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20|回复: 6

【百度史料】徽州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4: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64b2e4e6a36c6ffd1c86afb.jpg

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
徽州府府治在今歙县县城徽城镇。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郡州历史

  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1955年与1981年在绩溪县发现的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证,早在六千年前,翚岭(即徽岭)南北就有人类活动,《山海经》载有“三天子都”旧名,亦即今徽地之属。传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前,本区尚属海滨之地,东南即大海,境内为异族共工氏占据。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以后,西周以前,据《禹贡》天下分九州本区属扬州,即所谓“蛮夷”所属之地。
  春秋时,公元前473年以前属吴;公元前473年以后,吴亡属越;公元前355年以后,越亡属楚。实际上当时吴、越、楚三国并存,战争频繁,本区被作为拉锯战争之地辖属时有变动。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本区设黟、歙二县,属会稽郡(治三阴,即今浙江绍兴)。楚汉之际属鄣郡(治故鄣,今浙江长兴)此时之歙县包括今歙、休宁、婺源、绩溪、淳安、遂安等地;黟县包括今黟县、祁门、石台等地。楚汉战争之际,本区一度为项羽所占,作为其功臣梅鋗之封邑,不久为汉将陈婴所占,属汉。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歙属荆国(治今淮南)。十二年(前195年),黟、歙属吴国(治今江苏沛县)。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黟、歙属江都国(治今江苏扬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丹阳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城),设十七城,歙、黟为其二城。元狩六年(前117年),立武帝子刘胥为广陵王,歙、黟属广陵国(治广陵,今扬州),汉宣帝五风四年(前54年),刘胥获罪自杀,国除,复为丹阳郡之属。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年),立原中山靖王刘胜之裔刘云客为广德王(治广德,今安徽广德),黟县属丹阳郡;歙县仍属丹阳郡。始元二年(前16年),刘云客死,无子,国除,黟县复属丹阳郡。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立广川王刘越之裔刘瘉为广德王,黟县复属广德国。王莽篡汉,建国元年(公元9年),贬汉广德王为公,改黟县为愬虏。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复名为黟县,仍属丹阳郡。
  清代徽州府辖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孙权派部将贺齐出兵消灭歙地所谓“山贼”(实际是对抗孙权的山越、水越和汉人混居而成)金奇、毛甘和黟地陈仆等,将原歙地一分为五,即:歙、休阳(划原歙以西之地新立)、黎阳(划原歙以西另一地新立)、新定(划原歙以南之地新立,今浙江遂安)和始新(划原歙以东一地新立,今浙江淳安),加上黟共六县一并从丹阳郡分出,建立新都郡,治始新(今浙江淳安)。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休阳县因讳吴主孙休改为海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仍属扬州。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加上原属之始新、黎阳、歙、黟,仍领六县。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于海宁,当时新安郡领五县,即: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将原属吴郡管辖的寿昌县(即浙江寿昌县,今并于浙江建德市),划归新安郡,新安郡从此复领六县,即海宁、始新、遂安、寿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一作梁安),郡领县七,不久,废良安县,郡仍领县六。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将原新安郡一分为二,遂安、始新、寿昌三县仍属新安郡;将原并于海宁的黎阳重新划出,复为二县,加上歙、黟共四县,由新建之新宁郡管辖(即今本区的基本区域),治海宁,与原新安郡并属扬州,此时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时仅九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将黎阳县并入海宁县,复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领歙、黟、海宁、始新、遂安和寿昌共六县,隶属东扬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郡为州,以州统县,将歙、黟二县并入海宁为歙州,州治设海宁;又将始新县改为新安县,原遂安、寿昌并入新安县,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歙州辖地仅有原新安郡的一半,即今徽州的基本地域。此后近二十年称“新安”的又非今日之“徽州”。隋文帝开皇二十一年(591年)恢复原歙县,并将早先属海宁的篁墩划归歙县管辖,恢复原黟县,并将州治设在黟县,州领歙、黟、海宁三县。开皇十八年(589年),改海宁为休宁,划归婺州(今浙江金华)管辖,不久,复将休宁划归歙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仍领休宁、歙、黟三县,郡治在歙。不久战乱起,歙县登源〔后属绩溪县〕人汪华起兵,占郡地及附近州郡,自称吴王。大业十二年(616年),汪华迁郡治于休宁,次年(617年),汪华再迁郡治于歙。唐高祖武德四年(612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仍领歙、黟、休宁三县。同年汪华归唐,封越国公,并授以歙州刺史,以歙州为总管府,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今浙江金华)和饶(今江西上饶)六军诸军事。武德七年(624年),改歙州总管为歙州都督。贞观元年(627年),罢都督府,歙州属江南道。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划歙地一部分新建北野县。歙州领县四:歙、黟、休宁、北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一说鄱阳)的怀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歙州领歙、黟、休宁、北野和婺源五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治所仍在歙。天宝六年(747年),改黟山为黄山。
  唐肃宗改元乾元元年(758年),因忌恨安禄山,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隶属浙江西道节度使,并隶宣、歙、饶观察使。乾元二年(759年),罢浙江西道节度使及宣、歙、饶观察使,以歙州隶之。
  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各一部分设归德县;划原黟县的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地设祁门县;划原黟县一部分设石埭县(即石台),并将石埭县划归池州管辖;又析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歙州领八县:歙、黟、休宁、婺源、北野、绩溪、归德、祁门。歙州改属宣、歙、池观察使。大历四年(769年),废北野县。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其地并入休宁,歙州领六县,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的“一府六县”建制基础。大历十四年(779年),废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浙江东西道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分浙江东西为二道,歙州隶浙江西道观察使。建中二年(781年)复合浙江东西二道观察使,设节度使,赐号“镇海军节度使”,歙州属之。贞元三年(787年),又设宣、歙、池观察使,歙州隶之。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改隶宣州观察使。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歙州属宁国军节度使。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废宁国军节度使,复宣州观察使。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唐亡,淮南节度使杨渥仍称唐哀宗天佑年号,歙州附之。919年,歙州隶吴。937年,吴亡,隶南唐。
一府六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江南(南唐于宋太祖开宝四年即971年起贬国号为江南)亡,歙州隶江南西路转运使。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歙州属江南东路转运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镇压州人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后,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得名始此,仍领六县,治所在歙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徽州隶江南路转运使建康府路安抚使。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隶江南东路转运使。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升徽州路,辖县不变,隶江浙等处行中书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即江浙行省),治杭州路。元成宗年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为州。徽州路领县五,即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州一,即婺源。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小明王韩林儿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徽州路隶江南等处行中书省。次年(1357年)七月,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仍领县五、州一。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徽州府直属中书省。洪武二年(1369年),降婺源州为县,徽州府仍领六县,即:歙、黟、休宁、绩溪、婺源、祁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徽州府直属六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徽州府改隶浙江按察使黟婺分司佥事。明成祖永历元年(1403年),改隶南京(南京时称南直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隶浙江按察司分司徽宁池太道兵备副使。隆庆六年(1572年),隶浙江按察司巡徽宁道兵备副使。
  清太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隶省为江南省。徽州府改隶江南承宣布政使司,仍领县六。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治南京)和江南右承宣布政使司(治苏州),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元年(1662年),徽州属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徽宁道。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取安庆、徽州二府之名得)安徽省成立。雍正十一年(1733年),属安徽承宣布政使司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由南京迁往安庆。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徽州方隶安徽省。咸丰四年(1854年),由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安徽沿江一带成为主战场,故改隶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镇,由浙江巡抚兼辖。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国势力被迫退出,徽州复归安徽省宁池太广道。
废府留县

