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长则短/戴卫]
历史上成功的中国画家,大多是大气晚咸者。爱伦堡说过:”画家的成长像树木的年轮一样缓慢”。齐白石老人衰年才得以变法,黄宾虹 的成熟之作皆出于耄耄之年。称自己是”苦学派”的李可染,在他八十多岁时的一次画展前言中说,如果再一辈子当画家,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可见,画家的有限生命,在中国画似与不似的无限空间里,显得多么短促。
艺术家要把整个身心和最真实的感情倾注子作品之中,让作品首先征服自己,而只有征服自己的作品,才能征服别人。
时有吴冠中老先生一语惊人“笔墨等于零”!从有关的文章和他的电视讲话看来吴老先生似有所悟,他也曾引石涛和尚的谒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不知吴老是否读过《金刚经》?《金刚经》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乎?”佛家认为渡人于彼岸,彼岸既达,舟楫当应丢弃,没有背着船行走子彼岸的道理。这个佛字的哲理最能说明巴金的”最高的技巧是没有技巧”。我想吴冠中老先生从艺几十载,他的画也可能”法无定法”,算是到达了彼岸的自由王国。但如果硬说曾经帮助他渡河的船等于零,恐怕太过分。一贫如洗的人,在借别人的钱款度过最困苦的岁月之后说:”这钱等于零”这样的因果将会误导后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