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243|回复: 8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1 12:4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家:魏立刚
时  间:2005年10月--2006年1月
地  点: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多家机构
——————————————————————————————————————
中国的魏立刚反应一种在后现代世界中传统艺术现代化,在书法字象的笔墨与气韵
传统中寻找比抽象表现主义和文字观念艺术以外更自我的本位超越。
                                                
                                                ————香港批评家刘建华
——————————————————————————————————————
相关新闻链接: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1]】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2]】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3]】
【2005’亚洲文化协会魏立刚奖助金颁奖典礼】

  ㄚ 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12:52:58 | 只看该作者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1]】


[魏氏日记]
2005年10月4日 清晨5点30分 纽约皇后区
     Sarah女士在楼下等我。我买了30天的etro卡,76美元,地铁巴士通用。纽约地铁噪音大,到5大道(站名就写在钢立柱的侧面),没出口就听到雄壮的钟声,saroh说是教堂的礼拜。一上地面整个城市就象石头的堡垒高高指向天空,saroh回身说那就是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教堂庄严极了,比香港的圣玛丽亚教堂大很多。我进入教堂,远处石壁高浮雕圣像,在灯光的布照下显示一种纵向的宗教的森严、数学的秩序美感。坛前红长袍的指挥优雅地带领分列两侧的少年中年唱诗班,圣乐如此天籁,如此悦耳。衣袍的红颜色与花边的白圈领在柔暗的光里是那样的好看,仿佛放着灵光而内敛。教堂内有十几层楼房高,全为岩石,石壁上升在拱顶花曲线交汇,拱窗层层内凹进去,接着彩色玻璃老木质神龛雕像,围栏座椅。纽约有着标志秩序与向善的净土,这是一个城市的灵源与根基。逐渐祈祷的人多起来,仪式开始,铜质高架引火灯点燃,四尊灯盏,长着举着十字杖,两边一男少年一女青年举灯柱,右手横贴着鼻子,左手把持,在圣歌、管风琴的轰鸣中带领近50多人的仪式队列绕场。礼拜的人有太多的绅士与太太们,十分贵族气,发式、服饰、首饰太国际了,讲究得很,美国的大国风范。他们进入坐位时扶椅单腿跪地,或低头礼拜,就象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镜头。有一个穿罗马式袍装斗篷的灰织品,颈挂银十字架,中世纪的神韵,后来在街上我又碰到了他。唱歌咏诗、吃圣饼、喝红酒....
     出来转到第五大道,警察很多,已封闭道路,两侧全是围观等待的人,看来有活动。我进了一个店,5。99美元一个lb的自助餐,很亮丽的食品,我端着在街边上吃,等待队伍前来。远处鼓号音乐齐鸣,接着四匹大洋马,四个骑手,舞旗美女方队,鼓乐队,着装老兵、二战吉普车、穿着各民族服饰舞者,人行道上学生脸上彩绘、盛装在穿梭,还有各国的游人,新奇装束,纽约的大都会尽显风采。
