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庄艺术的流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4 14:2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宋庄艺术的流浪
  选择乡村,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或许就像是选择逃避。事实上选择宋庄,是成名的或不成名的画家“现世”的选择,而非避世,因为这个地方无论对于他们的创作还是商业前景,都充满了机会。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都会有外乡人或是外国人来宋庄,无论是好奇,还是真心喜欢艺术,反正被称为画家村的宋庄成了北京旅游中很时尚的一站——艺术之旅。还有人很直白地说,就是想看有一群人和我们并不一样地活着。
  
  国外,可能不知通州,但知道宋庄
  
  如果到宋庄旅游,参观艺术家的院落是一种享受。先只是看到这儿村庄比较大,街道比较狭窄,灰蒙蒙的;而一旦进入艺术家的院落,风景自然展现出来:草地、鱼池、小径;山石、雕塑、矮墙;小路两旁都进行了绿化美化。这样游人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儿的艺术家们要说“不过是想住农家小院”。
  
  在这里,一位叫卞庆奎的画家讲述了自己在宋庄的经历,他说,他在三年前买了一个农家院,最普通的那种,三间北房,两间厢房。三间北房改造成了画室,后墙拆了往外延伸,空间大了许多。做了天窗,就有了漫射的光线。厢房做厨房餐厅,后来又在院子旁边的空地上盖了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作居所。他的居室完全按照他的设计建造,他告诉记者说,这儿居民的艺术思想不单单体现在绘画作品上,往往居所是他们的“第一个作品”,这些艺术家的客厅或许不要天棚,却将中国木构建筑举架结构:梁、柱等从内部一一凸现出来,与门窗等装饰部位相映成趣,也成为了值得参观的“艺术品”。
  
  卞庆奎他们住着带有四合院的农舍,和农民一同分享着这里的阳光、土地与空气。他们也特别钟爱老家具,几乎每家都有几件“淘”来的旧摆设。和城里人不同的是,他们绝不会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喜欢串门、聊天、探讨艺术,也十分满足于这里的无拘无束。可以说艺术家们自觉选择流浪和自由的创作状态,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艺术追求、艺术风格上有着大体相同的特点,也许,这儿只有“宋庄”这个名字还有些许村庄的气息。
  
  平日里,来到宋庄旅游的人们感到这里是安静的,安静而闲适,但是,这安静、闲适却让人震动,因为在闲适的下面潜伏着残酷的市场,它驱使着个人的挣扎,并让在这里的艺术家们或兴奋、或委屈、怅然、失落、焦虑。所有这些在悄悄地撕破这里的田园诗般的宁静。
  
  卞庆奎说,像所有稍有成就的“北漂”画家一样,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打拼,在这个别人的城市里,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画廊,生活相对比较稳定。除了开画廊,他已经和香港一家公司签约,成为一位签约画家,这解决了他作画的经费问题,毕竟靠画廊的收入难以满足更高的文化需求——一幅普通油画的材料费要超过1000元人民币。从亚麻布、框架到颜料等,他都要最好的。除了自己作画,他还有了自己的签约画家,这使他的身份多了一个内容——文化经纪人。组织画家画展之外,他就推销签约画家的画,作画和卖画,构成了他工作的全部内容。
  
  他颇带感情地说:“我相信,穷不是艺术家的特色,他们有责任用自己的画笔让世界更多一点色彩,当然也有权利让自己、让家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他是幸运的,也是有才华的,正是这些有才华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示在北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前来宋庄观看绘画艺术的国内外游人已经数以千计,这意味着宋庄的社会认知程度相当高了,它也早已声名在外,早有研究者们把它比作法国的巴比松,美国的东村,德国的达豪、沃尔普斯韦德。
  
