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私人艺术馆:个性化艺术延伸 前沿性道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2 11: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私人艺术馆:个性化艺术延伸 前沿性道路
文/谈琴
  安得烈·马尔罗在其著作《无墙的博物馆》中说过:艺术博物馆之所以在亚洲出现得那么晚(甚至是在欧洲的影响与资助下才出现的),是因为对亚洲人、特别是远东人来说,艺术沉思与画廊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在中国,只有完全占有才能充分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如何展开中国人的艺术馆之旅,下面的私人艺术馆也许已经铺开了前沿性的道路。
  北京
  左手个性,右手艺术
  生活在艺术氛围颇为浓厚的北京,或许有些得天独厚。几乎每个礼拜都能欣赏那么一次高水准的艺术展。个性化的审美时代里,柯科钦斯基的个人展不知道满足了多少人的心。我们跨越时空,在这一刻与大师四目交汇,眼前的风情又是彼时彼处了。同样是美术馆,与王府井毗邻的中国美术馆金碧辉煌,自有其大家的雍容华贵;藏于深街曲巷中的私人美术馆或别致或精巧,也有一份执着的我行我素。
  如果不是事先有人提示,很难发现隐藏在一片社区里的今日美术馆。不过正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话,站在社区门口,就能看到一座有着深红色墙面、简洁明快造型的现代建筑。美术馆就栖身其中,墙体上“今日美术馆”几个大字被擦得雪亮。
  走进美术馆大门,便感受到它内在的蕴藉气质。主馆主体为5层中顶钢架梁建筑,总高约30米,二层的主展区有千余平方米。宽敞的空间,配合照明设施、装置、多媒体展示系统和恒温设备,可以满足一般性大型架上绘画展示的要求,展出体积更大的当代装置和雕塑作品。影像艺术、声场艺术等前卫意识强烈的综合艺术,在这样的空间里也能比较恰到好处的表现其艺术效果。
  在美术馆的陈列馆,无梁无柱的展厅呈开放式,虽然面积不算大,但给人感觉宽阔透亮,丝毫没有拥挤杂乱之嫌。未吊顶的屋顶,白色的墙面和立柱,带给人后工业时代的简洁明快和金属质感。展厅里供来宾休憩的长凳,更营造出随意与艺术对话的轻松氛围。
  今日美术馆的成立原因,是投资商希望在中国建立一座按照艺术本体来运营的场馆,能切身参与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社会尽一份文化责任。成立以来,美术馆举办了几十个涉及国内国外的现当代艺术展览,梳理出了一条当代艺术发展的史学脉络。作为中国寥寥可数的私人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因为学术与产业各成体系,以产业养学术,并且争取到了充足的社会资源支持,得以生存下来。
  说到展览,最近美术馆正在举办“全国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提名展”。虽然成熟期的作品在技法上更胜一酬,但年少时的激情却是任何时期也无法比拟的,世界在他们眼中或许还是混沌未明,却又可能是最接近于真实的存在。这些作品五花八门,绝对不失为一道视觉盛宴。其中或许有那么一缕风情,正巧拨动你的心弦。
  展出之外,美术馆也算是个非正式会所。在这里专门辟有一处书吧,摆放着红色的沙发供人读书谈话所用,少了传统美术馆的庄重气氛,鲜艳的红色更助长了人放飞心情的欲望。在墙边立着白色的书架,上边摆放着众多与艺术相关的书籍画册,供人翻阅。整个空间颇有几份清雅,虽然洋溢着后现代的简约,但细品之下又有种古韵蕴涵其中。
  除了可以看到精美的图书画册,这里还有今日美术馆自己编撰的《东方艺术·财经》、《东方艺术·名家》、《东方艺术·经典》、《东方艺术·书法》等多种杂志,不经意间就可沉醉在书香画卷之中。
