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的悲哀? 或当代艺术市场的悲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5 19:4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和丽江工作室的头Jay Brown一顿聊,深有感触。他专门从云南赶来北京陪他的“干爹”,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正宗孙子,够神奇吧。谈了很久,但话题却是很简单,都是针对于当下的艺术热。记的前不久,同样是和Jay参加东城某酒吧的聚会时,看到台上某艺术家组合的商业表演时(用意是反对商业),也有同样感慨。
上月,Jay去越南,受邀讲解的课题竟然是“中国当代艺术”,他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到对方的目的,由于越南日益兴起的艺术品销售的热潮(几乎是中国的拷贝版),由此迫切需要更多的市场经验和操作的环节,出于回避这样一种责任和某种心理危险,他讲解的却是自己比较喜欢的、现在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回顾展的、从80年代活跃到现在的艺术家黄永砅。我深知他是一名美国人,出于专业背景和兴趣所在(他曾经在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馆和台北故宫等地工作),非常熟悉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也很有自己观点和见解,但他明显的没有细想越南的艺术家和听众,会对艺术家黄永砅有多大的热情和了解的欲望?
4月期《artforum》及时的编辑和梳理了艺术市场历史的形成和现状,并邀请了十数篇文章、对话文章来做详细分析,针对性很强。应对于近来国内越演越烈的艺术市场热,很多人,首先是批评家的贫乏,和从业者、投资人和收藏家都已经开始警惕,疯狂抢购和天价拍卖的潮流日渐陷入低潮;艺术家开始警惕了吗?我想是没有,现在的中国艺术家从来没有过的忙碌,他们日夜工作,雇佣了大批廉价的助手,成批生产和复制他们的“作品”,仿佛一夜间,中国即将成为全球艺术品需求的最大市场,就连小道消息都在说,所有的画廊都在缺货,订购不到成名艺术家的作品,那“艺术家的学生作品”也是可以考虑的;从全国各地涌到北京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围绕着798的、不管距离远近、所有的农村地带都在“动作”,大量短期、简陋施工建造的艺术家工作室,很快就被蜂拥而至的艺术家们占领,即便是很偏僻的、非常难找的不利地段,也从来不缺租户,成名艺术家和市场非常好的艺术家,同时拥有几处工作室,存放自己大量制作的作品是常见的事,因为人们心里很清楚,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吸引来的全球的巨量的游客和观众,也许将是最大的艺术品丰收年,可事实又是怎样呢?
Jay讲了几个例子。在美国的一些非中心地带,中小城市和艺术系统和商业氛围不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坚持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作方式,他们成群流浪全国和世界、自由居住(任何可以临时居住的空置房屋)、节衣缩食(只吃超市的过期免费食品),最重要的是他们完全自由、随机选择材料创作,不依赖任何批评家和画廊系统、美术馆和任何的公共艺术机构,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看起来真的不像“作品”,完全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艺术,如果有需要的话,是一种策略和理解方式,绝对不是一种过时的美学标准和商业市场流通的陈词滥调。
我想说的是,自2000以来,随着当代艺术的“合法化”,中国艺术家面对的批判的对象和假想敌已经消失,对于瞬间来临的商业市场的繁荣和急速膨胀,究竟能有多少艺术家在认真思考艺术的问题而不是艺术市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丧失了批判的立场而转身迎合市场需求创作成为了主要的潮流,更多画廊、艺术杂志、经济人和展览组织者的出现,严格意义上的讨论和思考艺术的艺术家和展览也越来越少,表面繁荣的艺术现象能持续多久?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6 17:08 , Processed in 0.1040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