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18|回复: 1

王春辰:中国当代艺术与亚洲振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5 00: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中国艺术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成为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这个现象不仅仅是中国的艺术问题,也是中国作为亚洲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一种结果。因此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和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评论的对象,如何认识它也是众说纷纭、观点差异性很大。对此,本文提几点看法。

一、中国当代的艺术是历史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国的近代历史处于西方文化与政治权力的影响之下,一方面是吸收、引进了西方的文化观念和美术教育制度,产生了中国的现代美术体制,这种格局延续到今天,如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和美术教育的观念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和革命,如中国传统的私塾学徒教育已经荡然无存,传统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巨大的裂变,既影响到传统美术的发展,也对当代美术的发生、发展产生作用。今天的美术观念仍然处在学习、融合之中,究竟这样的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下去,已经不单单是具体的美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发展的问题。
如中国在20世纪争论的一个焦点,是中西文化之争,这是关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的争论。虽然在争论过程中,不断有人提出以中国文化作为主体,而把西方文化作为实用的补充部分的主张,但一百多年的历史过程却说明中国文化状况已经不是中西文化之争的问题,而是西方文化已经被融合的现实,甚至大量实质性的西方文化已经是今天的中国文化一部分,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的观念意识。
美术(艺术)自然成为这种中西融合格局中的一个元素,对艺术的信念开始持有一种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感,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加强,艺术家自觉突破艺术定义及其界限的创作和实验,近代中国的自觉的艺术行为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发展与运动的动力,其中有过反复,但总的趋势是运动、变化多于僵化、停滞。追求艺术表现与艺术观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今天中国的艺术的普遍存在方式,众多的争议、多变的艺术形式、极端差异的艺术观念都来自于艺术家群体对艺术创新论的坚持,这即是近代中国历史发生革命性变革后的一种文化信仰。

二、中国的当代艺术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经验也显示出近代中国处于不断革命与政治运动的过程中。它超出单一的文化变化,而形成全员社会的结构重组、社会生态的彻底裂变,导致的结果是政治权力与政治话语不断主导着、影响着、制约着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也相应地影响到艺术的进程和作用。
要深入认识中国的美术,就不能忽略这一点,既不能唯艺术信仰至上而漠视政治化对艺术的影响,又不能夸大到政治化是中国近现代艺术的唯一选项,尤其是后者已经多多少少成为谈论或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一个基本立场或观察点。对此,我们要适当和具体地研究中国的政治化语境与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关系,以及中国现当代美术在发展进程中所暗含的政治化意识和价值诉求。在不同时期,美术与社会形成互动或矛盾的关系,艺术追求自律性的努力与社会政治化的要求产生冲突。从早期的西洋画与国画之争、从决澜社到左翼美术运动、从延安美术到抗战美术、从新中国初期美术到国画改造、从文革政治美术到新时期伤痕美术、从形式美之争到人本主义论战、从现代艺术大展到威尼斯神话、从行为艺术到观念摄影、从市场之争到市场存在、从查封当代艺术到容忍当代艺术、从居于绝对地位的美术家协会到继续提出主旋律的官方美术、从美术院校扩张到新媒体、新专业兴起、从神秘的国际展览到频繁的国际展览、从艺术成功机会单一到市场化的迅速早熟、从多元模式的并举到艺术禁忌的存在、从前卫的极端到保守的僵化,等等,都这一个世纪以来的写照,其中充满了政治的影射、干涉、封杀、利用、借口、挑战、嘲讽、接纳、批判、媾和,等等。即便是形式美这样的艺术话题讨论,都意味着冲破唯题材论的政治禁锢、意味着人性的自由释放,而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理论问题。
问题是进入到中国的今天、特别是21世纪之后,如何展示中国的当代艺术特性、如何推进艺术的丰富性,就成为热门的话题,也成为新一代艺术家探索的问题。在当下而言,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最大挑战是商业化问题,这成为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力量。但是就中国艺术的百年发展以及艺术家的独立价值而言,今天的商业化并不能成为它存在与追求的唯一目标,而且也不应该是首选目标。在此,艺术的当代性就折射出强烈的主观性和艺术家判断世界的主动性,以何种立场确定艺术存在的方式成为鉴别艺术当代与否的一个维度。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生巨大历史性变化的时刻,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判断仍然不是以冷漠来取代热情、以自娱取代思考。能够做好中国当代艺术政治性反思的,必能够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逻辑关系找到位置;因为中国的现代历史形态仍然在继续,其巨大的社会空间、历史遗产空间、心理意识空间等都处在千变万化之中,作为中国艺术的反应则必然深深与之有关。

