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与图象 读旺忘望的平面设计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8 11:0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与图象 读旺忘望的平面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圈内外,旺忘望算是一条好汉。开眼看去,他与文学顽主王朔、摇滚英雄崔健、新锐导演贾樟柯、舞台实验师孟京辉、“不合作”者艾未未,加上啸聚通县宋庄的在野艺术众弟兄……都是当今文艺江湖上因缘际会的弄潮儿。只是偌大的中国,这样鲜蹦活跳的角色还嫌太少,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何意义,做甚评价,也还要等若干岁月后才可能更显得清晰,更能给点到痛痒之处。■单说“平面设计”这一行,人才多,器材新,生意火爆,可是设计家的定位,尤其“设计”与“艺术”的文化关系,仍是语焉不详。市面上种种“设计理论”并不回应这类问题,本土设计家先得把握的,恐怕还是角色的自我确认。■在中国,“设计艺术”的“艺术”二字,不过是修饰词,与“纯艺术”的那个“纯”字,至今俨然有隔——回国开眼,我发现不少设计家在所谓“纯艺术家”面前,准确地说,在“纯艺术”这个莫名其妙的字眼前面,自甘低人一等,他们递过名片,语气先自谦卑,十之七八还会添这么一句话:我以前也是学画画的。■旺忘望同志从未说过类似的话。据我所知,他对自己的设计又自信,又满意。可是问题来了:忘望还是牵念于“画画”这挡子事。他说,他退休后最想做的事就是携带眷侣去“写生”;但要给他重新选择职业呢?他最向往的却是当导演,拍电影——听忘望的意思,莫非比起绘画与电影,“设计”还不够“艺术”么?■这是很有意思的情结。今夏纽约哥根汉美术馆推出的大展MOVING PICTUERS(“活动图像”),至今仍未闭幕,其中三分之一作品是“电影”,但不是所谓“录像艺术”,更不是电影院里的电影;而该展被统称为PICTUERS的所有作品,没有一件是忘望想要“写生”的“画”,也即英文的PAINTING——到底算是什么作品呢?一件件介绍,说不过来,借助该展的扼要说明,那是“战后视觉文化发生的重大范型转变”,是“艺术家转向那些在互不相关的类别——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技术与文化——之间架设桥梁的媒介”后,以“可复制”技术所做的大量实践。要言之,在欧美艺坛,“图像”,也即以高科技制作的种种PICTUER,乃是当今时代西方顶顶前沿而活跃的新潮流。■但是所有参展者不是导演,不是画家。以我对该展作品的技术解读与创意的认知,他们个个精通电脑上的“平面设计”:那是图像制作的先决条件——他们,乃是一群西方当代艺术出炉末久的“新新人类”。■自然,西方的新花样并不非得效仿追随,我们的导演与画家群自有太多在本土远未做透的事。可是忘望从事的行当却是“当令”的“时髦”,是近二十年西方图像文化与科技革命的标准“蠢雌贰薄V皇撬碓诠校皇辈缓芮宄饧涞姆缬辏馐吨心衙獠辛糇湃ψ永锿舛杂凇按恳帐酢币晕笪摹暗ハ嗨肌薄乃莺暝赣Ω谜庋舛粒骸盎婊保纠词撬型枷竦摹霸技且洹保弧暗缬啊保虼渴羰泳跻帐跫业摹鞍兹彰巍薄T谡饬蕉酥洌捌矫嫔杓啤辈攀峭嬲奈恢茫核灿谧约旱奈恢寐穑觥吧杓萍摇庇搿盎摇保诘贝鞣轿薹指呦拢丝醋髌罚谥泄蛭咴拥摹盎婊庇胄滦说摹吧杓啤保砸圆同“行业”划界限而定尊卑——不消说,忘望的“职称”是“平面设计家”,但他的创作理念与想像力,犹胜于多数“画家”,他所做的事情,其实与西方当代热乎乎的多媒体艺术息息相通,我宁可称他为“制造图像的人”。■机器复制时代已历百年,“视觉艺术”与我们的“观看经验”经历了深刻的蜕变。今日绘画,连同绘画的尊贵,均告没落了。但是人眼对“图像”贪餍无尽,并借助别样的媒材与技术来制造新的“画面”——普普运动以来,一整套影像器械和复制技术,早已兼备当代视觉艺术的制作手段与创作观念,同架上绘画“平起平坐”,至少“同室操戈”了。