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未都:鉴定的潜规则

[复制链接]
匿名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8-1-22 23:39:57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客人送来两件瓷器鉴定,两件都算是稀罕物,其中一件就更为稀有,全世界有案可查的不过寥寥。
    正因为寥若晨星,在当天目鉴为主的陶瓷鉴定中,失去了参照物,所以这两件瓷器命运不济,屡被专家枪毙。
    那怎么办呢?持宝者十分困惑,有千里马却不见伯乐。这在文物鉴定中是常有的事情。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所以说,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真品被贻误了可能焕发的青春,反倒让一些平庸品独领风骚。
    这就是文物世界的魅力。得有人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好勇于说出真相,但说得有说的资本。
    人微言轻啊!一般人说了白说,没用;有地位的说了不白说,但又不敢说,原因很多,名声,利益,晚节,等等因素都在这一刻进行了强烈干扰。
    我见过德高望重者面临难题呈现出的难堪,环顾左右而言它。其实,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文物,别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束手无策乃是常事。
   人的面子不重要,错对都应有个态度,其实也丢不了什么面子。如果吱吱唔唔,表了个模棱两可的态,才会让人背后耻笑。
   顺便说一句,目前文物鉴定还是标型学,就是得有标准物参照一门学问,俗称眼学。
   2008.1.21

   ㈤ 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8:34 , Processed in 0.1106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