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黟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荷塘异象-张之先摄影展】(中国美术馆)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1:59:57 | 只看该作者




残红褪尽亦流芳
——解读张之先之《荷塘异像》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道出荷花的品格,使它成为中国文人最经典的精神偶像,也成为中国艺术最富有文化色彩的表现主题,如今则是无数摄影人镜头下所热衷的题材。或许因为对荷花的文化积淀太过浓厚,使现代人失去了观荷的视角,大多数的荷花摄影千篇一律的“花红叶绿”,或展示生命的饱满繁盛,或抒发清闲散淡的情怀,虽然多彩多姿,却难以让观者留下印象,更不肖说有心灵共鸣了。
作为一名摄影家,张之先也偏爱荷花,“常年看着荷,跟踪荷的生命”,而他所拍摄的荷花却多为残荷、败荷,鲜有花之形态,连“红与绿”也褪尽,却释放着浓浓的生命哲理。谁说只有含苞待放与花之怒放才灿烂,张之先的荷花让人从眼及心都领会到生命凋却后的那份壮美、深邃与坦然。
艺术创作往往讲求物我相融,因而山川草木皆有灵性,要表现自然之灵性,艺术家必先有自我的灵性。中国美学向来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境界,这便是“顿悟”,这种顿悟在张之先的摄影集《荷塘异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翻开《荷塘异象》,在黑白影调中显现而出的简洁线条,水墨铺染般虚实相应的光影,仿若中国水墨画卷。画中残破的荷叶、枯败的根茎,或随波浮沉,或濯然静直,映衬荷叶或枝茎的暗淡色调,看似压抑的氛围,却恰到好处地将荷“钢筋铁骨”的意志力烘托出来。
美术评论家鲍传江称其作为“逸品”,他说:“超越色彩的是神彩。“凡所见象(相)皆为虚妄”。有的人终其生也没能关闭对浅表东西的热情。只能看到“所见象”,没有结晶出内心热能或热能不足,照顾不了心象对物体的曝光。张之先先天遗传与后天经历产生的交往价值,蓄积的内心热能供应了对心灵之象的曝光,这时神与彩会,铅华退去,灵光乍现。”
爱莲者多为性情率真、风骨磊落之人,张之先确如,而似他这般爱莲之残败古今无几。有人看过残荷便觉得一定出自悲观颓废之人,这显然是一种浅薄的误判。著名摄影评论家鲍昆看过他的作品后这样说:“在生命的意义上,他更多关注的是终结,跨越了青春,直接抵达生命的终点。这是对生命更深沉的理解,让他的荷花赋予了对一切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思考。也正因此,他以最简单的技法,达到了艺术至高的境界,用荷花再次提问了一个‘我们为什么来,又为什么去’的永恒命题。”
张之先的前半生在重庆渡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他的遭遇真是不堪回首,甚至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些阅历让张之先时常思考我来这个世上该干什么?虽然很多现实问题无法解释,但他有一个信念﹕因为只有此生,没有来世!在有生之年应该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干应该干的事。
年近半百之时,张之先辞职南下深圳,开了家名叫“八仙楼”的食肆,以浓郁的艺术格调和书香气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使他结交了许多文化艺术界的良师益友,艺术圈从此也有了位乐善好施的“圈外的圈内人”,不论落魄的艺术家或是流落异乡的陌生客,他都鼎力相助。连他自己也记不起帮助过多少艺术界的朋友。包括四川老画家吕林、江苏书画家田原、现代油画家的前辈李青萍……。到他酒楼关张时还有人说是被朋友吃垮的,张之先笑笑说﹕“哪可能!我得留点时间给自己,我要干的事还多呢!”
张之先从1995年开始拍摄荷花,一年到头、循环往复地穿梭于池塘荷田之间,通过各种视角角度,从最初的小荷、新荷、盛荷,再到后来的枯荷、残荷,也完成了从色彩到神会、渐悟至顿悟的镜头语言。他先后出版了两本荷花摄影集,多次举办摄影展,国学泰斗季羡林在北大参观了张之先的荷花摄影展后,说“你不是‘师’,你是‘家’”,并欣然为他的《荷花摄影集》作序,称其摄荷花已臻化境,谓曰:双名并峙,珠联璧合。张之先的八叔公乃是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虽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但张家后人无一作画得名,“因为前面那座山太高了,高到没有逾越的希望,所以干脆放弃”。后来从事摄影艺术,被张之先戏称是“误入歧途”,而他的《荷塘异象》却接续了大千先生的艺术暗示。张之先的“残荷”与大千先生的艺术在不经意间、以不同形式完成了某种呼应。

