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宗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1
发表于 2006-1-20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徽州宗教
    我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四大宗教在于古徽州一府六县(黟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境内均有,然而它们活动的历史各有长短,分布也各不相同。
    徽州佛教始于东晋、南北朝,兴于隋唐,盛于宋明而衰于清末,历史最长、分布最广、寺庙众多。徽州佛教供奉的是菩萨或文殊、普贤或观音、地藏,在寺庵的僧尼均须落发长年吃素,属汉传佛教。据县志载,东晋大兴二年(319年),僧天然在休宁万安镇水南村建南山寺。南北朝时,各县均有了佛教活动。据《黄山图经》记,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公元424-455年)就有新罗(今朝鲜半岛)僧到黄山结茅,传经布道,并在钵孟峰下,创建新罗庵。南朝梁(公元502-527年)时,祁门县建有普福庵,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黟县建有广安寺和居尼寺等。唐贞观初年,太宗诏令天下:“交兵之处建立寺刹”。由于皇帝的推崇,自隋唐始,佛教在我国迅速发展兴盛起来,徽州也不例外,仅屯溪就先后于唐贞观十年(636年)、会昌年间(841-846年)建新屯寺、齐祈寺和龙山寺。徽州佛教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到清末已是寺庙遍布城乡,凡人口较多的村落或名山风景之处均建有寺庙庵堂且有僧尼居住。休宁县自东晋至唐建寺庵25座,宋至清建有78座;祁门县至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包括已废旧寺共建134座;歙县先后建寺庵计242座,婺源县至清末相继建寺庙庵堂达290余座。黄山历代所建寺庙110多座,其中唐代7座、宋代11座、明代57座。
    徽州道教始于唐代。据县志载,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庐山虎溪道士黄元素创建祁山禅院(又名龙潭观),唐乾元年间(758-790年)龚栖霞抱道绝粒栖隐于石门之岩,留下道教遗踪。唐代黄山建有九龙观、浮丘观等。由于皇帝的推崇,徽州道教兴于宋而盛于明。宋崇宁四年(1150年)黟县的洞灵观敕改为灵虚观,至清先后建天尊观、龙门禅院、真元道院、迎恩观等道观;宋代祁门县建龙兴观,元代县人谢本真在城南建上清灵宝道院,明代先后建有颐真道院、冲虚道观、上真祠、崇庆观等5处;歙县自唐至清先后建道观19座;婺源县宋元两代各建道院7座,明洪武二十四年有道观15座,至清代先后建有30余座;休宁县唐朝建有白鹤观,宋大观二年(1108年)迁址县城东南葆真山并更名“崇寿观”,明至清代,除齐云山外,有宫观14座。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本土宗教,以“清静为宗、虚无为本、柔弱为用”,崇尚自然之旨,故徽州境内的名山就成了道士修身养性、修真得道的理想之地,吸引着境外高道名士前来栖真修道。传说轩辕黄帝就曾在黄山炼金为丹、得道成仙而升天,今有轩辕峰、炼丹台、丹井等遗迹。宋代黄山道教活动一度兴盛,先后增建松谷草堂、城山观、老庵、开真观、步云亭、钓桥庵等7座道观道院,其中九龙观、黄山观受到皇帝敕额,然黄山上的道教由于佛教的兴盛而于明末完全让位给了后者。齐云山(古称白岳)则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不仅吸引着高道名士,还吸引着热衷道教的皇帝。宋宝庆二年(公元1227年)方士余道元仙游齐云岩,建“佑圣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为齐云山布道之始。到了明代受到诸帝王的推崇,齐云山宫观道院相继落成,道教日趋兴盛。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世宗登基,诏天下名道,出入宫禁,建坛祈祷,次年又敕令江西龙虎山正一派张天师张羽页入觐,封赏入驻齐云山,赐建“玄天太素宫”御制碑文并敕赐山名“齐云山”。从此齐云山声名大振,香火不绝,成为江南道教文化中心,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清代齐云山道教继续发展并得到皇帝的青睐,清乾隆皇帝为齐云山题写“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楹联,有宫观47所、道房36处,每年重阳节前后,来自苏、浙、皖、赣的信士弟子朝山进香者日达4000余人。民国时期,香火旺盛,以月华街为中心,香客如织热闹非凡,直至建国初期尚有道院12处,道士70余人。
    基督教最早传入徽州是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浙江传教士章觉甫和美国牧师唐敬贤(译名)在徽州歙城西街租用民房作礼拜堂传教,1910年自建教堂。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绩溪县衙门口设福音堂,基督教始在该县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年)基督教传入祁门县。民国四年(1915年)教士姚光鼎在下黎阳租民房设立教堂,基督教传入休宁、屯溪。基督教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和民国十六年(1927年)分别传入婺源和黟县。徽州基督教除最早传入的中华内地会(前身是美以美会)外,还有中华卫理公会、中华圣公会、中华宣道会等教派,大都集中在休宁(屯溪)设立教堂进行传教。如民国六年(1917年)美国牧师马丁和中国传教士沈玉书在屯溪上街买民宅作礼拜堂,并办“福音小学”,中华卫理公会开始在屯溪活动。1940年林丙辰牧师由宣城来屯溪主持该教派教务,募款重建礼拜堂,有教徒180余人,多为船民。民国35年(1946年)集资在休城万秀街146号购买民房成立“中华基督教中华卫理公会屯溪牧区福音堂休宁分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张诲民在隆阜前边渠设礼拜堂,为中华圣公会教派。民国37年12月15日,基督教宣道会传教士李兴堂(山东兖州人)在休宁县城北街540号设立“中国基督教宣道会休宁福音堂”。
    基督教无论哪一教派,除传教外,均注重创办学校和医院等社会事业。如中华内地会曾在屯溪创办神恩医院,并在屯溪、潜阜及歙县岩寺等处创办“明道小学”多所。屯溪基督教卫理公会、圣公会分别创办福音小学和进修小学及康复医院、柏济医院等。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法国传教士牧梁到休宁设堂传教,揭开了天主教在徽州传布的历史。清光绪十八、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六年,又先后传入绩溪、祁门、歙县和婺源,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始传入黟县。天主教传入各县初期均购或租民房设堂传教,后陆续购置地产自建教堂,并在重要的乡、镇设置分堂。十九世纪末,上海教区派法国籍谈神甫和中国籍传教士张伊耕来休宁扩大组织,清光绪壬寅年(1902年)在屯溪首设天主教分堂,并设立“屯溪天主堂公所”作为传教士往返各县天主堂的驿站。民国十九年(1930年),屯溪教区成立,有教徒181人。三十年代初,梵蒂冈重新划分天主教在中国的利益范围,将法国籍传教士撤回上海,改由西班牙籍传教士接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西班牙传教士扶直义来屯溪任教区副主教兼传教士。扶直义来屯溪后积极开展活动,扩大势力,先后建立了礼拜堂、神甫楼、修道院、圣母圣心医院,开办了天山小学。1937年2月屯溪教区上升为监牧区,扶直义任主教,管理徽州府六县堂口的教务,直属安庆教会区(省总教区)领导,教徒共计1902名。此前,徽州六县天主教务由芜湖代牧区领导。天主教信徒休宁(屯溪)最多,其次为歙县和婺源,其余三县较少均为50人左右。天主教下设公教青年进行会、圣母军、圣体军等组织,除传教外,还在堂内外办有学校和医院。
    除上述四大宗教外,徽州尚有膜拜关公、土地爷等民间信仰。是故,城隍庙、关帝庙、土地庙等遍布城乡街头巷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2-2 02:44 , Processed in 0.1065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