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突围】宁波当代艺术三十年暨宁波第一届当代艺术展 [打印本页]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5 15:06
标题: 【突围】宁波当代艺术三十年暨宁波第一届当代艺术展


序 言
韩利诚/文
按西方的艺术史发展逻辑来看,“当代艺术”不是一个编年史概念,它主要是指新的、批判的和激进的艺术形式,强调艺术的观念性,艺术的反传统性,这种反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对艺术本身的反叛和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反叛。然当我们论及中国当代艺术时,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高名潞先生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及当代性总结道:“当代艺术的‘当代’是过去二十年新艺术现象的总称,而当我们说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时,它指的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符合时代发展进程的那些特性,也就是时代性。中国本土语境中,我们时常又称这种时代性为‘现代性’……也就是,中国的‘现代性’更多的是指时代精神,而不是具体的时期概念。所以无视欧美时代的时间逻辑,注重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以及当下社会价值的选择,这些都是中国‘现代性’的特点,……当然,这些都是意指现时代的和当代的,而非现代主义的或欧美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时期。”我们在叙述宁波的当代艺术三十年发展轨迹时,采纳了高名潞先生的观点,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直到今天,发生在宁波这个特定区域空间里,与传统艺术样式很大差异,并表现出反传统性的艺术样式都纳入到我们的叙事视野。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革”已经结束了五六年,美协主办的艺术展览依然充斥着文革时期“红光亮”、“高大全”的形象,可是大环境在发生悄悄然地变化。1979年,“星星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东边的花园里开幕,第二天由于相关部门的干涉被撤掉,但是这给很多参观者带来很强的视觉刺激。对时局敏锐的艺术家开始放下包袱,摸索着试图用艺术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宁波地区来看,上海戏剧学院的师生写生展在宁波展览馆开幕,这个展览刺激了一大批宁波想突破却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艺术家,他们萌动着如何去创作新的艺术样式。在社会环境趋于舒缓的大背景下,以陈峰、门简成、胡谨卫为代表的青年艺术家在宁波开始了他们的当代艺术的冒险之旅。这一批艺术家大都是“85新潮”的弄潮儿,曾经如饥似渴的吮吸着这些西方知识的营养,这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在艺术上,这批艺术家以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艺术手法对传统的、革命写实主义艺术进行反叛,他们在作品中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对抗没有私人情感的“红光亮”、“高大全”的艺术形象,他们也用艺术来表达重获人性的快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峰,他以抽象艺术的形式进行反叛,因为抽象艺术让陈峰摆脱了现实的包袱,可以自由的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在文革时期绝对不可能的。
