”文中报道有五个小标题:撤销徽州的背景;徽州人物群星璀璨;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四个黄山莫衷一是;恢复徽州人心所向。

34、《安徽旅游报》2000年4月7日“黄山游客集散中心分析。”报道:安徽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必定成为中国以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热点区。两山一湖的自然景观之典型、品位之高、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大、地理位置之集中,生态环境之优美,特色之鲜明。在中国、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而黄山北大门正于这三大自然景观兼人文景观的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35、《安徽旅游报》2000年4月28日“黄山北大门战略地位。”报道:要振兴安徽旅游业,只有将“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联为一体,建立黄山特区(地级黄山市),政府驻地放在黄山北大门,才能把“两山一湖”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36、《安徽旅游报》2000年5月19日“打黄山牌,没有必要把徽州牌搞掉。”报道:中国旅游报社长兼总编辑何礼荪一段话,大量事实表明现在的大黄山市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不符合黄山和徽州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经济特点,使“黄山牌”声誉严重受损,人们期望能早日改变这种状况。

37、《江淮晨报》2000年4月14日“一份盗版地图引发的话题。”报道:《黄山市对外交通图》上,从合肥到黄山没有公路,黄山区变成了太平县,黄山不知在哪……。记者昨天上午从省测绘局了解到,这幅地图是盗版的,根本就是非法出版物,省测绘局已准备清查黄山市地图市场。

38、《新安晚报》2000年5月15日“导游图有瑕疵,游黄山须留心。”报道:最近,黄山市最新旅游图在屯溪满大街的出售,可细心的人会发现,该图有一些不妥之处。

39、《安徽工人日报》2000年5月25日“黄山牌尚末打好。”报道:数据显示黄山在旅游市场竞争中优势不明显。

40、《安徽工人日报》2000年5月26日“四绳索拖住黄山。”报道:业内人士细说黄山旅游制约因素。

41、《新安晚报》2000年6月30日“黄山游客的集散中心——北大门。”报道:合肥已成为我国北方游客往返黄山的最佳中转站和通道。

42、《安徽商报》2000年7月12日“把合肥与黄山‘串’起来。”报道:游览合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往返均经合肥。

43、《黄山日报》2000年9月1日“我的两点疑惑。”报道: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全市旅游从业人员不到10%,还有80%的人口在山区农村,光靠发展旅游能使全市人民都富起来吗?

44、《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12月6日“黄山忒多游客头痛。”报道:黄山市张冠李戴误导游客十三载,五百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年呼吁至今未果。文中有四个小标题:皖南处处皆“黄山”;大黄山市带来了什么;黄山地名混乱,早已引起关注;黄山问题何时能解决。

45、《法制日报》2000年12月20日“黄山市到底应该在哪里。”报道:鼎鼎徽州世上如今已无你,赫赫黄山美名已被别人挂,来到“黄山”不见黄山游人怒,欲寻徽州难觅徽州踪影谁之过。文中还有三个小标题:悠悠千古哪里觅徽州,泱泱皖南何处是黄山;改地名恰如乱点鸳鸯谱,游黄山众里寻她千百度;中国松王甘作天下第一傻,有识之士呼声不断谁作答。

46、《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12月26日“丘建东欲打‘黄山’官司。”报道:12月22日,因与电信部门打“1.1元官司”而出名的丘建东,以黄山地名混乱,误导游客为由,一张诉状将黄山市有关部门告上法院。

47、《法制日报》2000年12月28日“黄山地名引出官司。”报道:黄山在哪里?黄山市?黄山区?