  闲来无事的时候,约上二三好友,到这里来平心静气,细细品味,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回一份失去的宁静。
  小帖士:今日美术馆是一座公益性免费的美术馆,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文:炎夏 )
  成都
  遥遥相望“鹿野苑”
  时空间隔2500年,世界上两个叫“鹿野苑”的地方遥遥相望。一个在印度,一个在成都。印度的鹿野苑,是释迦牟尼正道讲法之地。
  当然,成都的鹿野苑乃景仰佛法起源地之作。实际上,当我在成都的“白夜”酒吧听钟鸣(馆长)讲他的鹿野苑石刻艺术馆时,这个角落的气场已经和周围欢跃的情景格格不入。而此时的钟鸣坐定在酒吧,声若洪钟,视若无人。
  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马队从这条古道带去了轻盈华丽的绸缎和香气浓郁的茶叶,随后,又带来了苦修佛道的僧侣。这其中,也包括了大量的佛教石刻艺术品。
  钟鸣在这些山涧古道上用越野车跑了40万公里,跑坏了几台车,收罗了1000多件石刻艺术品,其中主要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佛教石刻艺术品。荒废的西南丝绸之路上,这些艺术品被亚热带和热带的丛林遮蔽了,它们被边缘化、被物化、被风化,它们甚至成为了牛圈的栏杆和歇脚的长凳。从这个角度看,钟鸣又无异于一个“拾荒者”。如何展开中国人的博物馆之旅,这是钟鸣思考的问题。
  从诗人到石刻艺术品的收藏者,钟鸣完全可以就此止步,成为富有的艺术品商人。不过他到底又向前跨了一步,成了国内首批私立艺术馆的馆长。
  用他转述一高僧的话说,是“大善业”。
  鹿野苑从建馆之初便按照极高的艺术标准来设计,选址在成都平原郫县境内,占地50亩,正契合古蜀文化的起源地,前方30公里外是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方40公里处则是成都市区。艺术馆前流淌着与成都同样古老的河流,河滩卵石肆意而不失天然。春天的油菜花会开在艺术馆的四周,密密匝匝地包裹出一片金黄,显示出成都平原无可掩饰的富饶。跨入艺术馆的一瞬间,氤氲之气扑面而来。我此刻能感受到的,是《诗经·小雅》“鹿鸣”篇中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按照艺术馆设计者刘家琨的理念,鹿野苑需要“从精神上脱离农地,适应传奇。”这是国内极少专为展览而设计的艺术馆,在2001年的德国柏林文化节亚太周的展览上,它获得了欧洲建筑权威展示机构“阿依达斯的(AEDES)”的好评。可以说,参观艺术馆本身,就是极具趣味的审美历程。
  整个建筑浑厚大气,自然一体,外立面竟然表现着粗砺的水泥与钢筋,一条林间跳动的分体小道把参观者带入了古老的时空,在柳树下,在竹林中,石刻的佛像也散落其间,颇有当初收藏者踏足古道的视角。进馆大门的通道横空飞渡,跨过莲池。走在空中时,这种传奇式的进入方式让人一时有点眩晕。
  这一路就一直走进了艺术馆的上层,面对我们的,是一堵巨大的墙面,墙上分明画着一张南方丝绸之路的古地图。
  看罢地图,进入第一个大厅,又一堵面与周围的石刻雕像形成巨大的落差。据介绍,那可能是释迦牟尼的头像,谁又知道呢!不过,这一组头像却被处理成了波普艺术的效果,红黄蓝白,错落有致。
  参观路线从上到下,从内室到露台,再到下层。可以想象的是,这是一条高度浓缩的南方丝绸之路。我们跨越的不止是空间,也不止是时间。
  与鹿野苑遥遥相望的时候,一个宗教与艺术的主题展览正式拉开序幕。
  小贴士:这是国内极少专为展览而设计的艺术馆,地址在成都平原郫县境内
  给设计——图解:男人为博物馆设计师刘家琨 女人为歌手王子璇(她是香格里拉形象大使)(文:牛黄 )
  上海
  以MOCA的名义艺术
  MOCA是世界各地当代艺术馆的缩写,而上海当代艺术馆,曲径通幽地赋予MOCA以魅惑、以热望、以活力、以创造。
  上海当代艺术馆藏在上海人民公园里,幽静恬淡。艺术馆1800平方米的玻璃阳光屋离公园里的荷花池塘不远,建筑物通体晶莹,像静偎在池边的一颗硕大珍珠,令人眼前一亮。这样的MOCA,那样的美。