  徽州历为路、州、府名,直至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废府留县,原领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歙、黟、绩溪、休宁、祁门、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道(此时之“道”亦为行政监察区,而非行政归属)。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废道,直隶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太平、石埭二县划归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划归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休宁、婺源、祁门、绩溪、歙、黟六县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休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于“剿共”的需要,婺源县划属江西省,婺源与徽州感情极深,不愿脱离母州,人民遂掀起声势浩大、持续二十个月的“婺源回皖”运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十五日,第八、第十行政督察区改属国民政府皖南行署,治所设屯溪。同年(1938年)十月二十五日,撤销第九行政督察区,旌德县划归皖南行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二十三日,撤销第十行政督察区,歙、黟、休宁、祁门、绩溪、旌德六县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歙、黟、休宁、祁门、绩溪五县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于婺源人民的持续抗争和徽州其它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归江西省的婺源县被重新划回安徽省,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一度迁安徽省会于屯溪。
  1949年,祁门县于4月26日、休宁、歙县于28日、黟县于29日、绩溪县于30日先后被解放军二野解放;婺源县于5月2日被解放军四野解放,婺源县的解放标志着徽州全境的解放。由于解放婺源县和江西省的同为解放军四野,因此为了便于管理,从此将婺源划归江西省。同年5月13日,中共皖南区党委通知,设徽州专区(治所初在歙县,不久迁往屯溪),属皖南行署(行署初设屯溪,后迁芜湖),改屯溪镇为屯溪市(屯溪原为休宁县一镇),属徽州专区,全区领屯溪市和休宁、祁门、绩溪、旌德、歙、黟六县;太平、石台划属池州专区。1952年2月4日原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的太平、石台二县和原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的宁国县划属徽州专区,全区共领一市(屯溪)九县(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宁国)。同年4月12日.废行署区,徽州专区属安徽省。1953年12月1日,屯溪直隶安徽省,徽州专区领九县,1955年屯溪降为地辖市。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原领九县划属安徽省芜湖专区;复升屯溪为省辖市。1957年3月22日黟县并入祁门县,石台分别并入太平、祁门二县。5月16日,将屯溪交由休宁县领导。6月,旌德县并入绩溪县。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为休宁县辖镇。1961年4月13日,重设徽州专区,并将太平县划归本区。同年下半年绩溪、旌德二县分开;8月,宁国县划归本区;8月16日,又改屯溪为地辖市;12月15日,复置黟县,本区领一市八县,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为休宁县属镇。1965年7月19日,复设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属县不变。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1974年,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本区领七县。1975年12月19日,复升屯溪为地辖市(县级)。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1月2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同年1月29日,太平、石台二县划归本区,领八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太平县,设立县级黄山市,以原太平县、歙县的黄山公社、石台县的广阳公社的行政区域和黄山管理局现有辖区为其行政区域,由省直辖。1986年6月4日,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黄山管理局改由省和徽州地区双重领导,业务上以省为主;县级黄山市由徽州地区代管,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单列(由省戴帽下达徽州地区)。徽州地区领七县一市,即:歙、祁门、休宁、黟、绩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设立黄山市屯溪区,其行政区域包括原屯溪市、歙县篁墩乡和休宁县梅林乡;改原县级黄山市为黄山区,属地级黄山市;将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石台县划归池州地区。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四县,即:屯溪区、徽州区(划原歙县岩寺镇和潜口、呈坎、罗田、西溪南、洽舍、福溪、杨村七个乡和郑村乡的瑶村新立)、黄山区、歙县、黟县、休宁县和祁门县。
   虽然徽州不存在了,但是由于文化的认同感,原徽州地区的人民任然盼望着能够恢复徽州建制。。。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州文化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徽州文化是江南省和1667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的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安徽文化。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籍名人