九十年代初期,来国强、梅法钗、林海勇和张剑等青年学子纷纷从专业的艺术院校毕业回到宁波,他们为宁波的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代艺术家与上一代相比,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他们的艺术观念更前卫,对何谓当代艺术理解的更深刻,作品更具“当代性”。像来国强在上个世纪末期,曾去中央美院油画系当代艺术研修班学习,这段学习经历打开了来国强的当代艺术视野。在京期间,他除了刻苦的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广泛的接触北京文化界的各种人物,学习各种前卫的艺术方式。短短两年时间,来国强先后参加过七次展览,作品涉及行为、架上绘画和装置等艺术样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零五年以后,八零后青年学子纷纷从高校毕业回到宁波。这给宁波的当代输入了一股新鲜血液。陈超、孙周和魏惠东等人以各自的艺术样式对当代艺术进行探索,尽管他们的艺术语言还处在探索期,也没形成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但是他们已经在宁波的艺术界里展露了他们的青春与活力,作品并逐渐得到圈内和城市新贵的认可,或许他们会把宁波的当代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此外,2005年宁波美术馆开馆了,这对于宁波的当代艺术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宁波当代艺术的发展,培养宁波的当代艺术氛围,提高宁波民众的当代文化审美意识,宁波美术馆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当代艺术展。宁波美术馆还面向全球推出了艺术家入驻活动,每年来自海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分批次的入驻宁波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他们为宁波带来了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方式,这都影响着宁波当代艺术的发展。
著名艺术史专家吕澎说:“历史是有问题的烟云,艺术史也不例外。”当我们审视并回望宁波当代艺术发展的三十年之行迹后,也发现了 “问题的烟云”,即宁波的当代艺术的形式相对单调,发展相对滞后,它在这座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古城里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鉴于此,宁波的当代艺术要突围,但是“突围”不是与历史形成断裂,而是在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突围:宁波当代艺术三十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的作品遴选原则是以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逻辑,并结合宁波当代艺术三十年发展具体现状为参考标准。
从入围作品来看,艺术样式尽管架上绘画仍占主流,但明显成多样化发展趋势。综合媒体艺术、大型装置艺术、文字符号影像和实验水墨、现代雕塑、当代版画以及陶艺等等,这些艺术样式在本次展览中占有重要位置;作品质量和当代性诉求方面,同样具有突破性,陈峰的抽象绘画突破了西方抽象艺术,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图式融入作品之中。陈丹阳的抽象艺术作品《巴赫平均律》系列以视觉的形式阐释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来国强的综合艺术《风生水起》以反讽的形式反思架上绘画艺术在今天遭遇的困境,这件作品无论之于当下文化范畴,还是中国当地艺术史范畴都是有意义的。王琛的装置作品以巨大的体量给观众造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陈超陶艺和梅法钗的雕塑则充满了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他们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也拓展了当代艺术的文化视野。
宁波需要当代艺术,因为当代艺术对于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满足都市人的多元化的审美诉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艺术本身还以“鲶鱼效应”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刺激着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宁波的当代艺术正在突围,不同种类的当代艺术形式将在宁波纷纷登场,宁波籍当代艺术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愿宁波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宁波的当代艺术更快更好的发展!
(韩利诚系“突围:宁波当代艺术三十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的总策展人)