48、《中国商报》2000年12月29日“风景区地名混乱游客索赔。”报道:丘建东至此才明白,这黄山市就是以前的徽州地区屯溪市,为了扩大影响,招揽游客,将屯溪市改为黄山市,黄山市则改名为黄山区。

49、《华东信息日报》2000年12月29日“黄山地名混乱,游客索赔一元。”报道:据丘建东介绍,他于2000年新年前夕幕名到安徽黄山游览,沿皖赣铁路线到了黄山站,下车一问才得知,这黄山市却是一个管辖三区四县的地级市,黄山市以下还有一个黄山区、黄山风景区就座落在黄山区内。

50、《行政区划与地名》2001年第2期“1983年设立黄山市的回顾。”

51、《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2日“为公众打官司值不值。”

52、《江淮晨报》2001年1月3日“名字乱用误导消费者;黄山引出一元钱官司。”

53、《南京快报》2001年1月4日“丘建东要打‘黄山’官司。”

54、《工人日报》2001年1月4日“黄山地名引出官司。”

55、《文摘报》2001年1月7日“游客状告黄山地名混乱。”

56、《北京日报》2001年1月7日“为招游客乱用地名‘黄山’引出官司。”

57、《南方周末》2001年1月11日“黄山地名引起官司。”

58、《新安晚报》2001年1月16日“黄山,三地同名,引起关注。”报道: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三个地方同用‘黄山’一名,着实造成了很多混乱和麻烦,国内舆论对此早有提醒。

59、《江淮晨报》2001年1月16日“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政协委员议黄山。”

60、《中国建材报》2001年1月20日“恢复徽州与黄山市就位还要拖延到何时?”报道:连年召开的“两会”期间,先后有5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解决恢复徽州,实现黄山市名称标准化问题。

61、《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31日“黄山地名何时不再雾锁黄山。”报道:曾经黄山就是山,是风景名胜,松涛云海、壁立千仞。现在,黄山是个市,有三区四县,是李戴张冠。过去游客到“黄山”仰头见山;现在游客到“黄山”,却不见黄山真面目,黄山尚在路途遥远云深处。

62、《法制日报》2001年1月31日“刘晖对黄山较真,为旅游者维权。”

63、《皖江晚报》2001年2月1日“黄山地名何时不再雾锁黄山。”报道:13年前的一次改名,导致皖南处处皆黄山,中国从此无徽州。

64、《金融时报》2001年2月2日“徽州、黄山谁是谁。”报道:徽州与黄山是不能混用的,更不能互相替代。

65、《楚天都市报》2001年2月3日“3个黄山弄晕游客。”

66、《法制文萃报》2001年2月5日“黄山地名张冠李戴。”报道:人大政协500人次提案未果。

67、《民主与法制》2001年2月6日“一元钱官司挑起游客地名知悉权。”报道:地名误导苦了旅游者的腿。

68、《检察时报》2001年2月7日“这个状告得好!”

69、《老年文摘》2001年2月8日“黄山究竟在哪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70、《中国妇女报》2001年2月9日“松王一怒为黄山。”

71、《中国建设报》2001年2月9日“徽州复名,黄山名符,更待何时。”

72、《中国旅游报》2001年2月19日“徽州乎?黄山乎?地名之争何时休?”

73、《安徽老年报》2001后2月20日“黄山成了被告。”

74、《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21日“公堂之上见认真。”报道:黄山市地名混乱误导消费者,损害游客知悉真情权。

75、《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2月21日“松王首揭黄山迷雾。”

76、《环球时报》2001年3月13日“刘晖还在努力。”

77、《中国建材报》2001年3月17日“徽州复名,黄山名符难于上青天。”

78、《经济日报》2001年3月20日“恢复徽州与黄山市就位要到几时。”文中有三个小标题,徽州与黄山问题表面上是地名混乱,造成混乱实质上是领导体制问题;将徽州易名黄山市、徽州的历史人为地割断了,并造成皖南处处皆黄山,地名严重混乱;新的世纪已经到来,恢复徽州与黄山市就位问题不能再无限期拖延下去了。

79、《中国建材报》2001年4月21日“黄山、徽州分治势在必行。”文中有四个小标题:可以不再误导游客;可以更好地促进徽州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徽州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两山一湖”世界级风景区的开发。