三、中国的当代艺术处于转型、裂变中

正因为这样,人们在谈论到当代艺术,喜欢从世界的整体范围内来比较中国的当代艺术,希望从世界的当代艺术发展线条经验中来摸索中国的当代艺术脉络。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借鉴,但具体到中国,问题则要复杂的多,并不是横向地对比或移植,就能够将中国的艺术阐释透彻。
对于动态中的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四种因素的参照。一是中国社会形态的发展要求,二是艺术家对艺术的认知和观念,三是从事当代艺术研究的学者持什么样的立场来确定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和写作,四是国际之间如何认同艺术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艺术、艺术家、艺术世界和社会共同体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粘联关系,并不是单纯的艺术本身的问题所能涵盖当代艺术的发展与问题。如果不建立在这样一个总局的认识维度层面,单单集中于一个方面,都不能阐释中国当下艺术的差异性、矛盾性以及对立性。
今天最大的挑战仍是对于艺术的观念认识,对其界定的观念冲突仍是艺术批评和艺术接受的障碍之一。随着中国的日益多元化和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可以预期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将处于冲突与转变之中,一切发生于今天的现象都将处在被怀疑、被审核的境地中,不可能因为个别人的偏见而被抹杀,也不可能因为个别人的喜欢而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相反,所可以做的是艺术家首先立足于个体的经验之上,继续推进个体存在的言说方式,寻求自我的语言形态与观念表达,至于是观念甚于形式,抑或形式走向形而上,都可以两翼发展,但有一点指向真实的心理经验却是今天的中国艺术所需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仅游离于今天的艺术逻辑脉络中,也疏远于真实的艺术价值。变化,是因为中国文化在变,是因为中国社会在变,也是因为艺术的观念认知继续在推进。能够敏感地把握到变化的旨趣者,有可能获得美术历史的首肯,特别是新一代艺术家成长后,他们的视觉经验和知识构成决定着他们的存在方式,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今天的历史肯定与关注的一个基本前提。
我们谈到中国艺术在今天的发展和格局,就指的是这样的期望:对于丰富多元甚至混乱的艺术现象,能够把握住一种新的趣味,能够传达一种新的视觉经验,能够从艺术家个体立场表现他们对于今天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思维,才是肯定他们的艺术价值的地方。而且这些艺术的表现不单纯以媒介来决定,而是以他们的观察世界的独特性来决定。从这一个角度讲,中国的当代艺术还不成熟,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艺术家的思想和表现能力仍然需要扩张,当代艺术历史要求于这些艺术家的是他们能够绝对地回应时代的挑战,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而后者是更大的挑战。当代艺术的发展首先源自艺术家对自我的认同和价值观肯定,其立场的分野决定着他们进入当代艺术史序列的不同层面和不同话语体系中。对于越来越群体化的当代艺术,我们也希望看到孤独的英雄奋斗和战胜一切的气度;艺术或者是带给人们视觉的冲击和领略,或者带给人们心灵的冲击和知识的反思,并不因为艺术的陌生而漠视可能的艺术价值。
今天的中国艺术是要建立去充分的信心和宽容开放的姿态,唯此,今天的艺术才有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但是对于最有当代思考强度的艺术恰恰不是阁楼中的小曲调,也不是庭院或会所的雅玩,而是那些从思想智慧的机敏中与视觉表现强的艺术家中产生的。所以,首先是做一个当代思想的艺术家,但不是语言立论的艺术家,而是通过视觉语言的方式来传递观念、前卫或反思的思考者,其偶然性与持久性形影相随,最终以艺术家的姿态来确立了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和创作取向。当代的艺术家是创造者与破坏者兼有的混合体,这正是中国今天的写照,也是历史给与今天的现实。无论我们如何惋惜或怀旧,现实的冲击引起了连锁的反应,艺术也无法置之身外。