   a a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5 15:08















  ㄨ ㄨ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5 15:09
“突围”之后,宁波还需要当代艺术
宋文翔/文
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的策展主题是策展人韩利诚先生提出的“突围”,其意就是要突破传统书画艺术占据主导的局面、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艺术的习惯和定式,突破泾渭分明的传统架上绘画和当代艺术的藩篱,使当代艺术成为一种活力,引领浙东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与港口、商贸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匹配,形成符合宁波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
本次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历经一年的筹备,在众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及对当代艺术感兴趣的目光中,宁波的艺术家和在外地的宁波籍艺术家走到了一起,创作了一批对当代艺术思考、探索且带有个人艺术语言追求的作品,形成此次宁波当代艺术展览。
为了使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具有广泛性和学术针对性,我们召开了重点候选作者作品征集动员大会,同时在宁波美术馆网站和宁波美术馆馆报发布启事,广泛征集作品,并对候选作品进行了学术要求:
●作品要有拓展形式、媒材的当代意识。突出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在艺术界限日益模糊化的今天,当代艺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架上绘画,鼓励艺术家大胆尝试利用新的媒介和艺术语言进行艺术创作,不限定任何题材、艺术形式和艺术媒材。无论架上绘画还是装置、影像以及新媒体艺术,题材都不能有违反国家法律、背离社会道德规范的倾向,但表达的东西是切入文化现象、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的题材,同时要有针对性、指向性,即作品中的物象并不仅仅是表达物象本身,而是要有对象化的诉求和意愿表达。
●作品要有一定的观念意识。突出艺术作品对在公共领域展开对现实问题的观照和批判,尤其强调艺术家的知识分子功能和社会责任。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艺术家能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当下的社会思潮或出现的社会问题。不过,当代艺术作品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其结果可以是不可预料的,观念不能设计,不能将观念作为结果来设计作品。有时作品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内容可解读,但它却可以是一个引起观者思考的媒介,而不是结果本身。
●作品要有一定的思想意识。艺术家通过作品要表现出一定思想高度、精神追求和价值关怀等形而上的高度。当然,当代艺术的创作跟艺术表现技巧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它要求创作者要有智慧,当然不仅仅是搬用一些文化符号的简单思维形式,它取决于作品成型之后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在它的文化语境中对已有价值观所进行的深度思考,即要有文化的针对性、社会生活的指向性。
●作品要有较强的艺术性。当代艺术作品在注重精神创造的同时,更是关注语言本体的,尤其是个人艺术语言的自我化与独创性。艺术家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个人感受。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两个方面都要能表现出艺术家的真实的个人感受,这种感受不单是艺术上的真实的情感感受,还包括艺术家对社会的一种感受和理解。
●艺术作品的地域性特征。参展作品最好能反映出宁波地区的文化和社会思潮特色,最前卫的艺术作品并非与传统绝缘、与地域文化特色绝缘,而是能从传统出发,突破传统并把传统推向另一个新高度。
简言之,作品要具有前卫性,无论是艺术语言还是内容都具有前卫性,并且作品在艺术史的视野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不过,征集启事及动员大会之后,虽然不断有电话来询问,并发来以往创作作品的图片,这些作品的效果显然和我们的征稿要求存在极大的差距。笔者掩卷而思,宁波之所以与其它城市相比,当代艺术在创作氛围上不够活跃是由于地域的社会习惯、历史文化等原因造成的:
●港口、商贸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宁波地域经济迅猛发展,但也养成了重商轻文的趋利性。什么都以利益来衡量,艺术作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口味,决定了成功的画家都是受市场或市民欢迎的,不成功的画家不再进行艺术探索而改行去办企业工厂或经商活动去了。
●深厚的书画传统积淀了笔墨至上的文化技术性,画家们重视和迷恋绘画技巧的程度甚于文化精神的内涵。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满足于技巧的唯美效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当然就没有先锋艺术家。