80、《中国建材报》2001年5月18日“黄山、徽州分活,发挥各自优势。”文中有四个小标题:要把黄山保护好,先让黄山人吃饱;屯溪借黄山发家,黄山捧金碗讨饭;当家不在家门口,邻居却来插一手;黄山是世界财富,不是地方小金库。

81、《中国方域》杂志2001年5月20日“从丘建东状告黄山地名混乱说起。”

82、《中国建设报》2001年6月1日“黄山徽州乃是两大品牌。”报道:黄山志记载,黄山风景区早在1934年就划定,历史与区域现状也说明黄山不该徽州合并,更不可取而代之。

83、《人民日报》(市场报)2001年6月6日“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文中有三个小标题:黄山市离黄山太远;黄山与徽州;旅游产业评析。

84、《中国建设报》2001年6月15日“建立‘黄山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85、《中国建设报》2001年6月18日“皖南处处皆黄山,游客东西南北转。”

86、《中国建设报》2001年6月22日“见不到黄山怎可以‘黄山命名’。”

87、《安徽老年报》2001年6月25日“徽州牌杂议。”报道:改地区建市,是行政区划改革,对此我们不予评论。但为何不沿用徽州市或原地区所在的屯溪市,非得易名为黄山市,下辖黄山区,再到真正的黄山。改徽州为黄山,远不止带来一个地名重复与容易错位问题,还涉及到诸多方方面面。

88、《中国建设报》2001年7月13日“六千之众长年居住,黄山怎堪如此重负。”

89、《中国建设报》2001年7月20日“恢复徽州势在必行,黄山市就位人心所向,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声。”文中有五个小标题:皖南处处皆黄山缺乏公德,地名的指位功能形同虚设;徽州要借黄山之名发展,纯属本末倒置不可思议;张冠李戴误导游客不能再延续,开门见山让黄山市回到黄山边;答复不能含糊其词官样文章,顺应民意,有法必依别再扰民;认真贯彻***同志的指示,切实保护好开发利用好黄山。

90、《中国建设报》2001年7月21日“不能把自然文化遗产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报道: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谢凝高教授。谢教授直言快语:我从开始就不赞成把徽州改成大黄山市,屯溪离黄山七八十公里,却叫什么黄山市,把好端端的一个徽州也搞没了。当初这么做的目的就不正确,就是为了拿黄山来扩大知名度摇钱。现在争来争去,还是为了经济利益,出于这种的目的,已经遭到破坏的黄山风景区仍不可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才是目前我国自然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91、《中国建设报》2001年8月3日“物满为患甚至人满为患。”谢凝高教授说:比如黄山本是天生丽质,是世界上自然美价值最突出的名山之一。如今却建三条索道,风景区的核心部位还建有数千张床位的宾馆和各类商店,再加上职工宿舍,导致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由此而来的水、电建设不断地扩大,人为污染越来越严重。据说黄山还计划修建几座水库,这是与世界遗产公约中要求保护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背道而驰的。这种超载开发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正严重威胁着这座最美丽的人类瑰宝。

92、《中国建设报》2001年8月10日“高品位遗产地不能提供低品位旅游。”谢凝高教授说:国家风景区和自然文化遗产地,只提供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享受,谁来都欢迎,但就是不能“鱼与熊掌”得兼,想要“吃喝玩乐”,对不起,遗产地不能以降低自身的品位来迁就这样的游客。

93、《中国建设报》2001年8月17日“错位开发,富了一家,穷了大家。”谢凝高教授说:据统计,到现在写黄山的诗词佳作已有两万多首。本应在区外开发的旅游基地,却到风景区内甚至是风景区的核心部位去开发,这就是错位开发,其最终结果是经济效益和精神文明两败俱伤。

94、《中国建设报》2001年8月24日“我国自然遗产管理体制亟待改革。”谢凝高教授说:目前我国11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能得到的拨款只有1000万元,平均每个风景区不过8-9万元,而每年黄山市政府从黄山风景区拿走的钱也是1000万元,这是国力不足的问题吗?不是,还是对保护自然文化遗产重视不够,认识不够。

