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白 砥专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2
标题: [白 砥专题]

白砥,1966年生,山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生,
作品多次在国内大展中参展、获奖,出版有《白砥书法艺术》等。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2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2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3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3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3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4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4-1-6 18:04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黑客    时间: 2004-1-6 18:08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为第一代书法博士,白砥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对书法的热爱和勤奋。1987年,白砥被浙江美术学院录取,成为沙孟海等导师的硕士研究生。此后,他又成为章祖安先生的博士生。白砥对书法的理解,并不停留在“把字写好看”这点上。白砥认为,书法并不是仅此而已,它承载的是中国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体悟和理解,是一门载“道”的艺术。白砥对书法和现代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古人和今人都言书法创新,但书法的本质不会变。书法的“传统”和“现代”,决不是矛盾对立的。她是同条河流,或平缓、或汹涌。只有源头充足,河道通畅,才不至于使她走向干涸、走向死亡。
    白砥作为新时期在创作领域最引入瞩目的书法家之一,自1996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反以往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与探索。其先后著述有:《书法空间论》、《历代书法大师风格批评》、《王羲之作品解析》、《中国书法艺术图典》等;在创作上继《白砥书法艺术》之后,又出版有《白砥小楷集》及《白砥行草书二种》,可谓成果喜人。正是这种踏实的作风及义无反顾的探索精神,使白砥作品在林立的字画藏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懂行的收藏家们宝爱的对象。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4-2-10 22:09
标题: [白 砥专题]
这种老辣是学识堆积而成,不是年龄的原因~~~
欢迎参观:
—————————————————————
http://www.zgsfj.com/cgi-bin/forums.cgi?forum=14
http://www.zgshj.com/vip/zjz/list.asp?boardid=7

作者: 老秃驴    时间: 2004-2-11 21:21
标题: [白 砥专题]
顿挫爽朗
作者: 石门下一人    时间: 2004-9-24 12:56
标题: [白 砥专题]
            白砥
久慕西施访苎萝,越王台上听笙歌。
他年共买剡溪棹,携手山阴细论鹅。
作者: 沐喜堂    时间: 2004-10-23 13:49
标题: [白 砥专题]
好像江浙一带不缺大米。
作者: 高伟6461    时间: 2004-12-7 15:23
标题: [白 砥专题]
这种老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故意做出来的,因此看起来总有点别扭。书法的好坏只能看作品本身,至于是否名家子弟、是否博士身份、是否有人高价宝藏,这些都是俗人的陋见。 高伟
作者: 高伟6461    时间: 2004-12-7 16:29
标题: [白 砥专题]
仿白砥诗,步其韵,反其意
久慕西施不访溪,萧山诸暨无笙歌。
如今难买剡溪棹,河山处处可论鹅。
                    高伟

作者: 访客    时间: 2005-3-9 14:08
标题: [白 砥专题]
    现在才写白砥,实在委屈白砥。我戏说,说不分先后,但没权阻止别人分先后。我真怕写不好他。写砸了他,人生还有“虾米”劲头!“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嘿嘿,讲得轻易。好在白砥年轻,让他赤裸裸的凌驾于诸前辈之前,他也许会难为情吧。我也不喜欢上课坐前排的同学。
    现在青年书家中,除了张羽翔和邵岩,谁还象白砥一样有个性、有潜质呢?——大家问问自己吧,我是找不出了。 “才华横溢”者多如泥尘,不是恃才使气,一泻无余,就是横空怪野,“溢”出传统万里;或者逸笔草草,没有足够的技巧和根基支撑。将才气恰到好处的藏入字里,理性地表现感性、独立特行地处理点画结体、朴茂沉郁迭出轻灵和精致,白砥已悍然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才华横溢”。字要写得“才华横溢”,不难,你有那么一点才气,加快书写速度便可。速度越快,越易得意外之笔,而这“意外”“溢”出的便最见“才华”。可是,白砥的字,从来就是“慢悠悠”的样子,“意外”之笔却不少。一个寡言的人,常常能妙语连珠,你说奇不奇怪,佩不佩服。曹宝麟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说黄庭坚是“为求笔实意足不得不迟”,白砥莫能例外吧。厉害的是,他跟黄庭坚一样,让“意外”露出了“不意外”的痕迹,遮遮复掩掩,你惊叹这人工几乎战胜了天然!没有风,女人的头发拨撩飞飘,分明是“作”出来的,你却喜欢——你甚至巴不得她“作”多几遍。就这个样子。
   独立特行,这要单独说说的。近日看到王安忆的《自述》,她说自己的小说观,一二三四,居然有两点: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我惊骇狂倒!她解释:“因为,独特性是极易被模仿被重复的,所以,也是极易被取消的。”云云。我正怀疑我要找副眼镜戴戴的——好在我笑的时候,牙没有掉下来,牙提醒我:您没老呢。是的,“独特”可以模仿,可是模仿和重复出来的,终归是模仿和重复,与独特何干?愈模仿,愈显出被模仿主体的独特!王羲之不独特?白蕉不独特!沙孟海不独特?卢乐群不独特!白砥不独特?李晓军不独特!王镛不独特?徐海不独特!刘正成不独特?甲乙丙不独特!沃兴华不独特?某某某不独特!。。。。。。呵呵,自己无力独特,便排除独特,学不了李嘉诚,便说李嘉诚钱太多,钱太多呢,人家也学你一样赚钱,你李嘉诚就“极易被取消的”。一切的歪理都被自卑孕育着。“觉有一种光气,常动荡于字里行间,不可捉摸,不可遏抑,不袭古人声音笑貌,而自有声音笑貌。” 我信王蘧常先生这话。因为我读懂王蘧常先生正是在强调“独特性”。任何人,从事任何一门艺术,不想欺世盗名,就必先将每个艺术元素打磨、消化,烙上自家的手印,举起个性鲜明的旗帜。
   怪癖、朴茂;慢,而伉爽有奇气。这是白砥的独特。
   很多人将白砥和沃兴华相提并论了。事实上,不客气地说,沃兴华书法的素质,白砥完全具备;而白砥的细节,沃兴华多有不及。我不能形容那种精妙、甚至绝纶的状况。我只能想象,脑子里不停回放那朴茂缤纷的形象,那亦技亦道的结字和点画,一会儿静穆如水,一会儿剑影刀光——刀光灿烂,剑气如虹,很快能化成更好看的、不息的焰火。[野狐禅 ]
作者: 丁捍东    时间: 2005-3-16 06:28
标题: [白 砥专题]
下面引用由沐喜堂2004/10/23 01:49pm 发表的内容:
好像江浙一带不缺大米。
什么意思????????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05-6-27 11:32
标题: [白 砥专题]

作者: 天边一朵运    时间: 2005-7-1 16:20
标题: [白 砥专题]
伉爽有奇气!
作者: 蔡维caiwei    时间: 2005-7-3 11:01
标题: [白 砥专题]
每每看到白老师的书法总有一丝感慨,也更坚定了我对书法的追求与热爱
作者: 纪伟    时间: 2005-9-25 17:28
标题: [白 砥专题]
厚重稚拙
作者: 十一少    时间: 2007-8-4 16:21
辛苦之法::::::::::法法法
作者: 喻风    时间: 2008-4-20 20:11
不懂!做作!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