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5-27 21:56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别署玄庐,骥者,老马,1943年生,江苏涟水籍,太仓人,高一文化,汉族。本世纪60
年代初开始先后自学书法篆刻,迄今已逾四十载,初凭兴趣,因无人指点,进步甚缓。
70年代初,幸识吴门沙曼翁,宋季丁诸前辈,始蒙受教益,渐有进境。83年3月篆刻获
《书法》杂志举办的首屈全国征稿评比一等奖,因蒙尉天池先生提携,于87年初被破调
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至今,副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理事,西泠印社
社员,沧浪书社社员。
-----------------------------------------------------------------------------
*厚实张扬,野气直露,略似京剧花脸。
    马士达精力弥满,运刀沉雄是其强项,结字变化是其弱项,切刀边款
似乎比印文刻得还精彩。
                                            -------石  开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5-27 21:57
标题: [马士达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闻正在 2002/09/06 10:24am 编辑]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8-21 20:57
标题: [马士达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闻正在 2002/09/06 10:24am 编辑]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8-21 20:58
标题: [马士达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闻正在 2002/09/06 10:25am 编辑]

  
作者: 蛛蛛    时间: 2002-9-3 10:2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不喜欢

作者: 玄鹤生    时间: 2002-9-28 16:2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秋风过耳
作者: 二苏    时间: 2002-11-18 14:21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大器何雕 古啊
作者: 短刀客    时间: 2002-11-25 21:0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创作"随想
--------------------------------------------------------------------------------
□/马士达(江苏)
    我所理解的艺术创作,是一种以个性对抗共性的感情体验,因此作品本身必须具有独立不羁的个性特征与对人生况味的深刻品尝。故而,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时下印坛好以"流派"二字来标举明清篆刻的承传,似乎有悖于严格意义上"创作"二字的本意。的确,作为开宗立派的每一位始祖,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还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如浙派丁敬就以碎切法突破了前人的藩篱,而所有的追随者则仰其鼻息步其后尘,如陈曼生、赵次闲者流,反而跌入了迷失自我的泥淖,即使搞得再好,也有倚傍之嫌而难有独自建树,"流派"焉能不堕为"流弊"?明清流派之所以无一走向大化,其原因似乎便不难体察了。
    再则,时下印人有奢谈风格的习惯,"风格"一词,不是说一种技法一种手段施于各种内容的篆刻因而成为一种象徵性的符号。我以为,风格不应是追求的目标,也不是大批用意雷同的印作集中在一起就算达到的。它只能是自然形成而且只能是后人对篆刻家一生创作的一个轮廓性概括而已。所以,一方面迷恋于重复操作和蓄意于变形的手段只能落入程式与机械;另一方面,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风格,风格的流变、定型是一个过程,这就势必涉及到篆刻家各时期于篆刻用意的着眼点的不同。
    我认为,"用意"是篆刻创作的中心所在,用意的深浅、老嫩、正曲不仅与人的本性有关,而且与印人的阅历和修养互为表里,"用意"不俗,则格调必高。相应地,因取意不同,各种技法可以得到随机应变地活用,避免生搬硬套。如此印作即使不成熟,欠周到,也要比那种重技法轻用意的印作显得率真、自然,因不流于"风格化"的定式,便无悖于艺术创作。刘熙载曾批评学人因法就法,认为这样不过是他人假尔手而已,必致神情悬隔,这似乎是针对当今印坛一味追求风格、崇尚"流派"、淡化创造意识的风气的一方良药吧。