95、《中国建材报》2001年8月4日“恢复徽州势在必行,黄山市就位人心所向。”报道: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提案,这是10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提的议案,主题是要求依法行政,尽快使黄山和徽州名实相符。这个问题从提出到现在已有14年了,就以这一届人大和政协会议来说,四年来累计已有650多位代表和委员对此问题提出尖锐的批评和强烈呼吁,不仅如此,全国有70多家新闻媒体对黄山问题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批评报道,一致要求尽快解决黄山市地名张冠李戴、误导游人、损害和政府形象问题。

96、《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8月17日“徽州不必借黄山之名。”报道:黄山的名字被戴到距黄山百公里以外的屯溪头上。近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连续提出建议和提案,认为应该恢复徽州市和原黄山市的设置。

97、《中华新闻报》2001年8月25日“徽州市改过来,黄山市改回去。”

98、《中国方域》杂志2001年9月20日“现行黄山市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与加强黄山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九大矛盾。”

99、《深圳法制报》2001年10月7日“徽州不必借黄山之名。”

100、《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3日“让文化遗产泽被后人。”报道:黄山本是天生丽质,如今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游人,陆续建成三条索道。据说黄山还计划修建几座水库,这种超载开发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正严重威胁着这座人类最美丽瑰宝。

101、《人民日报》2001年10月30日“襄阳、徽州,还有其他。”报道:但我以为最需要商榷的,是安徽的徽州。徽州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前121年)设州,由于处于水陆交通要地,商业繁荣,逐渐成为东南大郡,元代升为徽州路,明代改名徽州府。清代置行省,就是从安庆、徽州两个大城市的名字各取一字合并安徽省。

102、《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3日“地名的意义。”报道:徽州乃是令人神往的韵味幽雅的古城,一改为黄山市,就像变了一个新兴的都市,文脉中断,魅力不在,优势全无。

103、《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1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例地名官司开庭综述。”文中有四个小标题:大小黄山、真假黄山、地名混乱、误导事实;误导在先,买票在后,当上被告、名誉受损;依法维权,合理要求,诉请无错,管理有责;事实清楚,举证不足,双方诉请,依法驳回。

104、《人民日报》2001年11月20日“也说襄樊与徽州。”一是徽州改称黄山市前,已经有隶属徽州地区的黄山市(县级),徽州地区改称黄山市(地区)后,将原黄山市改为黄山区(仍为县级),这样就形成了黄山市下有黄山区,黄山区里有黄山风景区的格局,使人感到十分别扭。二是改为黄山市的徽州地区(驻屯溪)离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黄山还有不短的距离,不明就里者往往会产生诸多误会,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05、《人民日报》2001年11月27日“尊重历史建立规范。”报道:将屯溪、徽州改称黄山市,不仅使一些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地名从此消失,还给日常使用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106、《中国建设报》2001年12月14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报道:作为世界遗产,它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类共同的珍贵资源。

107、《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2年1月20日“我对黄山、徽州行政区划问题的看法。”文中有三个小标题:关于黄山及黄山市;关于徽州;关于打黄山牌。

108、《人民日报》2002年1月22日“更改地名应照章行事。”报道:可世人皆知的黄山等都成了一级行政区划的专名。这些地名的更名有的是在条例公布之前,有的是在条例公布之后,无论前后或者原因多么充分,都是违规的,说明我们在执行法规上是缺乏严肃性的,在审批上是不慎重的。

109、《人民日报》2002年1月22日“尚方宝剑不灵?。”报道:报上说黄山市地名混乱,误导消费者,损害游客知悉真情权被告上法院。

110、《中国建设报》2002年1月25日“黄山上该不该建水库。”文中有四个小标题:黄山怎么会缺水;自然遗产真正的价值;遗产的价值核心是“真实性”、“完整性”;赚钱应取之有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9 02:09 , Processed in 0.1102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