沿着第五大道往南岸走,偶尔进入家具店、二手服饰店、服装店转转,陈式都极大而古旧。一直走到一个公园,象集市,人们全部在学织毛衣,来到喷泉边坐下观景,溜狗的等等。问旁边一个女士世贸中心遗址,说继续走吧。看到一个出租车上女乘客哭诉着什么,在跟赶来的警察说着什么,很委屈,她的举止表情丰富,太西方了,很令我爱怜呢。七拐八拐见到一个四面无窗高耸入云全部大理石包着的建筑,只在中腰有一些通风隔窗,气派神秘。一个黑人告诉我世贸就到了,回头说句"a big open please”。现在只剩下一个大坑了在那儿,地基的水泥柱壁还在,巨大的钢梁应该就是911坍塌的残根。我拍了照片,旁边有新世贸的效果图。我进入地铁坐e线到南码头想去看曼哈顿的楼群。天渐黑了,出来看到美国人类公众大会堂,旧的碉堡,大西洋上漂浮的小岛上自由女神高举的火炬在闪光。远处一大橙色客轮靠岸,朝鲜战争纪念碑下有一深沟,电声震响,一塑雕下,火在永久燃烧,十几面巨大岩石上镌刻着美国军阵亡的战士名字....
2005年10月6日 10点25分 皇后区 Jatken AV 35-40G
     昨日早晨见门缝有封信,打开原来是玛格丽特问我今天下午有空带我去看下城的有画室的大房子,并交给钥匙,认识一下邻居的艺术家可否?我说没问题的。
     然后出门去MoMa,还没开门,我看表是10点23分里外长龙已排起,美国人对艺术太热情了吧(后来才悟道里面很多各国的朝圣艺术大师的人,反正都是外国人的模样)。MoMa,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凡是美术史上见到的原作都在这儿。大堂有罗丹的巴尔扎克铜像,米罗的大画,院子是雕塑园,有毕加索的山羊,米罗的摩尔的等。有树、水池,抬头往上两边是MoMa的楼面,另外是临街的楼群,形成一个天井。远处高楼的窗楣或顶穹是绿色的,应该铜锈的。继续上楼video,一排人横墙而立,定格,十几秒后有晃动者,眨眼者,再恢复原状。小厅站了很多观众不时发出轻微笑声,因为video是作者的“食物链”效应传动。轮胎撞动塑壶,溅出血液粘汁,着火,烧断连线,踏板翻转,橡胶球膨胀,顶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作者应请教了火药专家及力学专家吧,接应时间很准确。马列维奇的正方块,克莱茵的纯蓝色,卢梭的狮子与睡人,凡高的星夜酒吧,劳申博格的床被,德库宁的妇人,马瑟韦尔的竖和点,杜布菲、贾柯梅蒂的瘦人,杜尚的箱子,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蓝屋子的代表作,马蒂斯大剪纸,莫奈的睡莲等。展厅一黑人小姐望去全身黑色,只有眼睛白色,嘴唇艳红,颜面极挺阔,衬衣靓丽,邀合影,成像后脸面也一片黑??????用针做得像一块毡子,铅笔画的像格布,玻璃五角星用两支标枪架在墙上,直升飞机掉在楼梯井上,波依于斯的给兔子讲课,楼上还有工业设计展示,有书店,纪念品商店。我的相机电告急,故我回屋充电小睡,又出发去帝国大厦,乘观光梯上86层平台看纽约全景,人很多,楼内特破旧。天渐暗,转入商店挑看纪念品,又出发去看夜景(不如香港的岛上建筑沿山错落起伏,热带的亮丽晶莹)。出来乘巴士去纽约大学转悠在酒吧听了歌,看美国景观,歌手太专业了,纽约地铁的街头艺人也十分有水准,排箫,黑人舞踏,歌曲,提琴。晚11点30分返回公寓。
10月23日 中午 11点52分 波士顿哈佛小店
     我降下白玻璃窗,纱帘推在一边,外面是黑树杆,绿叶,红叶及散在路上的黄叶,对面一幢棕红色小楼,白色梯子、窗子,蓝色的大门,是哈佛哪个教授的吧?我刚才在回来的老砖路上忽然想:我只要写金墨大草,缠绕连绵就可以世界大师了,中国的材质,无与伦比的东方线条的超妙,气韵生动的蒸腾酣畅,单元形象字的图案驻足,我的抽象绘画,魔块的锻炼将造成不再比拟与模仿性。
     早晨在校园里漫步摄影,过河到商学院、麦克阿瑟中心内观看。在桥上看了每年一度的划艇比赛。
10月23日 晚 9点50分  哈佛小店
     下午在赛克勒馆,有哈佛所藏德加作品全部展,油画、素描、雕塑十分精彩。二楼是亚洲织绣及器物,三楼欧洲埃及中国的东西,顺Quincy St隔壁即是福革博物馆,内壁石灰粗涩,石柱,像中世纪的古堡,好东西很多,包括各时期的东西。卡朋特馆是电影与材料的中心,晚上灯光下那些工作室是设备齐全的。晚上乘地铁本想上街心一逛,无奈波士顿的商店都打烊了,冷风、牛毛雨使城市索然。行四十分钟,返回哈佛,在书店看书,买了三册近100美元。回屋整理东西,明天要返纽约了。纽约的庞大热力令人想念了。
