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6-4 09:10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北京平谷县人。一九九七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本科,现为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评审
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入选“98法国巴黎中国艺术
大展”、全国第四、五、七届书展及第四届中青展获奖;第六届全国书展及第三、六届
中青展入选,第五、七、八届中青展被聘为评委。《中国书法》、《书法》、《美术研
究》、《书法之友》、《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刊作专题介绍。
出版有《篆书浅鉴·甲骨文部分》、《大篆基础入门》、《联语书法·篆书卷》、《篆
书基础教程》、《篆书实用章法》等。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7-25 21:28
标题: [王友谊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闻正在 2003/03/08 10:41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8-30 09:5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闻正在 2003/03/08 10:41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8-30 09:5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闻正在 2003/03/08 10:42pm 第 1 次编辑]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2-8-30 09:5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作品预留区  
作者: lyf20194    时间: 2002-9-13 20:1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你能多写几副不同的字体发表在此吗?我是个书法爱好者,所以很想见识一下
您的作品,
作者: 玄鹤生    时间: 2002-9-29 21:55
标题: [王友谊专题]
篆书创作的法度应该建立于严谨的治学态度上,王先生的经验很丰富的,能信手拈来,错!有失大家风范。

作者: 白狐狸    时间: 2002-11-10 15:12
标题: [王友谊专题]
篆字如何欣赏
作者: 老鉴    时间: 2002-12-9 12:48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其实王老师一直是我篆书学习的榜样,一度想拜其为师,苦于没机会。现在虽稍有陌生,但如王老师能收我!!!!!!!!!!!!!
作者: 田田园    时间: 2002-12-12 13:33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下面引用由lyf201942002/09/13 08:16pm 发表的内容:
你能多写几副不同的字体发表在此吗?我是个书法爱好者,所以很想见识一下
您的作品,
王先生专写篆书,况且一个人能专精一个书体就相当不错了,历史上的大家无不如是。精擅四体,都是骗人的。

作者: 中国书法史    时间: 2002-12-19 11:33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我还是喜欢王先生比较靠《散氏盘》的作品。
作者: 半墨    时间: 2003-6-3 21:49
标题: [王友谊专题]
  王先生是当今篆书领域,研究体系最完善,学术触及最全面,篆隶行草兼善的大家。我非常仰慕您。大庆    李凤林
作者: 半墨    时间: 2003-7-25 12:58
标题: [王友谊专题]
越来越多的感觉到王先生的书法是对人生的讴歌,是对古法的有效继承,贯穿始终的情感,令观众激动不已。
作者: 大高    时间: 2003-12-3 17:31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此君是我的偶像
作者: 芦庐先生    时间: 2003-12-19 21:33
标题: [王友谊专题]
篆书无古气,庸才也!
作者: 游于斯    时间: 2004-2-23 13:20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是不是真的王先生写的
作者: 游于斯    时间: 2004-2-23 13:22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像不像
作者: 抱璞生    时间: 2004-2-24 10:53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以上两件均为王作。
作者: 京东看客    时间: 2004-3-27 21:52
标题: [王友谊专题]
面对同好们对先生作品的批评,我只发一句:有眼到手不到的,没有手到眼不到的!!!~~

作者: songjiujun    时间: 2004-3-30 19:2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写意篆书之高手也
作者: 郭燕平    时间: 2004-7-2 03:15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友谊,你好!
多年不见,不知身体是否已经康复?上次与唐晓刚谈起你时,唐说唐是你的同乡,有事的时候,如果唐可以帮忙,你应该去找他!身体第一,请多保重!
友 郭燕平 谨上

欢迎王友谊来“现代艺术部落”之“现代艺术同盟”之“艺术科学”郭燕平论坛奋力批判批判再批判郭燕平的所谓理论与实践!谢谢!!
希望成为你的朋友和批判对象的 郭燕平 顿首
作者: 井底之蛙    时间: 2004-7-11 21:44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不知道这是书法还是集字/。
作者: 郭燕平    时间: 2004-7-25 18:55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功力无双。
作者: 网络看客    时间: 2004-8-6 17:1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读王友谊书作
刘正成