作者: 黑客    时间: 2004-1-6 11:57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此印是不劣,苍茫处真逼缶翁。但印章除了营造整体效果外,如何照顾到单字的结体,还要予以考虑。否则便无篆法可言。印中“作”字单字看极为俗气,纯粹是为整体效果的铺垫过渡而存在的。作者说此印的创作手法是“真抒胸意,忌于安排、雕凿”,雕凿是没有,而安排就不能说没有了,依我看左边“似”“作”二字的单人旁就是极为用心的安排。
作者在边款中记道:“吾谓篆事之难,取巧易,用拙难。概言巧者饰也,拙者真也,一属人为,一近自然……”,那么此印是巧还是拙?我以为无巧拙可言,有的只是粗野恶俗,毫无古意。
作者: 沉水一炉    时间: 2004-2-15 22:2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学生刘乃瑜给马老师拍的!
                学生乃瑜拜上
作者: 半亩园田主人    时间: 2004-2-24 10:3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em02: 马士达先生印章古拙,野逸,气韵生动,边款皆佳,当代印坛大家之一。
作者: 十分短的钉子    时间: 2004-7-5 12:1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气势依旧磅礴。白文线条很凝重、线质很厚, 章法虽有易大厂的东西但很妥贴。“半个印人”是马先生的印中比较碎的一方。 确有些散乱。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4-8-22 19:51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从前挚爱,现在偏爱."半个印人"失之于印.新作少.
作者: 笔轩    时间: 2004-9-20 19:3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你的爱偏向哪啊?
作者: 驼爷    时间: 2004-9-20 19:59
标题: [马士达专题]
转刻而已.
作者: 沐喜堂    时间: 2004-10-15 02:2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欺世盗名乃此公。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4-10-15 04:5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下面引用由沐喜堂2004/10/15 02:24am 发表的内容:
欺世盗名乃此公。
过了!
作者: 杨晓亮    时间: 2004-11-2 13:3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如果避免造作之习气会更好!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3-9 11:0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3-9 11:0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坡子吕三    时间: 2005-3-9 12:07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下面引用由沐喜堂2004/10/15 02:24am 发表的内容:
欺世盗名乃此公。
???????
!!!!!!!
老马不是这类人!
作者: dui9dangg    时间: 2005-3-23 13:38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一日在旧书摊看到一本1980年<书法>篆刻专集,马士达还是意气风发.现在已经人刀具老!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5-3-23 23:21
标题: [马士达专题]
那时作品还不成熟,当然也没有现在的习气.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5-4-21 16:2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5-4-21 16:21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仲珩    时间: 2005-6-9 22:2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马老是我佩服的当代印人之一。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5-6-12 09:0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5-6-12 09:0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6-29 10:1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囚舞    时间: 2005-6-29 10:2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老而弥坚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6-29 10:29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6-29 10:3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洛阳易辰    时间: 2005-8-11 12:1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与马老师有过一面之交,对晚辈自然是爱护有加,如“半个印人”、人长寿、木鱼石宅”等感觉的我是非常佩服的,后两方就不感恭维了,不知是不是新刻呀!
作者: 壮志雄心    时间: 2005-8-15 22:38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不要那么浮躁!~马先生的印非常好!~年轻人要有点修养!不要狂!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5-8-16 00:0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元享利贞"隐约唐宋甚至有元.
作者: 纪伟    时间: 2006-5-10 16:2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喜欢马先生的印,和其隶书一样生涩苍茫,大气磅礴.
言其欺世盗名者,是不懂印罢了.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11 00:2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款可入史!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6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6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7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7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0:59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2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6-5-28 01:06
标题: [马士达专题]

作者: 沉水一炉    时间: 2006-7-21 21:24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淘得一枚吴昌硕联珠牙章,请马老师过目!请诸位同赏!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6-7-21 22:0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笔划起止出处不利索。真是吴大师之作?
作者: 沉水一炉    时间: 2006-7-23 09:23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昌硕先生不擅长在象牙上走刀,所以设计印稿后由刻手完成雕刻,因此也不能排除刻手的雕刻与昌硕先生的印稿略有出入。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6-7-23 09:3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原来如此,在象牙上仍然要追求“金石味”?可见吴公确实“非同一般”!
作者: 沉水一炉    时间: 2006-7-23 22:3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我想渔翁不会被“金石”二字套住吧?!所谓的大家即便在萝卜上也可追求金石味!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6-7-23 22:55
标题: [马士达专题]
哦,原来如此。学习~~~
作者: 沉水一炉    时间: 2006-7-25 15:5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谈不上学习,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6-7-25 16:00
标题: [马士达专题]
握手~~~老马是我的师长辈,我对他非常尊敬。
作者: 十一少    时间: 2007-8-5 14:56

作者: 笔谈    时间: 2010-7-19 20:28
不错·————欣赏————学习·
作者: 兰兰    时间: 2013-1-11 15:33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