  胡锦涛(19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绩溪人。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人。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人称“红顶商人”。名光墉,字雪岩,绩溪人。
  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绩溪上庄村人。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据学家、音韵学家、思想家。字东原,休宁隆阜(今属屯溪区)人。
  方腊(?-1121年),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又名方十三,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人。
  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人。
  汪机(1463—1539),新安医学奠基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
  吴承仕(1884—1939),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字检斋,歙县人。
  弘仁(渐江)(1610—1664),新安画派创始人。俗姓江氏,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歙县人。
  汪士慎(?-1759),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休宁人(一说浙江人,或歙县人),流寓扬州。与金农相友善。笔墨习染,逐臻妙境。
  毕升(?-约1051),北宋徽州(今安徽歙县)人,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者。
  渐江(1610~1664) 俗姓江,名韬。字无智,号渐江。释名弘仁。歙县人。新安画派创始人。
  王茂荫(1798-1865),安徽歙县人,清代经济学家,货币理论家。进士出身,历任户部、工部、兵部侍郎,并两度出任御史。
  黄宾虹(1865—1955):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字相存,别号虹庐。歙县人。是现代中国画坛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为“新安画派”的现代代表。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原籍安徽婺源县人,铁路工程师。
  苏雪林(1897—1999年):女,文坛巨匠。原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岭下村。
  吴景超(1901-1968):字北海,社会学家,著有《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等社会学著作,安徽歙县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徽州改名的争议