11月2日  晚 21点 芝加哥 议会广场 酒店
     在大堂坐等韩国金洲蘅,到11点仍不见他,电他才知我的手表是纽约时间比这里早1小时呢。金带我步行至美术馆后门登记进入大楼,先在展览厅看了一个英文字母在老木板上书写的标牌展,白、红、黑相间,银色叠在黑色上,挺有秩序之美的。然后进入地下一层,是雕塑、木工、金工房。一胖女生脏兮兮的,超大宽腿仔裤,下摆叉开,头发支愣着,正在弄一件作品。上一层后见到金的教授,很考究,风衣里面是衬衣,光蓝色领结,土色大风衣,黑布挎包,真有气氛。接着,他的朋友同为韩国学生带我们进入密歇根大道西侧的楼,开始参观绘画系学生的工作室,是一种被木板隔成一间间小屋,门上挂着白布帘子,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一个搞得小雕塑蛮好的,广东一学生的画是百绢绷在画框上,透底细腻,画些树、石、精灵的,又见到一个台湾女生,她本是做景观设计的,现在绘画,是日记写在皮肤上用线缠成字,用胶固定,另一美国女学生画鸡和男人,娇小漂亮的她的画倒反而最富力量与内涵。美国艺术多浮躁,表面性,该学院是全美至尊,有学生4500人,成立于1830年。当年包豪斯的教授曾在这儿任职。我们出来吃了泰餐,难吃,告别。我回房休息一下,就去汉考克大厦俯瞰芝加哥了。94层到,电梯门打开,展现在眼前是惊喜,偌大的秘西根湖在天边,像是立在窗前的一大盆蓝色水,太棒了,全景360度可看到不同方向的景观,日落的金色阳光在天边照射着。出来进了Water Tower逛商场,华丽而人稀,然后刻CD,去state大道转悠,一个家居饰品店很高档,绕进一个教堂,厚厚的铜门做成凹凸树纹形,我使劲拉,第二次才挤进去,心想高堂门紧啊,等出来发现是电动的,我还教会了另一个人。在里呆了一会儿出来,路过一个私人庄园,院子里有喷泉和园林,这种家族沉淀,多像城市的名牌啊,挺有年代感与多样性的。对了ACC台湾邱小姐电话打来,说巫鸿从韩国返芝可一见,遂于巫鸿通了电话。
11月16日 周三 夜 19点17分 华盛顿 国际友人店
     我就坐在店门外的高台上,摇椅后边窗台上放着刚沏好的龙井茶,椅边是小瓷烟杯,我抽的中南海香烟,还是怀柔老徐“进贡”的啊。屋檐外是淅淅漓漓的秋雨,黑树杈交织着路灯,上面有残存树叶,是金黄色,右边16街小教堂,两侧汽车走动着,都城华盛顿时刻体现着端庄静谧。
     傍晚雨中从大屠杀纪念馆出来向北,拍了华盛顿纪念馆的夜景,灯光打在上面接近白色的圣洁与高耸,碑座围着一圈星条旗飘扬着,一如5年前博瑞女士送的画册上美丽。回首又拍了透明状的国会大厦,应该在五华里之外吧。52路巴士,胖的黑人女司机十分友善,逗趣说不要提心哎,是last stop才到肯尼迪街。按门铃,女主人迎出来,我说:“I’m come back.”其丈夫帮我看报纸,讲明天天气晴好。开了房门,灯亮着,一个日本人模样的靠在床上,我们相互问好,开始交谈,他在纽约的日本著名面条公司,工作两月,完了来华盛顿玩,然后去加拿大墨西哥,是北海道札幌人。雨下大了,华盛顿比纽约要热些,昨晚我盖着薄被还热呢。今早吃了早餐,有加拿大规划局的人,尼日利亚的军人,还有主人夫妇,然后便坐52路巴士在白宫下了车,排成长龙,碰到一个园艺师夫人,是弗吉尼亚州的,她喜欢华盛顿,居然也是头一次来,纽约还没有去过呢,美国人也如此足不出户吗?橄榄礼帽军服的女士告诉我白宫游必须得三个月前预定。好吧蓝厅红厅等将来我做客吧,只好在远处拍照,然后开始顺宪法大道游历。国家环保局建筑太壮观了,雕塑公园,国家美术馆西馆古典的油画、雕塑太多了,绕到东馆是当代的,有马瑟维尔一张大的,考尔德的大件挂在大厅顶上。穿过绿地到了杰弗逊大道一侧的航空馆,有对接的CUP和OSA太空舱火箭等。吃麦当劳,往西进入圆筒形大厦,里面叫hirshhorn,十分精彩,装置绘画都很棒。史密森古建筑群出现在眼前,包括非洲艺术馆,塞克勒馆。雨中又赶了晚场大屠杀纪念馆,有地下一层的模拟二战时期的居宅,人体医院研究,集中营,灯光昏暗,一层二层个别有长明火的五角厅,蜡枝忽明忽暗录像播放着战争尸体的清验实况,推土机往坑里推,人拉肩扛就像一张张纸片的尸体。