摄影机,摄像机,以及无所不能的电脑与数码复印机,渐次构成所谓“多媒体艺术”的超级“硬件”,其“产品”虽然繁杂,但与传统绘画一样,尾还榻嵛巴枷瘛保蠵ICTUER都是“平面”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将任何“图像”统统视为绘画”的“来世”“替身”——从广告、海报、书籍封面及各种图像制品,到前述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活动图像》——二十世纪视觉艺术的一连串革命,说来简单,其实就是从“绘画”PAINTING到“图像”PICTUEP的渐次蜕变,有形无形中,也就是“画家”到“图像制作者”角色转换的戏剧性过程。■至此,所谓“画家”与“设计家”不分职业职能的尊卑——今日西方绘画并不如我们一知半解的那样,为“观念艺术”所断送,实际的情形,是“图像文化”持续冲击,以至公然改篡着“绘画”的“种性”。早先,是大众图像、商业设计(如广告与时装)启示了普普艺术,继而追逐其影响,如今,高度成熟的大众图像与商业设计则反过来影响,进而全方位制约着当代画家的图式与想像。欧洲最严肃的艺术家也清醒面对视觉文化的改朝换代:年初,纽约另一项倍受瞩目的大展主角李希特即坦然宣称:“我不是将摄影用作绘画的工具。而是以绘画作为摄影的工具”——“摄影”,是二十世纪图像文化的滥觞,李希特指认的事态,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是这样了。■剩下的问题是:所有“图像”都是“艺术”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拙劣的绘画并不因其是“绘画”而等同“艺术”,出色的“图像”,则犹胜于绘画,以至无须指称为“绘画”。即便坚守绘画,自称是“美的信仰者”如李希特,其作品也仅在材料与技法上是“绘画”的,而他的“画面”悉数根植于“图像”。他与培根和佛罗依德之流都是欧洲架上绘画坚忍卓绝的“唐·吉珂德”,但他们的影响与革命性,又岂能与沃霍尤其是杜尚较量——我们应该记得,杜尚与沃霍原是画插图出身,根本不是,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一位“纯艺术家”。■闲话少说,还是回到北京的设计家忘望同志吧——我猜,眼下他不会真的改行拍电影,退休后,更不见得提着油画箱四处去写生。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在电脑屏幕上无所不“画”,过足“画”瘾。他的“毛泽东系列”与“雷锋”海报是出色的图像游戏,较之油画布上的“政治波普”更有说服力,更为愉悦、放肆而自由;他还在平面设计中一再享受影像穿插与镜头剪裁的快感,如果没有电影文化所给予的无限可能,他恐怕只是个平庸的设计家。而今他的创作主题犹较电影与绘画更为广泛,直探当今时代各个敏感“部位”:严肃或流行文化、商业或政治符号,均以各自的“面相”在他的平面图像中咄咄逼人,神采飞扬……前述文艺江湖弄潮儿都去他的设计所找他,王朔甚至请他在《无知者无畏》的封面上任狻巴媾弊约旱哪源峁煌≡谝患涝诜缰械腡恤上,无肩无颈,肆无忌惮瞪着所有人。■旺忘望同志设计的成百上千幅“图像”无须评价。目前,他的“业务范围”尚属应用范畴的“平面设计”,但它们自会提醒读者的眼睛:图像制作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我们时代的想像力在画家那里是有限的——未来,所谓“设计”、“绘画”与“电影”这些字眼恐怕都会失去传统的指称对像。忘望与“绘画”不如“相忘于江湖”,因为“图像文化”在中国方兴未艾:每一位平面设计家都应该放纵野心,将自己看成是前景无量的艺术家。★2002年11月1日

   ょ 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7:32 , Processed in 0.1103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