    古人论书,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不过,宋元以来,所谓“师法古”一般只在晋唐之间。真正的“法古”或者说大规模“法古”,还在有清乾嘉之后。由文字学、考据学兴起,真正的古文字——商周金文开始普及书法领域,并造就了邓石如、杨沂孙、吴大澂、赵之谦之样的篆书大家。因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将“法古”的眼界上限又大大扩展了。我曾经说过,本世纪书法作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阶段,那么它的特色不是别的,即在甲骨文和秦汉简牍对书法创作的影响。王友谊,作为一个本世纪书法艺术大潮中的追求者,其历史的定位即在于此,尽管他也临苏东城的《新岁展庆》、《致坐久主上人》等贴,而近于逼肖。
    当然,友谊书法的取材,还是多在于金文大篆文字。但是,他并不象清儒那样拘泥于文字的来源,象吴昌硕那样,写《石鼓》便以《石鼓》为终始。友谊是以秦系文字为主体,包括象秦《诏版》这样的体式,也兼取六国文字,如中山的瘦长体,如楚晚期的潇洒的扁体草篆。正因为此,友谊写金文是与清代诸家不一样的,是当代人主体意识扩张的结果,颇有些“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这也当然就与清人划了一道很深的界限。如果说清代篆书是开拓者,带着必然的古朴意态,那么,如王友谊这样继任者,则具有了浪漫的现代创作气息。从“法”而来的“无法”必然极大地凸现了书家本身的创造个性。如果站在古文字学,或“六书”原则去作鉴别,会认为驳不纯,但须知,创造、变化本身才是一种各种积极的继承。不久前,我们到法国巴黎举办现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展,法国人就出高价买他那一件巨大的篆书立轴。王友谊的书名大约也是第一次进入法国,便得此“知遇”,这除了象形字的民族特色外,其表现的数神内涵,亦应是共鸣的支点之一。
    回过头来,看看“人品高”,亦是友谊的魅力所以。他生于京郊,颇有燕赵间人的稚朴豪放、轻财重义的古风。这样古风,在今天的商品社会里,尤其显得“亮色”。他尊师重道,谦以待人,不贬时人,总有一种学习的欲望,所以在京城人缘好,这也是一种爱人及书的道理。虽大家同在京城,见面的时候不多,但友谊总爱问一问我对他的书法的看法,我是能感觉到他对艺术的虔诚,而决不是虚夸。因此,我想说,你既然如此“好古”就自然应“古”到骨子里去,把书法作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视觉去培养自己的艺术品味,我想,友谊必更有大成也。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4-8-14 16:0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姆书法,可惜作品发得太少.
作者: 曾经沧海    时间: 2004-8-14 16:08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打字工夫很臭,将"好"打成"姆",更正于此,请谅解.
作者: 京东看客    时间: 2004-9-11 22:21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有客评说,便是幸事呀。
作者: 石门下一人    时间: 2004-9-17 08:22
标题: [王友谊专题]
点窜尧典舜典字,濡染大笔何淋漓。
篆书写到这种境界,不容易!
作者: 石浪    时间: 2005-1-10 08:5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我很喜欢王先生的作品,也很爱读介绍他的文章!!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3-9 13:01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作者: 天边一朵运    时间: 2005-7-1 15:47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刘正成先生点评:“起缶翁于地下,亦自叹弗如”
作者: 泾行士    时间: 2005-8-9 00:56
标题: [王友谊专题]
当今无人能比啊~~
作者: 水生    时间: 2005-8-13 17:20
标题: [王友谊专题]
更加喜欢他的行书。
作者: xiaotang    时间: 2005-10-29 17:53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不是很有名,但还是写得相当不错的哟!
作者: 伯阳1970    时间: 2005-10-30 13:04
标题: [王友谊专题]
下面引用由田田园2002/12/12 01:33pm 发表的内容:
王先生专写篆书,况且一个人能专精一个书体就相当不错了,历史上的大家无不如是。精擅四体,都是骗人的。
我支持此观点,知一而能通这即是大家,不要使每个人都非常完美,都非常理想,只要在一个方向有成果,就可以认同,历史上的事离我们不远,但古人我们没有见着,所以要珍惜眼前的,这些艺术家只要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就可以了。不要管出不出名,或出多大的名,那些都不重要!!!!!!
作者: jianghong75    时间: 2005-12-8 09:05
标题: [王友谊专题]
王先生的篆书在当代是无人可比。我见过王先生做篆,真是所有三代各种篆体记于胸用于心,我们戏称王先生的大脑就是活字典,真的是佩服啊。。。。。。
作者: 十一少    时间: 2007-8-4 14:04
當傳統撞上現代!!!!還是錙銖必較???????
作者: JGL005    时间: 2008-9-18 00:46
篆书的发挥余地很有限。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