四、中国的当代艺术和亚洲的振兴是同体共生

现代世界始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文化策略的选择,造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走向。中国今天的文化是源自几个方面的混合体,所谓传统的文化在包容在世界其他文化的思维体系中,现实的文化主体并不能突出一种独立的理论与哲学评价体系。语言与思维始终在异质化的文化吸收、排斥与创造过程中演变着,例如维系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文言文已经让位于现代汉语,维系于中国文化观念的子经、史传、诗书让位于现代国际范围内的文本阅读,所以,当代中国的文化意识和宗教意识都不同于历史的任何时期,处在剧烈分解与混合中。现实环境的压力无法从容地照搬传统的理想,而传统更多地成了文化遗产,国家与个人只能相当无奈地提倡对传统文化进行保留、保护。
应该说,这种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历史的另一个关口的再现。国家与民族因为地缘、历史因素的关系而形成着今天的政治格局、文化格局和社会新形态,这些诸多因素将决定着文化、艺术的方式和可能。对于中国,必然与亚洲的整体振兴有关,但这种振兴不是幻觉,也不是虚妄的怀旧,更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翻版。它倒应该是现实的个体因为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应的不同,在不断组合、融合着各种文化因素,既有固有语言体系的,更有多元语言体系中的。这不仅仅是当代文化的现实,也是一种健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生的条件。
对于艺术而言,是继续保持鲜活与敏感的特质的问题,是能够与亚洲振兴的同时仍然具有一种表达力量的问题。当把一切表面的语言硬壳去掉后,作为文化选择的策略,东方与西方并不是天然对立的,而是在传播中相互吸收彼此的,体现出创造力的是看哪一个更具有吸收能力,而不是排斥能力。这一点对于振兴的亚洲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在实践上,我们主张坚定的学习主义,然后才是我们的价值创造和新文化、新艺术的诞生。
亚洲不是一个实体,它如何能丰富自身内在的涵义,不仅需要理论阐释,更主要是立足于现实中的个体和行动者,看他们如何行动和实施他们对自我的抱负。这将决定着我们以后的发展。
2008-10-12北京望京

(本文为韩国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过去与未来”研讨会而写)
发表于 2016-7-28 09: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楼主辛苦了,呵呵













齐耳短发怎么扎好看简约造型更讨喜
Grace姐姐确认退出爸爸2呆萌发型图片回顾
发型屋精选8款萌系小女孩发型图片留住纯真时光
男生夏日短发设计颇显成熟的魅力
王诗龄美国T台走秀小公主吸睛发型萌倒歪果仁
清新温柔约会发型甜美少女必备
韩系童星金柳彬甜美写真可爱发型超治愈
小女孩发型设计化身可爱小公主
夏季学生时尚齐肩短发
韩式空气刘海发型修颜显嫩最IN
2015复古新娘发型设计温婉气质最动人
奶酪陷阱发型同款挑染发型
时尚包包头发型简单设计好看发型
2015最新新娘发型精选时尚发型缔造完美女神
《十五年等待候鸟》热播张若昀魅力发型来袭
时尚女生假发烫发图片百变造型简单显气质
夏日清爽发型总有适合你的
大脸适合什么发型简单造型轻松瘦脸
大圆脸适合的卷发设计蓬松烫发时尚瘦脸
编发盘发教程图解清爽淑女气质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6 13:01 , Processed in 0.10983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