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504|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传统的对话|梁培先]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4-11-25 14: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传统的对话|梁培先]


“汉字艺术”这一称谓过于宽泛
我向来不主张一个概念通过字面语意本身来传达
....抽空想与梁兄深聊
2
发表于 2004-11-25 18: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传统的对话|梁培先]

1、汉字"天然地"与现代艺术有关系,既有既成的天然,也有深挖后的天然,我的《现代书法之连云港现象补遗》将有初步解释,成文后与君探讨。
2、徐冰的《析世鉴》绝非“自造”,而是西夏文的原版克隆,应视作一场骗局,同时也暴露了这个时代的无知和浅薄。调出相关资料核对便明。
3
发表于 2004-11-26 0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传统的对话|梁培先]

感谢文本先生的引证
徐冰暨"天书"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个重大事件
我曾在考证一枚古印时注意到了西夏文资料
继而联想到了"天书",二者如出一辙,何来"假造"、"伪汉字"之说?
更让我惊异的是,多方查证,竟未发现艺术评论界、考古接、新闻界、学术界没有对此提出任何质疑或讨论
艺术家不懂古文字?
考古家不屑现代艺术?
徐冰没见过西夏文字?
文化在这一堪称“文化载体”的关节点上突然出现了集体脑瘫?
明年,中国现代书法将迎来20年华诞
《析世鉴》,这一世纪谎言还能成为“文献”吗?

4
发表于 2004-11-26 1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传统的对话|梁培先]

回梁兄---
1、“有关”不代表“有了”。中国的书法之于抽像、之于现代,在“有关”这一层面上和其它传统艺术相比,关系更近,形式转换的可能性更多,当然,这主要是我个人创作实践的体会。
2、徐冰的“天书”是否与西夏文有关,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艺术家本人的品德问题;其二,艺术品本身所用素材或题材对于作品的终极意义问题;
  前者暂且不提,后者却不得不说。首先,西夏文系通过“累加、迭加、重组”的主要方式演绎汉字,汉字的信息量最大,汉字的特征最明显,加上采用的是楷书笔法,所以,西夏文在类汉字文字中与汉字的关系最直接,同时在“反差”(而不是反讽)及错位方面也最大,所以,“天书”能以那样的视觉效应和心理共鸣赢得关注。其次,西夏文是一种“死掉了的文字”,而不是像篆书属“不使用的文字”,所以,西夏文成了徐冰的一个“稀缺资源”并轻易地被自羽为“自造的伪汉字”,千万注意,“自己造出来、刻出来”与“复印、复制、改编”是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所以,徐冰只能选择西夏文,“天书”的价值只能依傍西夏文,尽管女真文也能达到某种效果,但历史不允许我们重来一遍。
  
5
发表于 2004-11-26 18: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传统的对话|梁培先]

传统书法向现代艺术转换时一般有两而路径:心径和字径
前者取的是一种主动态势,由外而内,在中途发现汉字可以成为现代艺术的元素
后者取的是一种被动态势,由内而外,在中途发现从汉字可以推出现代艺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6-22 04:42 , Processed in 0.1032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