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心迹/张伟平]
”弱冠”之年,凭着自学的一点技法,面对大自然的阳光、雨雾、春山、秋月,我习惯子凭“感觉”画画:“而立”之年,对国画山水的语言符号有了初步了解,这让我鼓起了青年人常有的热情,为了迅速建立自己的”风格”,在“创新”理念的诱导下,我苦苦地耕耘着。“不惑”之年,我对”传统”的笔墨规律有了深层的理解,有了”功力”,就有了表现的主动权,这时,我在体味运用不同的技法组成不同画面的快感。今天,接近“知天命”之年,随着自己认识观的逐渐成熟,我也习惯于确立自己的语汇,画面初显个人”气象”。当然,到了“耳顺”之年,我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我的个人风格将更趋完善。
以上演绎的个人成长之路并不想给中国画家的成长拟定一个规律,而是告知那些和我一样并非”天才”的青年画家们,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要能及时地把握它,当我们的生命拥有青春热情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玩“深沉”,该是学习绘画技法、借鉴传统语汇来丰富自己的画面增强自己的表现力时,不要受”我;自有我法”的影响,而使自己陷入画面笔墨语言空泛的尴尬境地。生命各个不同时期的特性正好给我们进行不同阶段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我们要能有效地利用它,要清楚地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一个明智的画家一定要使自己的绘画进程和自己的生命进程相吻合,切忌在生命的初期就去追求生命成熟期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