  20世纪末的2000年12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摘播了当天《中国消费者报》关于“黄山市张冠李戴误导游客十三载”的报道。14天后,20日的《法制日报》又以《黄山市到底应该在哪里》为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鼎鼎徽州世上如今已无你,赫赫黄山美名已被别人挂;来到‘黄山’不见黄山游人怨,欲寻徽州难觅踪影谁之过”。两篇报道殊途同归,再次提出了恢复徽州与黄山市就位的问题。
  徽州文化,不仅对中华大地有深刻的影响,在国际上也大有名望。1998年在绩溪就专门召开过“国际徽学研讨会”。徽州经济,过去也很发达,明清时期,徽商遍及华东各地,早就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州的林产品和茶叶是安徽省的经济支柱产品,“祁红”、“屯绿”是享誉国内外的名品。徽州不仅是富饶、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大量精美绝伦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向往流连的旅游胜地。这一切的一切形成了徽州的辉煌。这是任何人都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徽州,在1987年改制中,成立地级黄山市(俗称大黄山市),将黄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从此,徽州不复存在了。与此同时,撤销了1983年在黄山脚下刚刚成立的新兴旅游城市省辖县级黄山市(俗称小黄山市),将“徽州六子”之一的绩溪划给了宣州管辖。不仅在中国地图上硬是把一座历史名城给抹掉了,原徽州地区也被搞得残缺不全。难怪高级记者李辉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惊呼“可惜从此无徽州!”
  1987年将徽州易名为黄山市,徽州的历史被人为地割断了,并造成皖南处处皆黄山,地名严重混乱。屯溪市和原县级黄山市本来是两个好端端的市,现在都改为行政职能不伦不类的市辖区。徽州与黄山两张牌本来可以同时打,互相补,齐发展,双辉映,如今两张牌简化为一张牌,顾此失彼,既丢掉了徽州,又顾不上黄山,使得徽州经济多年得不到发展,黄山的旅游事业也远不如泰山、武夷山、张家界等地发展迅速。实践是检查真理的惟一标准,人们在13年的实践中应当清醒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14: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从此无徽州
  
  本报记者 李 辉
  曾经无人不识君
  稍有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的人,几乎都会知道徽州
。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
  徽州,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
治,已有长达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地理位置、自然环
境、民风民俗,这一切使徽州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
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徽州,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
地理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性文化的一个
经典之作。
  写建筑史,不能不提到徽派建筑。粉墙青瓦,木刻
砖雕,明清遗韵,至今令观光客、令研究者流连忘返。