●习惯于内心琢磨、考量的思维方式让人少了激情的感性冲动,理性看待事物无法造就叛逆思想与性格,这种温和、和谐的社会和生活环境是不可能产生与常规事物对立的前卫艺术家。
●丰衣足食、安逸的生活,和谐、内秀的人格特征难于产生激愤的艺术先锋创造力。由于日子过得温润,不需要为生活发愁,没有为理想奋斗的目标,部分玩艺术的人在作品中只是表达莺歌燕舞的“新文人”情趣,至此哪会产生什么悲愤的先锋意识和思想呢!
通过进一步考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实际情况虽然不那么乐观,但也不是当代艺术的飞地。其实,除了笔者熟悉的几人之外,宁波还是有一拨从事当代艺术探索与研究的艺术家的,只不过,他们从不显山露水,由于习惯性地处于主流艺术圈之外的边缘状态,他们的创作在社会公众面前不太为人所知晓。他们中的佼佼者甚至多次参加北京、上海乃至海外的一些艺术活动,而且还有人把自己的工作室迁往了北京、深圳、上海和杭州等地。由于缺乏艺术创作的氛围,当代艺术在宁波只是一种极小众的艺术形式。
当然,在宁波的艺术圈,何为当代艺术还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他们认为,只要活在当代,那么创作的作品按照道理来说都应该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这种认识也普遍存在于在当下的艺术界,因为“当代艺术”是个时髦的词。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批评家,只要一谈到相关“艺术”的话题,都会往“当代艺术”方面靠,感觉好像什么都可以成为当代艺术。如果不提当代艺术的话,就感觉自己好像是落后的代名词一样。在笔者看来,当代艺术和传统绘画艺术之间在思维和意识上存在本质的区别。这需要当代艺术家、批评家和观众对“当代艺术”概念本身进行梳理,以厘清人们对当代艺术认识的一些错误,让被遮蔽的、被误读的“当代艺术”回归当代艺术。
传统形态的绘画艺术是一种视觉形态的艺术,追求的是眼睛看到的视觉美感。绘画创作的目的是艺术视觉本身,绘画内容和形式在作品中的关系处理如何、技术技巧的高低成为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所有的绘画语言要素诸如构图、色彩、线条、笔触等等无不成为体现“绘画性”优劣的指标,其目的就是追求可视性效果。尽管当代艺术并不排斥可视性,但可视性并不是当代艺术创作中主要追求目标。当代艺术要凸现的是作品之外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可视性存在于是否能引起观众对隐藏在作品后面的意义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代性不在于视觉上的愉悦性,而在于思想性和观念性,在于其本身的批判性,这才是成其为当代艺术的必要条件。
当代艺术也是观念艺术。也就是说,当代艺术只有艺术,没有艺术品。传统艺术是需要一个“物”来依托艺术的表达,但当代艺术的艺术也许存在于展示物之中,也许更存在于展示的过程之中,它无法把指向目标落脚到一件具体的“物”上。当杜尚的现成物——小便器成为艺术作品《泉》时,这颠覆了传统对艺术的定义方式,衡量一件物品是否是艺术不是来自其本身,而是依赖于其所展示的环境。当代艺术在形态上应该有对新材料、媒介的探索,对空间的拓展、对想象力的挖掘和启发。好的当代艺术作品,应该是具有明确的文化针对性,或者对某些当代的艺术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同时在介入方式(或者是形态方式)上具有开拓性和明显的智慧因素。
在笔者看来,有没有前卫的意识和自我的创作思想,是决定该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属于当代艺术的关键。就宁波当前的当代艺术来看,存在着这么几种类型:
●强化意象符号、挪用传统绘画图式的当代艺术
●社会生活自娱化的当代艺术
●传统文化精神碎片化的当代艺术
●打着当代艺术旗号实为现代艺术的“当代艺术”,参展的某些作品无论在精神气质上还是语言方式上,其实仍停留在现代艺术阶段。
当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举办成功之时,我们更应该积极思考宁波当代艺术的未来,笔者认为,形式上的“突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宁波的当代艺术蓬勃发展,通过宁波美术馆在策展思想和意识上的引领,成立宁波当代艺术学会,当代艺术家群体的培育和形成,使宁波当代艺术逐渐成为华东最有活力的地域。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以展览促创作,以创作氛围促当代艺术群体的产生。当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只是一个开始,宁波的当代艺术还需要和其它地域形成互动,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通过扩大宁波当代艺术展的作者选拔范围及规模,把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昆明、武汉等地的优秀当代艺术家吸引过来参加宁波的当代艺术展览,提升宁波当代艺术展的影响力,使宁波真正成为一个通过展览来培育当代艺术群体的一个重镇。
●以理论思考、讨论和研究,艺术创作的实践与探索,形成当代艺术创作的良好土壤环境。没有学术理论的支撑、观念和思想的碰撞与争鸣,任何创作活动都不可能真正形成活力。因此,在宁波能否形成一种关于当代艺术创作的思想与观念讨论并进行有效的创作实验和探索极为关键,这其中,形成学理性强的创作氛围是前提。
假以时日,宁波当代艺术定会蓬勃发展。
作者系宁波美术馆学术典藏部主任,担任“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艺术监督





