谈及荷花摄影,张之先说:“荷花的美是短暂的一个过程,支持这个美丽过程的还有许多磨难,与我们的人生经历一样,有坎坷、有风雨、有灾害,荷塘里的生生死死远不是用娇艳所能表达的。荷花不沾污秽的美固然为人称道,但我更爱它全然的奉献,从莲叶、花朵到果实、根茎无一不有所用,而将一切都奉献殆尽的残荷在池塘中有一种涅槃的壮美。”
几年前张之先因用眼过度,右眼黄斑病变,如今已是视物不清,他说:“只用左眼看也挺好!”而严重的心脏病则使他可能随时在睡梦中离去,他却说:“这是幸福病!死了就把遗体全部捐赠,能救其他人。” 只有对生死真正豁达的人,才会有这样的从容和坦然,也才解悟他镜头所呈现的“荷塘异象”:荷花悲壮苍凉、几近寂灭的线条和光影,唤醒了荷塘里大自然秘不示人的“顿悟”,让人对生与死、枯与荣、新生与复活,在瞬间的镜头凝固中发生超越物象的终极思考。
张之先曾说:“喜欢拍摄残荷是希望表达一种主题,就是残荷不残,她以另外一种方式向大自然表达她的内在美。只要能动,一定把荷花拍摄到底。我相信挖一口井,只要深深地挖下去,总会有水。”
世人皆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唯张之先爱其“岂怕霜刀欺弱骨,残红褪尽亦流芳”的残缺之美,这种夺目的美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境中奔放得轰轰烈烈。
4月3日,张之先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荷花摄影展览,只有置身他的“荷塘异象”之中,方能品读荷花的灵魂,惊艳生命最浓重的华彩。

记者 李音

中国文化报2009-3-27发表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00:03 | 只看该作者




铁匠、厂长、商人、摄影人、校长

本报记者 秦鸿雁

两天前,张之先刚刚获得福田区社区教育先进个人。他没有出席当天的颁奖仪式,这些天他正在为宣传在深离世的山西省壁画研究院院长李玉滋而奔忙。这个福田社区学院南园街道分院文学艺术学校的校长,为社区人所熟知的是这个天天“背着相机的人”,把社区学院变成了远近文化人的“文化驿站”。
摄荷已臻化境乃家学养成
白衬衣外件摄影人喜欢穿的红马夹,咖啡色的眼镜,背着摄影包,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这几乎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共同描述。16年前,张之先自蜀入深。来深后三年后变成了摄影“发烧友”,他历时拾余年拍摄荷花万余帧,其出版的“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的荷花摄影集,国学大师季羡林为之作序,称其摄荷花已臻化境,将将苏东坡《荷花媚。荷花》作为序,称使其“双名并峙,珠联璧合”。
而熟识他的民间文化人鲍长江则认为其摄荷已臻化境,是乃家学所致。而这位张之先正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侄孙。荷花图也曾是张大千先生成就卓著的画种。其笔下的荷花被人看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曾被收藏家称为“得荷之魂。荷花被张大千抽筋去骨,只剩下魂”。张之先则是将水墨画的感觉引进到摄影中来,使其摄影这项西为中用的技术下的荷延伸出一种深深中国韵味。
张大千之后,张氏家族的后人无一作画得名。张之先说,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放弃,因为“前面那座山太高了,高到没有逾越的希望,所以干脆放弃”。而拍荷则纯粹是“误入其途”,但同时也让他找到了另一种进入艺术的方式。

来深完成“商人”到“摄友”的转变
张之先在刚参加工作时当过铁匠,在找到镜头进入艺术之前,他的身份也曾是厂长、商人。来到深圳时,他是东园路的“八仙楼”酒家的老板,酒楼的老板一做就是11年。2002年,他突然决定从“商人”的行业抽身而出。而在这11年,八仙楼跟其他的酒家不同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全国文化人的“接待点”。甚至在他的酒楼宣告关闭时,有的文化人问张之先“是不是被我们吃垮的?”,因为在这16年中,张之先也记不起来接济过多少的手头一时窘迫的文化人。四川美协的副主席吕林,曾经在深圳住,张之先和他的夫人义务照顾吕老近两年。给他送饭、洗澡、剪头发,推轮椅散步直至其离世。离世已经12年了,今天在张之先的工作室里还放着他和坐在轮椅上的吕林的合影。
1993年,年过半百的张之先玩起了相机,常为书画圈中人留影,仅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肖像,他就拍了近两千人次,曾经贴在他的八仙楼上的人物照片多达七八百张。他更痴恋荷塘风光,一日不拍,便觉手痒心慌。这之后他每天早晨5点多钟起来拍荷,除非有病在身,13年他从未间断,拍的照片逾10万张,其中荷花逾数万。除了199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和199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张之先荷花摄影集》,另一本关于“怎样拍荷花”的摄影集不久将会面市。特别是这一两年来,张之先镜头下的荷花与过去倚重色相的很审美的荷花已经完成了大跨度的超越,受到众多现代艺术评论家的关注。

