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 就这么简单!
刚到加拿大没多久,一天被朋友领着去画廊,朋友是被这家画廊代理的,据说在加还是颇有影响的一家.朋友拿着新作,记得是去换没卖掉的画的.
那天,当朋友把画展示给画廊主持看时,我看那人看得出神,很喜欢的样子. 半饷,说了一个词:"NICE". 就把画收了.我当时特纳闷,怎么就NICE一下就好了?! 根据我长期在国内的习惯,一般看画的,特别是专业人士,不从表现内容上,意境上,想象上,技法上来一番说词是过不了门的.最起码也不会一个字就解决问题了.
时间长了,发现原来西方人看画无论是专业和非专业人士,你只要画得好,他(她)喜欢,也就是一个词:"NICE".很少有人问你试图表现的是什么啊,画前画后的想法啊?有什么象征啊寓意啊,我的观后感啊之类的.好象画里深藏了学问,不把它挖出来看出来就不能算懂画似的.
后来我习惯了这种评介方法,想想也是,绘画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人欣赏的么,欣赏还用得着费那么多神想那么多么?! 那不是找罪受嘛!
我们是不是把太多的东西压在了艺术上? 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都让艺术来承担.压得艺术变形还号称前卫.艺术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效能.长期以来形成了创作和欣赏的习惯:艺术必带思想,艺术必带主题,艺术必带内容,艺术必代批判性.造成绘画被欣赏不是首位,而首先是要看得懂.这是对艺术的不尊重.
懂,是理性的,喜欢和欣赏才是感性的.
在这种状况下,人失去了欣赏艺术的能力,更失去了欣赏抽象艺术的能力.如果面对一幅抽象绘画,还在问画的是什么,那抽象艺术是没有出路的.艺术也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口口声声说爱艺术.爱艺术就像爱女人,女人不被尊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以至法律的制裁.艺术不被尊重,被压得扭曲,没人替她说话.
记得一次去看那时才刚上小学的儿子在加拿大的美术课,教师把所有的颜料材料和工具都发给学生,孩子们极尽其能事,有用笔用刮刀的,有用布用刷的,还有用手和脚的,将颜料材料尽情地在纸上任意涂抹,弄完了,一个个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墙上,老师笑着一句: NICE! 下课.
是的, NICE! 就这么简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