    ヅ ヅ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12:53:22 | 只看该作者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1]】


11月19日  华盛顿国际友人店
     昨天清晨日本朋友小林悠半夜收拾行囊,便离店去火车站了,他说他的大包小包就是他的世界,过来关床头柜的台灯,我说不用了,它示意写了留言给我,后来我读到“认识你很高兴,有机会到日本电话我,希望在世界某个地方再次见到你”。早晨是一样的祈祷,听祷词然后开吃。我说夫人的先生很象影星康纳利,老爷子乐了,说有一次在街上碰到有人便要他签名的,我说和你拍个照吧,回中国说康纳利息影了现在开一旅馆,大家笑,夫人送我一本圣经,上面夫妇留了名字并写道“我们在一起享受了友谊”,并给我她家的地址,邀我去印第安那玩。在摇椅上我最后吸了一支烟,不舍地向Large town出发了。在国家美术馆东馆地下看了马克罗斯科的一批东西,基弗的铁皮做的飞机,头部象男生殖器低垂着,背后墙上一巨大铁皮画,一张费画烧了一个大洞裱在上面。欧洲人的东西有内涵有深度,正像中国的艺术有传承之脉,美国的就是材质的玩酷,最后就指向表面。一堵大墙上是彩蜡笔线,交错的壁画近100多平米。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游历博物馆,他们从小就接受现代的东西,思维打通了,长大也不会像红箫绿磬小时候教训我一样:“你要画就好好画,要写就好好写,别乱七八糟的。”联想起在Pennstation候火车时,大厅播放的都是交响曲,正像我说的,你如果给中国人高雅的,他也自然接受了,我们的长途巴士上播放的是极恶俗与滑稽的打斗搞笑片。又返到老邮政大楼,俯瞰华盛顿全貌。华盛顿碑就像一把尺子,立在中央,什么都不能超过这个尺寸。又转到福特剧场,林肯当年在此遇刺,如今那个楼上包厢被星条旗装点着,有剪开袖子的夹棉大衣、血迹枕头是当时遗物。按图找到艺术博物馆,内部整修闭馆到2006年才开放。旁边就是中国城,吴作人提的牌楼名字。吃了烤乳猪、卤大肠、油条、皮蛋粥,又来到建筑博物馆,是一个中空有天窗的围柱建筑,很气势,看了建筑材料展等。一个新教堂意大利的,蓝天透过了玻璃天顶,有砖混入导光材料,在阳光照射下,你的手臂像皮影一样可观到,出来在台阶上倚着晒太阳,吸一支烟,继续走。邮政博物馆则展示了马车、火车以及到911被毁的邮车的历程。在火车站换早些回去的车票,却须加31美元,遂决定去动物园。天色变暗,动物们都回舍了,金钱豹和狼还在游晃,围墙只3米高,我生怕窜跃出来吃了我,我从此就消失了。出来问一位先生打车去肯尼迪中心多少钱,他说10元吧,得知我是中国人,就说你是来看大熊猫吧,他居然是园长哎,我索了名片。华盛顿的地铁图案便是大熊猫“欣欣”。打车在华盛顿是协商价,一路狂堵,因为是周五。6点来到肯尼音乐厅,一进入被壮观的景象震呆了,太大的场面了,免费的演出,坐满了观众,还看到了总统包厢。华盛顿是一个高福利的首都。一个老指挥劈棒如刀,极热烈的演出.我坐了专线巴士,也是免费的,进入Metro来到火车站,吃了一份冰激凌,便踏上了回纽约的路途。夜17点40分进门,打了不少大陆的电话,2点40睡下。
     今天殷梅送了大儿子劳伦斯去音乐学院上课,便来画室一起吃了午饭,然后开车去河边路,在林子中穿行,来到一个纪念堂,是十八任总统Grant陵寝,纽约到处是人文遗迹。她送我在70街时说右边的老房子是二战时期的,全是富人,列农披头士巨星就在此居住,并遭枪杀。我去了中央公园,看到入口处有一个圆形黑白花纹大理石地面,有花束躺在中央,人们举照相机在拍照,一个街头吉他手在旁边的长椅上慢悠悠地弹唱,像守灵人,这就是草莓田地。回到画室拖地,接到田蔓莎电话说ACC的艺术家们要在我这里派队,12月初....