   囚 囚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5 15:09
前卫宁波的意义
——关于“突围: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
鲁虹
宁波美术馆的宋文翔先生日前打来电话,一方面简略地介绍了 “突围: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的筹办情况,另一方面嘱我为展览写一篇文章。
从宋文翔先生的介绍与相关材料中我得知,2011年9月29日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这一展览将会隆重推出18位宁波年青艺术家的76件新作,从而为宁波新生的艺术力量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研究的学术平台。此外,展览的举办方还特别注重前卫性、观念性、艺术性、地域性、原创性的原则,以把这个展览办成优质的文化品牌。
我们知道,宁波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城市,虽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也曾陆续举办过若干个推介本地前卫艺术家的展览,但从来没有策划过如此大规模推介本地前卫艺术家的展览。这足以表明:随着宁波科技与经济不断前进的步伐,一种与之相匹配的当代文化正在崛起。其不仅会使宁波的整体文化更趋多元、更有活力,也会使宁波整体文化的发展更加建康。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文化的长远发展应该有两极:一极是强调对传统的继承;另一极是强调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也只有形成这样特定的张力关系,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才能平衡发展。否则的话,就会因过于守旧或过于激进而出大的问题。恕我直言,宁波现有的文化,实际上还没有完全与这个城市的科技与经济处在同一层面上,其强调传承似乎要多于创造,但这很可能影响宁波的长远发展和对外形象。因为,一个具有新文化特点的宁波不可能靠单纯学习传统出现,而必须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理由,我特别为宁波美术馆能够举办本次展览感到高兴,同时对策展人深谋远虑的眼光表示佩服!我甚至猜想,策展人将展览定名为“突围”大约是希望新一代艺术家冲破旧框框的刺缚,探索出一条新的艺术之路来。看来,展览很好地达到了这一目标,相信其不仅对打造前卫宁波的新形象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还会与传统宁波的形象相辅相成,各放异彩!
我注意到,尽管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全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可在艺术创作上,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他们不仅分别致力于实验水墨、当代版画、当代雕塑或装置、影像的创作,而且在艺术的风格上也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套路,这是十分难得的!其中有人用抽象的风格创作,如柴小华等人的实验水墨探索就属此类;有人用超现实的风格创作,如梅法钗让作品中的人处在蘑菇云之上的处理都属此类;有人强调对地域文化的借鉴,如陈超的装置作品就很好地借用了河姆渡文化的元素,而王琛装置作品对锚的运用也与宁波的港口文化有关;有人则强调对商业文化的借鉴,如蒋华的灯管装置就以日常用语巧妙涉及了当下青年人的生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他们的创作生动有力地说明了宁波青年艺术家对于多元化价值观的认可,而这显然会给宁波的艺术界带来无比新鲜的气息。
如果我们结合参展艺术家的出生背景来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并不难发现:不管是参展的60后,70后,还是80后艺术家,其世界观与艺术观,基本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大背景中形成的。相比上一辈人,他们生长在风平浪静、经济迅速增长的时代,既没有接受“文化大革命”暴风骤雨式的洗礼,也没有遭受“上山下乡”的磨难,更没有追求假大空理想的经历,有的只是对当代都市消费文化、电子网络文化、现代传媒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深切感受。所以,他们不仅拥有完全不同于上一辈艺术家的价值观与视觉经验,而且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其关注点与表达方式也明显不一样。具体说来,在题材的处理上,他们更多是从个人生存体验与审美标准去表达他们的价值理想、精神追求与人文关怀。至于在艺术的表现上,我觉得宁波青年艺术家无论是采用全新的艺术媒介,还是使用传统艺术媒介,明显更强调从当下的新视觉文化中寻求资源。退一步看,即使运用了传统资源,也赋入了全新的理解。这也使他们创造出了充满新意和刺激感的表征符号与形式系统。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远比上一辈人轻松和自信。而这种所谓轻松和自信决不仅仅是暗含在年轻艺术家作品中的一种精神特质,也是当今年轻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游弋态度。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以新方式为新时代的宁波写下了恰如其分的艺术注解。
人类艺术史反复说明了一个道理:新艺术的出现总意味着世界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面对这一冲击性很强的展览,我们应该从新的文化背景出发去考量它、理解它,而不应简单地以传统的艺术与人文标准去苛求它!当然,宁波的新兴艺术尚处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消化,去研究。过早地做出结论肯定是不明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展览所出版的画册,将必然是许多人长期研究的重要文本。
青年代表着未来,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宁波美术馆这次所做的工作,实际上为宁波年青的艺术家打造了一座通向未来的桥梁。毫无疑问,这既会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从此登上宁波当代艺术的大舞台,也会揭开宁波当代艺术史崭新的一页。我想,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宁波人民乐于看到的事情。
谨祝“突围:宁波当代艺术30年暨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成功举办,并越办越好!
                       
