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魏氏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09:38
标题: 【魏氏评论】
汉字的梦呓/孙以煜 (节选)/□
这些个由魏氏在传统笔墨基础上构筑的“汉语言文字”,如“甲”似“篆”;似“草”如“行”。忽尔金戈铁马;忽尔青铜矍铄。明明张扬着手臂向你温情地走来,拥抱时,却又冷漠地骤然消释。
在魏立刚构筑的现代书法字阵中,我感觉,意识萎缩如一只迷途的羔羊,惊恐地寻视周遭鬼魁似的身影。那些个本该熟悉的面孔,怎么突然地陌生了?似曾相识,却又头蒙假面,伸展着古怪的肢体,让我想喊,呼不出;想叫,唤不来。如同观赏一个假面舞会,每一个似是而非的面孔,都抛掷着神秘诡异的灵光,闪展腾挪,隐忍揖让,牵连钩挂,却又都依托有序。同种的话语方式,却讲述着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的内容。让人身临其中,却如入无人之境,如旅无人之途。这是一个梦呓般的迷幻情境,可以想见,创造“魔块”的魏立刚是在怎样的痴迷状态中缔造着这个完全中国式的抽象水墨艺术。又以怎样的梦呓方式,将中国象形文字赋予了如此广阔的话语内含。
(2002年2月22日于太原天树画廊)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09:38
标题: 【魏氏评论】
不断超越自我的魏立刚/张朝辉(节选)/□
魏立刚的“魏氏魔块”是他对自己主导性艺术语言的命名。之所以称魔,是因为水墨,色彩和各种纸张的结合具有难以控制的偶然效果,还是古汉字、符契等元素在创作运行时的灵感性纠结?这一切从几千年的东方审美传统中衍生出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远的历史意蕴。立刚早己抛弃了元明清的文人墨戏传统,而是直溯秦汉古风, 博大、幽仄、瑰丽、神秘,雄浑等远古的审美概念仍然在立刚的“魏氏魔块’’中找到遗传因子。这是当代艺术地域化和民族化的文脉,缺少这种文化和历史的积淀,艺术的创造性便很容易被泛国际化的说辞所湮灭。立刚在艺术实践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不固执和刻板地奉为准则。相反,他亦试图进入当代艺术语境,尝试前所未有的探索。 例如去年十月在“零度计划’’展览上,立刚以波普艺术手法完成了装置作品。他以废弃的二战时期英国吉普车和金粉为材料,将一堆垃圾汽车改造成怪异的“金车”。那些原本裸露的各种如五脏六腑般的机械原件被神奇的伪装为堆金砌玉样的“宝马香车”,但确是出土版的、依然具有工业考古学价值的老爷车翻版。在这件作品中,传统艺术中的线形结构和工业造型的力度结合起来,机械文明的隐退与花哨的当代商业社会格调调和到一起,形成格外怪异的张力。
对于年届不惑之年的魏立刚来说,得友景健农先生资助,建立了铁灯笼画馆,观云移,听禽鸣,艺术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中,不断的将已有的成绩放弃,去追求新鲜的但却未知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保有近二十年的交往。但立刚的艺术不要过早定型,要持续的发展下去。
(2002—3—25于通州运河园)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09:39
标题: 【魏氏评论】
台湾“国际书法文献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朱青生(节选)/□
  笔意派---注重用笔的方法,这一派实力最强、高手如云,传统书法修养高、立意多在书法之上。
魏立刚是这一派的代表,他还自觉从事“笔意”的书法教学活动,并且是目前大陆现代书法活动最活跃的组织者。
(2002年12月于台湾)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09:39
标题: 【魏氏评论】
“魏氏魔块”是另类延续/丁方/□
魏立刚的纸板作品可看作是“魏氏魔块”的另类延续。所谓“另类”,是指区别以往的另一种表现性。在这些纸板作品里,画家将自由刻划与涂抹有机地贯通于偶成的意象之中,从而准确把捉到某种沉浮于梦境中的感觉。此外,这一把捉还基于魏立刚对媒介、材质的出色理解。他充分利用了硬纸的厚度与吸油或不吸油的特性,驱使线条刻划的痕迹生动地穿插在朦胧斑驳的色块之中,出人意料地塑造出一种从潜意识深处浮现出来的景象,它具有揭示事物本质而非表象的功能。
我认为,魏立刚的纸板作品给予我们这样一种提示:对艺术随机性与生命个性化感觉之契合点的把握,既不在理性一端,也不在非理性(感性)一端,而在于理性与感性的高度整合——灵性。
(2002年五月于南京)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09:39
标题: 【魏氏评论】
艺术经纪之路/严欧/□  