11月25日 纽约画室
     昨天上午11点到百老汇街与53街去看感恩节的游行,并不十分的人海,警察说已经结束了,回头时代广场那面警灯频闪,大气球飘着,人很密麻地走去,满街的花纸碎片,纸杯狼藉一片,美国人爱过节,不怕折腾得乌烟瘴气。对面一全景玻璃窗内射灯吊灯一大片,方知是电视台的影棚,再看旁边是电子屏显abc TV才明白。看到对面街边的几次抗议、示威的人集会欢呼。有几个人在对着影棚摄像,有一个东方高挑美女在其中,是制片人吧。空中盘旋着两架直升机,硬石餐厅的顶上,电视人在收拾器械,警察变换着栏杆,在疏散人群,事后听费明杰先生讲感恩节时全美中学生的乐队要列队演奏,像是一场比赛。进一川菜馆“沙坪坝”吃了一条豆瓣酱鲫鱼,连税、小费20美元。返宅喝茶,小睡,因为晚上费先生夫妇约去吃西班牙餐。天黑了,我来到23街7-8AV之间,还有点时间,店都关门,有一印度银饰店开着,看了一些手工的玩艺儿,见对面222号气氛不一般,里面的画挂得满满的,像画廊,大堂沙发区旧橘红色的沙发很棒的,就像二战时期的一样。来到隔壁226号餐厅,他们已在吧台排队了,就坐后还有香港做服装的李先生,60岁以内,十分健谈,20年前把美国绿卡退掉,妻子是美国人,香港美国两地跑。这间饭店也得有百年了,中间一道木隔的玻璃墙,墙皮旧的壁画,像小杯一样的灯罩沿墙一溜儿,散着幽光。费太和我都是龙虾,费、李二先生是虾蚌炒米饭,红酒水果调在一起的饮品,大家举杯共祝节日快乐。说到旁边的旅店,费先生说在纽约很出名的,很多大画家、作家在此下榻过,所以酒店留有画和文稿。费先生在大学教书,讲起话来生动精辟,他说这种属于第二阶段景点,在呆长就进入第三阶段了。席间李先生邀我去香港她在大屿山的山壑间的别墅做客呢。他笑说www world woman,是一个闯荡江湖的人。我们吃得好,聊得海阔天空,接下来费先生驾车我们要去东村的一个1845年的古老酒吧喝酒,灯光人影其间,却关门,是节日私人包场了。之后大家建议回费宅喝茶,费太太放了音乐,李先生翻我的画册。费先生讲了早年在唐人街上买菜,所以从人像转到蔬菜植物上来雕塑,纽约每一段路有一种树草,秋天种子落一地,他拾回来看它们,觉得比蔬菜还有意思,又开始弄种子的东西。说到台湾的朱铭,折腾出一个大雕塑园。我讲到在PSL《天空》作品,他说这人很火的,20年前买下中部的一个火山,从下面打隧道,现在已通了,可以从火山口看天空了,人与天的关系。又说起另一个人在多少亩地中种了避雷针,旁边有旅馆,人们住下来,可以等雷雨来时观看电击、火花、青烟的壮观景象。半夜了,我们告辞,夜很冷。费宅有一铁杆地灯撑个大灯罩远远的,国内这几年也有卖,但他说他已用了30多年了,是西班牙产的,产品是有身份性的。

   ︷ ︷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12:53:54 | 只看该作者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1]】



  ⻊ ⻊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1 12:54:26 | 只看该作者

【漫步美国|魏立刚生活掠影[1]】



   ギ 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22 20:32 , Processed in 0.1259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