2011年8月22日于深圳美术馆














  え え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5 15:10
当代艺术在宁波
宁波当代艺术展赞
彭 德
当代艺术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宁波是现代化城市,理应展示与其般配的艺术形态。当代艺术追求普世认同的品质,如同海水一样能够融入全球任何海域;宁波作为滨海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港,理应有面向世界的艺术形态。当代艺术通常会本能地或刻意地挂靠本土文脉,宁波的文脉在历史上曾留下过辉煌的遗迹;宁波天一阁藏书楼,自古是中外文人心目中的圣地,两者理应产生呼应。
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了三十年以欧美为参照的历程,而今正在进入自立门户的时期。自立门户的线索,要么是别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新路;要么是将现实同历史连接,让中国文脉作为当代艺术的外表或内质,获得本土观众的认同。宁波艺术家的近期创作,属于后者。三十年来中国文脉的体现,起初是采用国画的技法和写意留白的作风,然后是起用各类带有象征和寓意的符号,包括彩陶形制、青铜纹饰、榫卯结构、汉字书体、吉祥图案、脸谱手相、假山石、太极图、堪舆地图等。不过当代艺术在照顾本土文脉的同时,必须具备直观的品质,否则很难产生跨越本土的辐射力。简明地说,从本土出发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依赖说明词和翻译,就能让今天的读者,无论是未曾研究传统的年轻人还是不大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都能一目了然,才具有实际意义。比如方术成份浓厚的古代历史地图,宁波位于巽位,象征的是风,寓意是生长,含有风生水起之象;这类寓意就过于曲折,可以言说而难以入画。
在今天,当代艺术的意义除了拓展人类的感觉,还要强调同现实的结合,否则它容易降格为孤芳自赏的游戏。当代艺术针对现实问题时,寻求吹刀断发、削铁如泥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它的批判锋芒,来自于深邃的洞察力。在欧美文化模式导致大面积经济危机的今天,在中国世态、心态和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当代艺术如果想有所作为,中国哲人修养自我和善待世界的某些理念,仍然不乏启迪作用。天一阁八万卷善本书,埋伏着值得今人咀嚼的思想。宁波的经济走在中国的前列,宁波的当代艺术能走在中国的前列吗?

   b b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5 15:10
创造历史
——宁波第一届当代艺术展的启示

殷双喜

1989年2月5日上午,中国现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美术馆大门外的台阶上,我向高名潞辞行回家,他十分不解地问我,为了筹备展览,忙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不留下来参加研讨会,我对他说:“我们是创造历史的,至于历史的评价,那就让别人却说好了。”

在我看来,艺术史有好多种,有做出来的艺术史,有写出来的艺术史,也有从书上读来的艺术史,它们分别对应艺术家、艺术史家和艺术史学习者。但是这三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那些动手创造艺术史的人,未必能够直接感受到他们的创造活动的意义,而后来的艺术史家,其实是改造历史的人,他们挑选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人和事,加以组织编撰,留下了具有浓重个人意味的艺术史书写。对于那些有幸能够参与和欣赏正在发生中的艺术现象的人来说,他有机会从视觉的角度,观察并记忆艺术家的鲜活创造,从而在未来的岁月里,不受书本上的艺术史的误导,获得属于自己的坚实的艺术史认识。应该说,这是艺术创造者和欣赏者独有的幸运。

在我看来,宁波美术馆即将举办的“第一届宁波当代艺术展”就具有这样的性质。那些曾经参与宁波当代艺术的创造者和这个展览的组织者,其实已经在书写着一本尚未出版的当代艺术史。苏东坡有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历史之中,我们未必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但是这正可以激起我们的好奇,正如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所说:“历史不会变得像是由其自身而绝对清楚的一种简单性质,相反,却像是我们产生疑问与惊奇的场所。”[1]英国科学史家汤因比也指出,历史学需要对人类事务进行全面研究,这种研究的动机之一就是好奇,“正是好奇促使我们注意全面观察问题,以便获得真实的认识。”[2]

宁波美术馆举办的“第一届当代艺术展”,反映了这个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实力,只有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会产生对于当代艺术的需求和创造当代艺术图景的能力,而大中型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是衡量一个城市当代文化实力的具体指标,例如国内已有的北京国际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深圳香港建筑双年展等。从宁波当代艺术展主办者的策划来看,这个展览不仅是宁波当代艺术的现状呈现,也是对宁波当代艺术30年的一个梳理与回顾,这就使得这个展览具有在回顾中反思,在创造中拓展的双重性质。同时,也将有关当代艺术的认识,向前回溯到有关现代艺术与城市现代性的研究。对宁波当代艺术的回顾研究与现状展现,会使我们获得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在地方二、三线城市真实状态的认识,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奇的观察视角。