历史总是在由各种各样的人从不同道途推进着,创造着。时间在进入第二十一个世纪的时候,中国在国际历史的舞台上,似乎倏忽间开始成为镁光灯追逐的对象,吸引着无数惊奇的目光。中国日益复兴的足音仿佛使我们谛听到远古汉唐帝国的铿锵。
与此同时,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艺术流派正以其深厚的龙人文化根基、匪夷所思的创造力以及坚韧的意志在继续着东方美术史--这就是中国现代书法。笔、墨、纸、砚、汉字的玄妙在此被一种革命性的观念和技法进行着革命性的表现,这种表现无论是氤氲着禅意和优雅,还是搅动着狂躁和苦痛,它所直接唤起的是我们视觉和心灵上的激动与惊叹。它禀承中华数千年独特艺术史的纵深之脉,吸纳全球共享之元素,因而才有可能创造出最具龙脉气质的东方抽象艺术。
事实上,这也正是促使我走上艺术经纪之路的最直接原因:我希望做一些具有持久价值的事情,希望能把优秀的、重要的艺术作品介绍给公众,让更多的人走进这中国现代书法之堂奥。
我不能创造历史,但我希冀能呈现历史。
(2002年5月24日于北京)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09:39
标题: 【魏氏评论】
网络评论/□
大英博物馆顾问白若思:
在前卫书法家阵营中,魏不是惟一的在传统书法的技法与形态上十分精通的人、然而他却是唯一有着自然科学背景的人,他对数学抽象概念的熟知,已导致了他是“个最严格的艺术家---在他将书
法转化为纯抽象艺术的努力中,而同时这又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和书法之中。
杨应时:
魏立刚独特的观念。对新事物的开放眼量,在传统艺术上的深刻背景,以及对生命感觉的极为个性化的转译本能,使我们坚信他将成为未来中国抽象艺域的—个热点。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3-1-22 12:56
标题: 【魏氏评论】
相关评论/傅京生
不断活动(Energeia) 节选
  这就是现代书法的游戏规则,它永远是悬浮在未来时空且正在集结中的,它将成为社会每个个体心灵中涌动的社会情结,并能在社会前卫人士心灵中率先碰撞出火花,形成一系列视觉符号,魏立刚十几年以前就知道,所以十几年以来,他在现代书法这游戏中,勇往直前、穷追猛打,步步为营,绝无倦意,时常有新的收获--他象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具有幻觉性质的视觉世界;获得当代中国现代艺术界圈内人士高度好评,同时,也使他小有世界名望。
  遵守着现代书法的这个游戏规则,实际上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不断进化规则,使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的文化,不断地以前卫的方式捕获由新锐思想带来的切入世界思潮的机遇。 魏立刚对现代书法的创作,抱有不计后果的献身精神,抱有宗教信徒般虔诚的态度,这可以从现代艺术家兼艺术活动家濮列平先生为他写的极为传神的传略中见其一斑,也可以从他的作品的完整性上得到明证。
  对于魏立刚来说,当他面对现实生活、面对历史文化,脑际中的表象的活动,决不同于表旬的结果(例如单纯的直觉印象),而是指向海德格尔所说的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超越。既:在这种超越中,在他心灵上,一种对宇宙自然、对社会文化、对个体的生命存在的新的理解的"在"的视阈出现了。于是,他作品的画面图象,犹如经过太古冰湖洗涤,一切现实的、历史的影象,在他难以捉摸的情感观照下,似乎都被施加了魔法,能导引人们的灵魂,进入一个具有异域情调的虚拟世界。
  魏立刚前卫性的价值与意义是他通过有如神启的灵感思维,通过他的若有神助的迷人的色彩和线条,抓住了弥漫在当代时空中的一切"前卫迹象",或曰抓住了弥漫在当代时空中的一种"前卫气味";换言之,他是在抓住了作为当代视觉资讯的一些松散、零星的信息之时,首先抓住了自己的生命感觉,于是,他也就犹如梵高、毕卡索、波洛克、米罗,由于抓住了自己的生命的本质,而使自己的艺术成为不灭的东西了。 在我看来,魏立刚的书法艺术,是中国古代道家自由精神、释家的空灵意识与西方艺术中的酒神精神融会贯通的产物。所以可以说他的艺术是跨文化交流场景中的建构。重要的是,这种跨文化交流场景的建构,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学转向意义上的崭新阐释。
                   2000年8月
                 于北京东华门会元堂


作者: 侃爷    时间: 2004-12-15 12:33
标题: 【魏氏评论】
魏氏人格的独立有助于其艺术的完全成熟,因为寄生状态不培养大师/
作者: szlizx    时间: 2008-6-25 22:06
....顺着圣灵的指引,还是顺着肉体的感觉呢?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