  由龚明光基金会出资建造,作为中国首家私人运作的艺术机构,这样一个MOCA,致力推广中国及全世界的当代艺术。
  上海MOCA的趋势,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纯粹展览画作或者雕塑的空间概念,更多的是与空间产生对话的装置艺术,根据空间的尺度塑造出所要表现的艺术性。
  艺术馆就是一件艺术品
  上海MOCA门前的黑色大理石地面与墙面的大理石巧妙呼应,水纹状的铺设,极富动感;入口处的玻璃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体构建,让人略有晕眩的刺激感;由一楼到二楼,抛弃楼梯,建了一座玻璃斜坡桥,少量的钢材(不到三吨)和最大的跨距(近三十米),连弧状的钢结构体从不同切面穿过有如树林般的混凝土柱,提供了从不同角度与高度观看大型艺术装置的可能性。
  玻璃斜坡桥够长,长得让人在茫然的同时增加期盼……淡黄色的灯光由脚下透出,与周围的玻璃墙面交相辉映,其实步上斜坡桥,就可以由不同角度观赏各种当代艺术品。大厅挑高12米,倾情期待着雕塑、绘画等各类当代艺术品的络绎光临。二楼建有中国当代艺术家资料库,近8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作出各类展品的讲解。
  这座当代艺术馆本身,就是由水晶宫般玻璃外墙、波纹状的大理石墙面和极具现代感的斜坡桥走道三种视觉效果组合成的精致艺术品。
  上海MOCA严格地讲,除了将对当代艺术的推介作为立馆的根本,更多关注的是纯艺术和设计,时尚、建筑及社会学等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从严肃的学术高度去挖掘新的研究视角和对先前的理论进行重新阐释的可能性。所谓先前的理论所指的不仅仅是艺术史和艺术评论,也不仅仅是对跨学科研究新的可能性的探寻,上海MOCA要的是:用最真切的“语言”,即优秀的当代艺术展览与社会大众倾心交流。
  与世界共同MOCA
  去年的秋天,上海MOCA开馆,一系列展览令人目不暇接。
  虚拟@爱、无休无止、原创--动漫美学新世纪都准确结合了中国当下的社会语境。多个大型国际展览在上海MOCA作全球首演:其中包括《皮尔和吉尔回顾展》,展出享誉国际的著名法国当代艺术家皮尔和吉尔近30年的百余件重要作品;《瑞士当代设计展》,介绍瑞士年轻一代最别出心裁的当代设计;由意大利著名策展人庞列图·奥利华特别为上海当代艺术馆量身定造的大型展览《艺术制造意大利》;而与意大利普拉托市的路吉·佩奇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主办 “质变的年代——佩奇基金会欧洲当代艺术收藏展”,则展现出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整个欧洲当代艺术的面貌。此外,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和美国的古根汉姆博物馆等知名艺术机构已纷纷向上海当代艺术馆伸出合作的橄榄枝。
  今年九月,上海MOCA隆重推出馆办的双年展。第一届的上海MOCA双年展,以“入境中国:中国无章美学”为主题,以中国文化的特色,提供一场数字时代的视觉盛会;发挥中国特殊的美感经验,以新折衷主义的路线,以中国文化的历史径深和国际当代艺术现状进行比较和对话。今后上海MOCA的双年展将以中国当代艺术状况为研究主体,准确地通过双年展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与潮流。
  上海MOCA立志于“以人为本”,在建筑、设计、时尚、多媒体艺术的领域里,不热衷浓妆艳抹,不故作高深艰涩,更不认同惊世骇俗。当下即存在,存在即生活,而生活则需要审美的实践。每人都可以去MOCA实践。




   へ 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9 21:03 , Processed in 0.1040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