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98工厂50年:艺术与商业之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5 22:0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艺术家们唤醒这片沉睡的厂房的同时,苏醒过来水涨船高的还有租金。徐勇于2001年入驻798的时候,“时态空间”的租金是0.6元/平方米/天,现在转几次手之后,租金甚至会达到4至5元的高价
  徐勇对798的前景忧心忡忡。798越来越大的知名度更让他有“自掘坟墓”的感觉,“知名度越大,房租越高,最后就只能是越来越商业化”
  当贝卡尔和多布拉斯两位白发苍苍的德国老人踏出车门的一刹那,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如长枪短炮式的镜头,这些镜头捕捉到的是两位前民主德国工程师在50年后再回到他们曾经工作过的798工厂厂区时的表情:喜悦,又有些不知所措。50年前在荒郊野外建成的厂房,现在已经成为北京最重要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798工厂艺术区(下称“798”),对他们而言,自然是沧海巨变。老工程师们此次返来成为了“2007北京798创意文化节——暨718大院走过 50年”9月28日开幕式上的嘉宾,而他们曾经工作过的高大车间里,参差错列地放着从房地产楼盘到布娃娃的“创意文化产品”。
  无疑798现在已是北京曝光率最高的艺术工厂区,甚至也成为了诸多旅游手册中不可不去的北京名胜。而很快,11月占地5000平方米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要在798正式落成,古根海姆博物馆、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曾把798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此地也成为了国际大牌人物们点名要看的北京景点,不论是哲学大师艾柯,还是大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都指名要去798,而后者更是已经把798拍进了他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拍摄的短片当中。而就在5年之前,这里只有十余家零星的艺术家工作室,夹杂在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大批被废弃的厂房之间,现在则已经有了350多家画廊、艺术工作室,假日里游人如织。
  从寂寥到炙手可热
  9月下旬,几家新画廊在798开幕,玉兰堂就是其中之一。而为了挤进798,玉兰堂等了整整半年时间。“通常,新画廊要在798得到一个容身之地,需要有其他画廊从798撤出,才有可能进驻”,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勇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还是要等传统产业腾退,才能腾出地方来”。据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目前798艺术区的占地面积有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是23万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10万平方米,还有12.5万多平方米的面积还是用于798厂区日常的生产。798入驻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是“350多家”,这个数字随着艺术区面积的增大,还在继续增加之中。已经有人将798称作亚洲最大的艺术区,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亚洲顾问田霏宇(Philip Tinari)觉得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日本并没有艺术区这种空间概念,韩国的非常小,东南亚各国的艺术区更是无法与798相比。
  炙手可热的现状,与寂寥的过往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1999年,当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朱其开始关注798的时候,那里的厂房已经规划好要在2005 年全面拆除,因而几乎处于废弃状态。这个废弃的工厂变成如今的艺术区,和中央美术学院北迁不无关系。中央美术学院从1995年搬离 王府井 (行情股吧)原址之后,到2001年迁入花家地新校区之前,曾经在大山子北京电子器件二厂(798工厂的厂区之一)有6年的过渡期,被称作“二厂时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国是第一个租用798厂房的艺术家,他用现成厂房做自己的大型雕塑工作室,后来陆续就开始有徐勇的“时态空间”等艺术机构进入,也有了美国人罗伯特开的“东8区艺术书店”。
  在工作室和艺术机构入驻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各种商业画廊,比如2002年的“东京艺术工程”、2004年的德国空白空间画廊,但2005年之后剧烈膨胀,不但国外的画廊进驻,国内的画廊也迅速增多,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的数量突破了三位数。如今路口各种画廊的指示牌密密麻麻,老工人们现在戴上了社区管理的袖标,在路口熟练地为游客指示着方向。在798开设“长征空间”艺术机构的卢杰对798现在的地位信心满满:“过去这里是国内搞艺术的人‘朝圣’的地方,而今是国际艺术机构‘朝圣’的地方。”