社区学院成“文化驿站”
八仙楼关门后,一些文化圈内的人常常感慨没有了先前那块聚会的平台。刚好其时,福田开始兴建社区学院,遂力邀张之先出山来担任社区学院南园分院文学艺术学校的校长。 张之先就将这个原来文化人常常歇脚的地方再次变成了“文化驿站”。沿着原八仙楼酒家隔壁的台阶抬级而上, 穿过数十张文化人的肖像,入眼的是十余张桌椅,桌椅的朝向处是一个讲坛,后面是两大排书架。简陋的装饰溢着奢侈的书香。这里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每到有讲座这里更会高朋满座。从楹联到词赋,从摄影到美术,这些讲师们都是张之先用自已的人脉的号召力请来的。
除了校长这个头衔,张之先还是深圳市老年摄影协会的主席,这是经过协会的全体会员投票选出来的。在这个文化驿站里,张之先为老年人开设的摄影讲座也是最为上座的课程。张之先说协会今年的任务就是要把一帮有共同爱好的老人们聚在一块,建成一个学习型的协会,建成一个最优秀的民间社团,而不是名存实亡的。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00:09 | 只看该作者


9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00: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摄影报问答

1.据我所知您拍摄了很多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出于什么样的情节让您对荷花情有独钟呢?
我是从1995年开始拍摄荷花的,至今未断。我的叔祖父张大千先生在画荷花方面深得世人仰慕。以镜头对准画家所热衷的题材如何表现,当时还是很浅表的,只是想把荷花拍得很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多个寒暑的面对,当我也进入老年的行列时,更加感到人生的意义所在。面对荷塘,我对残荷更情有独钟,那是一种壮美、深邃、坦然的神态。我把自己定位在荷花摄影这个领域里,如今已有十四个年头。只要能动,一定把荷花拍摄到底。
2.您拍摄的荷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很不同,出人意料,为什么您会选择一个凋谢的时刻来表现呢?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吗?
在摄影荷花的过程中我逐渐地感悟到荷花之所以为世人称道,那是因为荷花的品格,而不光是她的美丽。美丽只是很短暂的一个过程。而支持这个美丽过程的还有许多磨难,与我们的人生经历一样,有坎坷、有风雨、有灾害,荷塘里的生生死死远远不是用娇艳所能表达的,当一切都奉献之后会回归大自然。因此我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了荷的生前生后。前两年因用眼过度,右眼黄斑病变,如今视物不清,更感生命的脆弱。人老了在荷塘边思考更多的是怎么如同残荷一样坦然面对生死。因此,我更多地是关注荷的禅意和涅槃。
3.这组照片是在一个纯自然的环境下完成的,那在拍摄手法上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心得?
我的作品极少后期加工,(除这次将彩色改为黑白),我喜欢采用大光圈突出主体,更希望表达一种主题﹕那就是残荷不残,她以另外一种方式向大自然表达她的内在美。
4.对光线和时间的把握上有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与所有的荷花摄影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我观察的角度与众不同,那是一种内心自发的感悟,是荷在镜头中所产生一种呼唤、一种力量吸引了我。
5.您的这组照片有一种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感觉看后让人产生很多的感悟,很有意境,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摄影的融合上有什么特别的理解么?
对中国的水墨画我一直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仰望它,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涉及。中国画的审美观是将其对象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审视,用“神、气、情、韵、势、态”等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词汇来评价一幅作品。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讲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也非常强调“迁想妙得”的自由想象,达到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许多专家认为当今摄影艺术应纳入到大美术的范畴中来思考,如果我的这批作品能在这些方面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将是莫大的幸事。
6. 您使用的器材是什么?您觉得它在摄影中给您带来了哪些便利?
我使用的器材是尼康,原来用胶片,到2004年起用数码,现用D300﹔拍荷花用镜头是80-400MM变焦镜。现在数码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马上看到效果。但我从来不认为器材是主要因素,因为再好的器材也无法解决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的对接。许多影像可以悟到、但无法让内心世界超脱。
7.优秀的摄影作品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积累,在这方面您对爱好摄影的朋友有什么想说的?
我主张在摄影方面要涉猎广泛,但必须精通一至两个项目。我们常说的挖一口井,坚持挖深必定有水。不要到处挖坑,还不到两天就换地方,永远出不了水。此外古人说功夫在诗外、画外,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摄影外,多读书,多思考,多看其他艺术品充实自己。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00:19 | 只看该作者




池田大作(日本国际知名文化人士)
  
尊敬的张之先先生:

  这次承蒙通过蔡德麟博士的转交,拜收到了绝佳的摄影集,在此向张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因果俱时"这一法理,是我们所喜爱之花。
  我和妻子在欣赏此佳作时,使我们被巧妙、优雅的莲华而吸引、高贵、壮严的莲华紧紧相追着、仿佛在探求着美的贞谛。在此我深深地敬佩张先生卓越的摄影艺术。
  当今,摄影艺术文化已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张先生通过摄影艺术,使人们从中得到人生的希望和理想并不断前进。相信这成就大放光芒。
  最后,衷心祝愿张之先先生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创价大学创立者
  池田大作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4:14 , Processed in 0.1006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