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庄:艺术与谋术、产业和商业的混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6 22: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庄:艺术与谋术、产业和商业的混淆
安石榴
  为宋庄《前哨艺术》创刊所写的一篇不着边际的小文
  缘起:意识自发促成的“自由混居”之后……
  《前哨艺术》的创办,标志宋庄一本带有机构实体操作性质,具连续性、指向性刊物的出场。之前,尽管宋庄印行过为数不少的书册,甚至有过倾向性的群体作品集结及公开出版的书画集。但却从未出现过起到衔接艺术与市场作用的连续性、带导型读物,说明宋庄作为当前中国最大的艺术家聚居地,尚停留于由艺术自发意识促成的自由混居阶段,远未向产业范畴上的艺术集散地转型,值得思考。
  读到艺术家成立为《前哨艺术》创刊号所写的文章《“玩世”和“艳俗”之后》,为其中的一些观点所触动,同时也触发了某些早生困惑的存疑。成立文中显然强调了一种沿袭的作用,其对宋庄现状的脉络性归纳指认显然并无多大出入之处。但笔者认为,假如将宋庄设定为一个艺术整体,那么首先就得考虑整体方向下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营造一个产业化的大环境。无须讳言,宋庄不是集体创作室,而是带功利色彩的自由聚居地。目前无论是外界还是聚居艺术家本身,大抵着眼、满足于所谓的“宋庄现象”,听任于散漫的、契合式的临时归类,更将个人的小功利归结为成功,导致方向严重混淆。
  突围:圆明园到宋庄,无关“边缘”与“中心”
  艺术沿袭是一种多少带着约定俗成的指认传统,尤其是对群体及流向的指认,因此要将宋庄当作是圆明园的延续,也未偿不可,毕竟宋庄与圆明园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连结。但必须清楚,宋庄今天的状态与圆明园并无多大的传承关系,仅仅是人员的最初流向而非创作的方向流动,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成份及观念越来越疏离复杂的人员刺激了中心点和价值观,形成了艺术由纯粹向多元取向、市场的更大分流。
  因此,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宋庄就是圆明园的延续,那么无异于一种精神的妥协。就笔者认为,圆明园作为从混沌出发而又具有冲破混沌意义的聚集,更多的是一种血性的自然凝聚,艺术原初的狂躁、反叛、锐变在这里得到了较大的呈现;而宋庄则有了一些艺术的惯性,挟带着功利的潜在规则,人与人之间也形成了观念及现实的差距。也或者可以这样说,圆明园之后的宋庄,已从混沌的意识漩涡中走向现实必然的清醒之途,所不幸的只是暂时堕入了混淆。
  有一点必须明白,不管是圆明园还是宋庄,都属于艺术家自身的博弈,无关于话语权力中的“边缘”和“中心”。然而不容否认的是,艺术家的自我努力无疑使传统的话语既定权力遭受了搁置,催生了一种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秩序,与经济相契合的产业化格局呼之欲出。
  重建:尴尬的“成功”,无序的“秩序”
  艺术的意识本源逃不开压抑,正是由于环境、观念、欲望各方面的压抑,刺激了艺术以及艺术家本身的行为放逐。艺术聚居可以认为是由此滋生的磁场效应,在压抑获得释放、上升的同时,异变必定挟带而生。这在国外内艺术聚居现象中已不鲜见,无需例举。在聚居所指向的策略之下,一些介于成功、投机之间的谋术也应运而生!
  就艺术聚居这一行为而言,本身就应当确定为一种集体谋术,至少是借助于集体这一合众力的小众及个人发展。在集体谋术的发动中,集体由光芒汇聚逐渐涣散为光辉的表像,而最终大摇大摆站在舞台上的永远是个人,关键是谁将成为聚光灯下的人物。宋庄今天已经有了心照不宣的成功楷模,也由此达成了约定俗成的成功模式及标准。然而就笔者看来,这一模式及标准从某些内在因素来说,又无异于一场玩笑,可以称之为带着恶搞性质的“加冕”!套用一句诗人的话“我不知道风从那个方向吹”!而由此引起的带投机性质的创作风向及市场态势,更无疑是一种陷入盲目与迷悟的创作生命消磨。
  不必避讳,从圆明园到宋庄,有不少置身其中的艺术家,相当欣喜于如此的成功及由此带来的幻像生机。如果真的就此将这种缺乏自我审视的“成功”与“秩序”作为宋庄体系和价值的重建,那么宋庄也就是一个打着艺术幌子的名利场,在这一集体谋术的背后,是更低劣的个人谋术,说白了就是披着艺术外衣的道貌岸然、以众谋私。
  沦陷:“名利场”到“生意场”,低级的买卖方式
  艺术与谋术的混淆不仅导致创作的疲软,更导致了市场秩序中的产业和商业混淆。我们知道,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文化的扶持引导,而文化、尤其是艺术世俗价值是依附于经济创造实体的,产业也即艺术世俗价值向无形价值的保值方式。毫无疑问,艺术需要以获取经济保障为起码基本,更需要一个经济意义上的价值认可进程,建立一个社会化、产业化的大艺术环境,由此消解由个人功利想法而延伸的小我、小众商业诉求,还艺术家一个精神、物质双重的安静、自然、自足的创作环境。
  然而,目前所能看到的是,艺术向谋术的偏离使宋庄沦为一个名利场,又从私欲鼓胀的“名利场”滑向蓄价待沽的“生意场”。过度的无端和无序,致使艺术产业沦为艺术商业,艺术品沦为商品,更指向低级的买卖方式。当一些乐于标榜的艺术家为所谓的行活而不屑的时候,或许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蓄价待沽,甚至比行活更缺乏原则和规则。
  经济在宋庄上空发出强烈的迷光,普照着这些虚幻的人们。可以想见并理解,艺术产业链的脱节使艺术家不得不由生存基本而投入商业运作,实行经济的自救,但艺术家没有产业甚至商业的深层理念,盲目听众根本利益的想法和行为,更由此染上商业的某些不良惯性,并渗透到创作上的投机,抛弃艺术的责任感、使命感。
  名目繁多的创作中心、画廊、艺术园区等载体的涌现,给了宋庄一个炙手可热的表像,但这些艺术载体当前所作的承载并不代表产业的繁荣,而更倾向于商业元素的散布渗透;艺术展览不是作品的力量展示,而是商品的有价、贱价摆卖。听任市场、追逐市场而不是确立艺术起码底线的市场规范,助长了“卖画就是硬道理”的功利思想,经济重心向小众、小我偏离,极不利于宋庄作为一个艺术整体的产业体系的成形,离产业范畴上的艺术集散地差之甚远。
  反思:“再度突围”还是“深度迷失”
  为什么艺术自由聚居要向艺术产业集散地转型?这样是否有违艺术初衷及执着?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关键还在于艺术家自身。艺术家可以自由寻找,坚持从生存维持到创作的独立特行,我个人对此保持着永恒的敬意!但艺术家一旦进入一个整体并且从中追逐着功利,必然要求全于一个大局,服从形势进展下的个人发展。假如目前宋庄的艺术家们都能确立认识,艺术商业机构的操作者也能正确培育市场,那么宋庄从创作到环境上完成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突围也就指日可待了。
  反之,如果仍然满足及追逐于“现象”及现象之下的“谋术”,沉迷于个人功利的旖旎风光,不能不认为是一种“深度迷失”。是“再度突围”还是“深度迷失”,也许只能期望于造化了。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03:09 , Processed in 0.1029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