  在艺术家们唤醒这片沉睡的厂房的同时,苏醒过来水涨船高的还有租金。徐勇于2001年入驻798的时候,“时态空间”的租金是0.6元/平方米/天,而现在798租金的平均水平根据陈勇利的介绍是“不超过2元/平方米/天”。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拿到2元/平方米/天的租金,798炒租金的现象颇为普遍,现在转几次手之后,租金甚至会达到4至5元的高价,比北京市中心的一些写字楼都要贵很多。租金的上涨是艺术家们最头痛的事情,也是他们担忧798未来的原因,很多艺术家担心798的未来会像纽约的苏荷区一样,变成只有奢侈品厂牌才能租得起的地方。陈勇利道出租金上涨的缘由,“我们七星集团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本来的规划里,这儿2005年底就已经拆掉了。当初便宜也是这个原因,想的是赚一点是一点,给集团的员工挣些社保费。”他认为现在的客观情况是“周围的房子已经涨到2万1平方米,也不拆了,集团要盈利,就算现在的租价也还是便宜的”。徐勇对798的前景忧心忡忡。798越来越大的知名度更让他有“自掘坟墓”的感觉,“知名度越大,房租越高,最后就只能是越来越商业化”。
  喧嚣背后
  798的喧嚣有目共睹,在搜索引擎上输入798,可以看到光是域名里有“798”、关于艺术和设计的网站就至少有10个。而每天在798主干道的宣传栏里贴出的展览则至少有20个以上,更不用说每年能够以798冠名的艺术节、创意文化节,还有知名艺术家黄锐所策划的“大山子艺术节”等诸多艺术活动。
  对于如此众多的活动、展览,人们的热情与前些年相比却明显减退。以前798凡是有展览开幕,北京甚至外地的艺术青年都会蜂拥而来。而现在,不少展览甚至在开幕当天都十分冷清,展览期间更是鲜有人问津。“一是现在所谓的画廊展览真正有探索性的展览很少,大部分实际上是以学术展览名义的艺术促销会或派对,都是为了卖作品和交际发名片。二是展览实在太多了,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都去看一遍。”朱其认为这大概是人们对展览的热情减退的原因。但是798的意义仍然显而易见,“它带动了普通市民对当代艺术的兴趣,证明当代艺术可以被公共话语纳入。”田霏宇如此认为。
  从艺术品交易市场来说,798显然比不过拍卖会,重要的画廊和藏家在798也很少。但是798在很多人看来,依然是一个通往成功的平台。美国人罗伯特于 2002年在798开设“东8区艺术书店”时,只是一个这方面的新手,如今他已经将书店开到了上海,艺术出版机构也颇为红火。
  对于798的将来,作为艺术区管理者的陈勇利认为最好的状态是“共赢”,同时也毫不讳言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艺术家代表徐勇则对过度的商业化十分担忧, “中国艺术市场的一级市场很商业化,都快要变成‘前店后厂’了,创作、评论、销售也都一条龙了”。罗伯特要折中一些,“商业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最需要的是创意,要找到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而在朱其看来,“798艺术区确实是一个公共的艺术旅游区的典型案例。798目前的魅力在于它的鱼龙混杂和多元性,但我觉得这种魅力模式是暂时的,因为,它最终要么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旅游区,这样一些重要的好画廊就会搬出来;要么变成一个真正高端的艺术商业区,但这个可能很小。”可以断言,798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艺术到商业的价值转变,但是二者之间的平衡,大约还仍然在路上。
  Links链接
  这里曾经构建了新中国的电子工业
  50年前,798这个名称并不存在,只是国营“718联合厂”,或者说“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6个分厂当中的一个。798的前身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三分厂,联合厂1957年正式建成,当时有150多位来自前民主德国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参加了工厂的援建项目。联合厂的第一任厂长李瑞,如今已经年过八旬,在他的回忆中,“那时候酒仙桥、大山子都是乡村景象,全是玉米地,没什么人烟,交通也就是走马车的路”。那时候718联合厂代表的是新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因为这个厂,我们国家有了完整的电子工业。”李瑞认为这个厂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附近的老住户都还记得,当年能够进718联合厂,是无上的荣耀。当时前民主德国的技术水平,也让早年进厂的老工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此地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如今站在路旁,戴着“七星物业”袖标指路的老工人也给出了美学以外的解释:“这儿以前是做精密仪器的,你看大窗户都是朝北开的,这样光线稳定”。只有还没来得及拆除的巨大的烟囱和钢铁机器,在默默诉说这里从前的故事。

   ケ 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6 16:52 , Processed in 0.1059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