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金锋:艺术作为思想 [打印本页]

作者: 闻正    时间: 2010-10-22 00:10
标题: 金锋:艺术作为思想
鲍栋策划的《概念之酶》将于10月30日在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昨天晚上8点,作为展览的第一次讨论会在北京798icafe进行。讨论会的议题是“艺术作为思想”。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在讨论会上的简短发言。

今天是鲍栋策划的“概念之酶”的第一次讨论会,主题是“艺术作为思想”。这个议题很容易让我想起马克斯·韦伯的一些论题,比如“以学术作为志业”、“以政治作为志业”。我去年在复旦教学的时候,写过一篇“以艺术作为志业”的短文,这是针对可能日后想当艺术家的学生而写的。“艺术作为思想”,我个人的理解是从这个议题的外围来说的,就是我们假如要把“艺术作为思想”来直面我们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做哪些准备,以及我们以怎样的态度与责任来对接这样的准备。所以,我可能不会就思想而思想来理解艺术好像在今天似乎是缺少了思想,所以我们要在艺术中更多地注入所谓的思想。假如这样理解“艺术作为思想”,这是很形式化的,也是很表面的。

对于知识分子类型艺术家来说,“艺术作为思想”可以转换马克斯·韦伯的提法,叫做“以艺术作为思想并以此而成为志业”。这样的提法意味着一个艺术家的一生即刻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同时他扑面而来的难度是可以大致想象了。因为比照今天的现实,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定位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安排,它的难度与孤独是显见的,也是具体的。

三个思考提纲

1、所谓知识分子类型艺术家

李泽厚说,90年代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现”,这是针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而言的。因为整个90年代的市场经济直接侵入知识分子阵营,一些曾经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大都被国家级课题研究或学科建设所醉心,而且是乐此不疲地甘受奴役,包括北大这样的自由思想的发源地也是如此。所以李泽厚的话我觉得是一针见血的。没有独立,何来思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艺术作为思想”,这样的话题无疑是知识分子化的,这个话题带出了自由思想、人格独立、觉醒意识以及亮态度、说真话这样的知识分子基本的行为操守。我一直觉得今天的实验艺术是两条线同时并进的,一是思想实验,一是形式实验。而且形式实验是基于思想实验这个基础上的。所以在我看来,以“艺术作为思想”的艺术家是知识分子类型艺术家。

2、孤独、疼痛以及安身立命

从历史来看,中国这个民族是失却思想的,这是一个集体主义的相互取暖的民族。所以对大部分百姓来说,你只要不侵犯我的一亩三分地,我是能够忍让的。守卫“一亩三分地”无需什么思想,这是中国这个民族得过且过的生活习性。所以鲁迅说,在仁义道德背后就两字——吃人,鲁迅祈求大众觉醒,鲁迅就给这个集体给抛了出去,所以鲁迅只能孤独且疼痛地呐喊。孤独与疼痛是思想者的伴侣。思想是非常“小众”的,它是属于“孤独”群体所享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你要人格独立,你要有公民感,而别人从来就没有这么急迫,所以你的思想必然是孤独且有疼痛感的。假如我们把“艺术作为思想”,我们的活法就不是常规的活法,我们的安身立命也许是一辈子要去反问的功课。

3、艺术家的思想平台

“艺术作为思想”,这也无疑在逼迫艺术家自身要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平台。这个平台一方面用来进行自我批评,另一方面也是用来进行交流的。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是要放置一些东西的,我们每天要与这些东西照面,并清理我们的桌面。作为工具,我觉得要放置的是理性与逻辑;作为思想对象,我觉得是一些值得深究与开发的问题。这个平台的软件与硬件都与我们的心灵维系在一起,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用心灵在刷新桌面,我们也可把这个刷新视为一种“自我批判”。

冯友兰在《新原道》里面曾经淡到过思想两字。他说,抽象的思想是思,非抽象的思想是想。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只有想,而没有思。所以,我觉得鲍栋的“概念之酶”可以说是“思”,是超越了形而下之“想”的一种反思。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