  说起商业,少不了徽商的风光。“无徽不成镇”,
这个说法是当年历史上徽商崛起的最好印证。
  说起京剧,谁人不晓徽剧?二百年前“徽班进京”
,拉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
  文房四宝中,徽州的徽墨、歙砚,大名鼎鼎,历久
不衰。
  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批著名历
史人物,为他们的故乡赢得了荣光。
  安徽省的名称,更是少不了这个“徽”字。
  徽州,是历史,是文化,是现实与传统连接的不可
缺少的一环。
  可惜,这个地名如今消失了。
  请来黄山,丢掉徽州
  著名风景胜地黄山,八十年代进入开发高峰。最初
于1 9 8 3 年设立的黄山市(俗称小黄山市),管辖范
围主要限于黄山风景区周围,其市府所在地太平县城,
与黄山紧邻,推窗即见黄山景色,距九华山风景区也只
有四十公里。此时的黄山市,与徽州行署所在地屯溪遥
相呼应。原徽州行署所在地屯溪,是徽州文化的中心城
市和依托城市,屯溪老街、歙县牌坊、黟县民居,构成
了一个完美的人文景观区域。可以说,此时的黄山市与
徽州,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翼并存的良好形态。

  但是,1 9 8 7 年,黄山市扩大至大部分徽州地区
,市中心搬至屯溪,徽州地名取消,易名为黄山市(俗
称大黄山市)。
  徽州易名黄山,一个直接的弊病立即表现出来。
  屯溪实际上与黄山有相当远的距离。据有关材料,
这里距黄山南门七十五公里,距北门一百三十一公里,
距西门一百四十公里,距东门九十六公里。徽州地区改
为大黄山市之后,原徽州地区各县为了发展旅游,纷纷
打出“黄山”的牌子。屯溪火车站改为黄山站,屯溪机
场改为黄山机场,岩寺离黄山六十多公里,也叫黄山南
大门,歙县离黄山八十多公里,对外也称黄山脚下,甚
至远离黄山一二百公里的地方,饭店、旅行社、旅馆都
挂上了“黄山”的桂冠。
  真正不方便的是游客。兴冲冲下了车下了飞机,以
为到了黄山,谁知却迟迟难见黄山真面目,结果不得不
再长途跋涉。实际上,从旅游角度看,所谓黄山市,不
过是一个黄山南部地区部分游客的中转站。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徽州”作为地名从此再无踪
影。历史悠久的徽州,被一座山一口吃掉。“皖南处处
皆黄山”,这是一些有识之士的自嘲和无奈。
  地名是历史文化
  历史不能割断,文化不能串味,一个历史悠久的地
名更换,应该慎之又慎。
  历史文化,不是几个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教科
书上几个简单的概念定义,更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
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和角落。作为地名这样一种
特殊的语言形象,它更有其相应的稳定性、丰富性。特
别是类似徽州这种类型的地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
涵。尊重历史,尊重文化,首先就在于珍爱历史的赐予
,而非忽视它们,甚至无所谓地抛弃。
  重视自然风景区的价值,开发旅游资源,并不意味
着消解传统文化,淡化历史形象。一个疑问是:失却深
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旅游又如何真正发展起来?

  在民政部召开的一次关于“地名”问题的专题座谈
会上,专家们曾指出:“名山大川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
心目中,已形成特定形象,不宜扩大其名称的指称范围
,以避免造成名称的泛指、泛用,避免造成特定空间形
象和地理区域范围上的名称混乱,现行政区名称无任何
弊端,无任何不妥之处,且沿用已久,如‘泰安’之名
,不仅是由‘泰山’派生出来,而且取名高雅,含义健
康,不必改名为泰山市。”
  专家们的意见无疑是尊重历史文化,符合地名规律
的。
  几年前,湖北省的沙市和荆州合并时,舍历史悠久
的荆州地名而不用,改为“荆沙市”,是一个明显的失
误。经过舆论和各界人士的努力,湖北省政府于1 9 9
6 年1 2 月发出通知,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亡
羊补牢,犹未晚也。尊重历史文化的赐予,堪称明智之
举。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逐步向城市的过渡,地
名的更换必然会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尊重
历史和文化,如何遵循地名规律,值得重视,值得研究

  但愿名山大川吃掉历史文化的事情不再发生!
  《人民日报》(1 9 9 8 0 4 1 7 九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8 15:12 , Processed in 0.1142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