  围绕宋庄艺术园区,美国、台湾等地区的艺术家、画廊和经纪人已经纷纷盯上这个中国艺术的“风向标”。
  
  据说,在国外,人们可能不知道通州,但却知道宋庄。
  
  难弃这温柔乡和新的精神家园
  
  今天,宋庄逐渐成为先锋艺术家的温柔乡和新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们安定下来。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圆明园艺术村,宋庄似乎是更成熟的选择,它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家,有着异常活跃的艺术氛围,它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和文化界的极大关注,更是现在许多来北京旅游人们计划中的一站。
  
  但是,对宋庄来说,艺术产生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却又是把“双刃剑”,由此引发的相关产业如旅游、服务、房地产及其租赁等,给宋庄带来了变化,形成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互相融合的产业格局,宋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却背离了寻求逃离的艺术家们的初衷。但,事实就是这样,近来城市规划和商业进驻问题不仅使宋庄饱受困扰,也左右着它的未来命运。这汇聚了众多艺术精英的村落将向何处去,汇集在这儿的艺术家们今后又会走向何方,困扰着这些暂时摆脱了流浪状态的艺术家们。
  
  以卞庆奎为代表的一些艺术家们说,如果以后宋庄真的被开发成了时尚旅游区,或者被城市的延伸所吞没,那么他们,以及大多数艺术家只能平静地离开平宋庄,另外追寻创作的栖息地,但现在他们只想每天沉浸在工作之中,绘画和生活……
  
  也许,当游人们离开这个宁静而沸腾的村庄的时候,带走的是一股力量,一股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激昂。生活在这个群落里的艺术家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于理想的执著,总让游客们印象深刻。热爱艺术的人总在路上,也总能找到属于他们的温柔乡。所以,即使宋庄“沦陷”,下一个宋庄的出现也绝不是不可期待,而宋庄,因艺术成为了繁盛的旅游地,无疑,会被人们牢记。
  
  宋庄的旅游并不如798那样“开放”,因为宋庄所有的景儿都属于私人的,属于成名的或者不成名的画家,好在这里的画家并不傲慢,他们很愿意让那些外乡人或是外国人参观他们的画和家,甚至加入他们的聊天,啸聚,其实旅游宋庄,就是发现不一样的生活。这似乎是旅游的另一番情趣。
  
  后记
  
  艺术家的逃离
  
  这个京郊小镇,如今正因文化而魅力四射。但未来的宋庄会是什么样子?随着宋庄的逐渐繁华,艺术家会不会因城市喧闹的迫近而再次迁徙呢?
  
  这个似乎游离于主流社会边缘的自由聚居群落,在10多年的发展和变迁中,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最初的反传统、与主流社会的背离到如今的在社会各个不同角落生根、开花,与市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太多的话题。
  
  从艺术园区发展的规律看,新艺术的产生往往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但这些人经济条件并不好,在画室的选址上考虑最多的是经济的便宜实惠、交通的便利以及信息传播便捷的地区。但是,一但艺术家聚集起来,经纪人和画廊便会随之而来,形成特定的文化区域。各种商业机构很快入驻,地价、房租也会狠涨起来。艺术家付不起昂贵的房租,又得转向城市的边缘寻找更适合他们的地方。
  
  相比于国外的艺术区,北京的文化艺术村落刚刚起步,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有的地区如宋庄、上苑、下苑村还不明显,而在有的地方如798已经显现出来了。几年前在798,租一个100平方米的工作室,每天每平方米的租金不到0.5元,年租金只要1万元。而眼下已经涨到每天每平方米1.2元,年租金4.38万元。许多艺术家为此搬离了大山子,将目光投向了离大山子不远的索家村和草场地。
  
  这一事实摆在了眼前,宋庄的明天会是怎样呢?但,谁能拒绝城市的扩张呢?谁又能阻止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一个趋势,更何况通州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许多已经延伸到离宋庄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可以预言的是,宋庄今后将会变成一个社区。也许,我们的艺术家,自己会选择和城市及商业的距离,但,我们更希望留住他们。如果我们期盼在城市化过程中宋庄能成为一个有艺术特色的新型社区,继续成为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我们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有所勾画。

   k 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9 19:09 , Processed in 0.1086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