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栗宪庭:艺术圈是个名利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3 23:1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宋庄和其它艺术家村落,以及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而一些著名评论家的话语则是艺术界不可或缺的声音。他们对于艺术村的看法或一致或不同,但是无论怎样,都是最贴近艺术家生活的声音
  栗宪庭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进行关注和推介当代艺术的工作,而在今天他已经是艺术圈中公认的“教父”。
中国前卫艺术史上的那些重要名词,诸如“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以及后来的“艳俗艺术”,都是由栗宪庭赐予的。而这些名字,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不可缺少的符号。
  1979年到1983年的几年,他在《美术》杂志做编辑。从那开始,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间里,他便一直以文化战略的角度关注当代新艺术,先后推出了“乡土美术” 、“伤痕美术”和极具现代主义倾向的“上海十二人美展”以及曾引起轰动的“星星美展”,使得那些当年还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们开始渐露头角。他甚至在那个写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时候,竟然做了整整一期的抽象主义,而想以此去颠覆“写实”。
  在当时,也就是因为他的种种“先锋”举动,在1983年的清除“精神污染”中被清除出了杂志。1985年后,栗宪庭开始担任《中国美术报》编辑。在那段时间里,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独立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又一次将《中国美术报》这样的权威刊物转化成了推介新思潮和新观念的主要阵地,变成了推荐当代艺术的实验场。
  “85美术思潮” 、“新文人画”等就是最为著名的策划。在那时他开始关注那些居住在圆明园的被人称为“盲流艺术家”的自由画家们,从而使这些艺术家开始被外界所熟识。而在那些艺术家当中就有如今已经成为“大腕级”画家的方力钧等人。
  栗宪庭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和热情,他说“艺术是不断变化的,它总是不断地通过语言的变化来为人类揭示新的感觉世界。所以批评家总是要保持对他所处的时代的生存感觉和新的语言变化的双重敏感。”
  进入90年代以后,栗宪庭不愿意再去依附某个团体或机构,这位已经在国际上声名鹊起的评论家更愿意以一种独立的状态去参与到艺术当中。他开始以自由策划人和独立评论家的身份继续推行着自己的想法,并独立策划多次颇有影响的世界级艺术展,也就此奠定了他“教父”的位置。
  在栗宪庭看来,“批评是一种判断。它需要的是眼力,是面对作品能够判断好坏的能力,而好坏涉及到价值标准。在一个稳定的系统或者价值稳定的时期,诸如文人画系统,判断或者眼力是一种鉴赏家的眼光,而在价值体系的大变动时期,判断本身的过程即是参与价值体系的重建过程。”
  栗宪庭早在担任《美术》杂志的编辑时,就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后来他总结说“当时我认为好的作品,一些老编辑却有着相反的看法,所以后来我说在文化的转型期,我们不需要像鉴赏家一样选择好画,而是要选择与文化和艺术运动有关并产生意义的作品。” 栗宪庭说自己从80年代开始所做的一切,便是对自己这种理念的践行。
  《财经时报》:您是较早进入宋庄的评论家,在您看来艺术家村的形成,在最初是想找一个比较安静且便宜的地方创作还是有意想成为一个群落?
  栗宪庭:应该是前一种吧。其实这些艺术家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寻求一个能够自由创作的相对安静的环境。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便宜和大房间。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在城市中恐怕是很难找到的。
  《财经时报》:您觉得现在宋庄的一些艺术家所取得的成绩与艺术家村本身有什么联系吗?
  栗宪庭:是应该有一定的关系的,因为艺术家村毕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安心创作的自由环境。这里不是美院也不是画院,所以不用按照某种规范和意识形态去创作,不用在其位谋其政,更不用去开会,艺术家可以只考虑创作。这一点和他们日后所取得的成绩当然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财经时报》:艺术家当年进驻艺术家村有一种自愿 “逃离”的色彩,可是当外界开始逐渐关注这里的时候,某些艺术家的进驻反而有了某种 “入世”的色彩,是这样吗?
  栗宪庭:说“逃离”有些严重了,可能就是想离开喧嚣,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外界关注以后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艺术家再进来可能会带有一些艺术以外的目的,比如想借整个艺术家村的名气使自己也能受到关注。其实艺术界就是个名利场,对艺术家来说,名气肯定是第一位的,而且名与利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它可以让艺术家更安心地创作。
  《财经时报》:大多数在宋庄和其他艺术家村的艺术家们,愿意受到外界的关注吗?他们认为这种关注是一种帮助还是一种打扰?
  栗宪庭: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怎么愿意这样被关注,他们更多的还是认为那是一种打扰。可是媒体等方面的炒作有谁控制得了呢?但是事实上媒体的关注也在客观上起到了宣传作用,得以让外界知道这里艺术家的创作。
  《财经时报》:随着艺术家村知名度的提高,后来某些人再住进来是不是会更多的有一种想吸引外界注意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栗宪庭:任何地方都存在各种各样的想法的人,后来的人中确实有这样急功近利的。因为毕竟不是当初了。艺术家村毕竟已经名声在外,所以有些人的目的自然不会像以前那么纯粹,这也是正常的。
  《财经时报》: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和一些城市规划专家也在关注宋庄,以后可能要进行某种规划和开发。对于此,艺术家们是怎么看的?
  栗宪庭:如果官方能在不破坏现有状况的前提下,为艺术家提供一些规划,比如盖一些房子做画廊和工作室等,那么艺术家是欢迎的。我觉得 “自然”是最重要的,只要是自然形成的就会有很好的发展,一旦刻意为之就一定不会成功,比如台北有的艺术家村就是刻意去做的,根本没有人进驻,所以官方的开发要看是怎么做了。
  《财经时报》:如果有官方甚至地产商的介入,必然会导致房价的上涨,也许还会把这里开发成一个旅游区,这势必会影响到了艺术家的生活。
  栗宪庭:是的。其实就算房地产商不参与,这里的农民就已经开始提高房价了,现在的房价基本已经是最初的十倍了。如果以后宋庄真的被开发成了时尚旅游区,比如像798那样,那么艺术家只能搬走,在这一点上艺术家是很被动的。但是目前看来,国家在短时间内还难有很大的能力来关注艺术,所以近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
  《财经时报》:您现在好象正在策划一个有关艺术区域的项目,是吗?
  栗宪庭:是的,就是在宋庄这边有400亩地,我们一起开发,盖一些房子,一些做工作室,一些做画廊,剩下的再做些商业配套设施比如酒吧什么的。主要是想给艺术家和来这里参观的人们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空间,当然也希望以后能再改造一些废弃的乡镇企业厂房什么的,逐渐完善起来。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6 21:43 , Processed in 0.1047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