有关现代城市与现代艺术及其形式的文化研究,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有过清晰的描述。他看到了19世纪中叶开始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相应产生的新美学,乡村的封闭让位于旅游、让位于新式交通工具(汽车与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刺激(比较一下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高速铁路在世界的排位,看一下中国的私人汽车近10年来的激增),让位于城市广场、海滨的快乐。我们在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马戏、赛马、酒吧、郊游等中产阶级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海滨浴场、大剧院、美术馆、体育馆等有别于传统乡村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这种城市生活的突出特征是强调其视觉性,这是因为“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到)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质,它包括渴望行动(与观照相反)、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份的了。”[3]

城市不仅是一个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劳动中心、政治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它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主要属性为多样化和兴奋的独特生活方式的象征。建筑、桥梁、街道、高速公路,这些钢筋混凝土的物质结构,启示了现代人的空间意识和理解,以空间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结构主义和立体主义,成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基本形式流派。“现代主义是对于19世纪两种社会变化的反应:感觉层次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变化。在日常的感官印象世界里,由于通讯革命和运输革命带来了运动、速度、光和声音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又导致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4]随着城市数目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了。正是这种对于运动、空间和变化的反应,促成了艺术的新结构和传统形式的错位。纵观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诸多的艺术流派都与城市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印象主义的色彩、立体主义的结构、未来主义的运动与速度、表现主义的激情与反理性、极少主义的物质与触觉、波普主义的商业性与复制性等,城市所给予现代艺术的不仅是结构和形式,更是新的空间观、价值观和未来观。如果说,封建社会中的古典文化与艺术是通过它的理性和意志追求道德伦理的和谐一体,从而在对自然的观照与个人内心的沉思反省中体现出一种个体与自然、社会的统一;那么,在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则反映了人类试图在瞬息多变的城市生活中力求捕捉万物变化之流和个体变幻迷离的感觉经验的努力。从观照沉思到行动参与,在这种从静到动的美学观的历史转型中,现代艺术形式获得了不断革命的动力和信心,艺术历史的连续性在20世纪为断裂性、阶段性的风格变化和范式转换所替代。

丹尼尔·贝尔发现今天的社会结构(技术-经济体系)同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断裂。前者受制于一种由效益、功能理性和生产组织(它强调秩序,把人当作物件)之类术语表达的经济原则。后者则趋于靡费和混杂,深受反理性和反智性情绪影响,这种主宰性情绪将自我视为文化评价的试金石,并把自我感受当作是衡量经验的美学尺度。正是这种强调自我感受与且将个人生活经验的表达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的思想,在过去的现实主义美术中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个人主义,受到美术界的既得利益团体的压制,由此,在任何地方,有关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都首先是青年艺术家的自我解放行为。

从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先生对宁波地区30年当代艺术的回顾来看,宁波的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整体一样,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混合着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持续实践,其中的“前卫性”和“当代性”,成为评价艺术的内在精神价值。澳大利亚的著名美术史家姜苦乐教授(Dr. John Clark)曾经对亚洲国家现代艺术的前卫性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在他看来,判断一个地区或一个时期的现代艺术的前卫性有这样一些特点:1、前卫性不仅是风格的变换,它体现了体制外的艺术家与既存的艺术体制的对抗关系;2、前卫性的艺术家为了获取必要的生存空间,必然要组织具有前卫性的艺术团体,通过团体的凝聚力来获艺术观念的交流和艺术信心的确立;3、前卫艺术对其认为已经陈腐的艺术语言的突破,往往从这一艺术的外部寻找新的风格、符号如民间艺术、抽象艺术等;4、就学院与前卫艺术的关系而言,接受过学院艺术教育的艺术家,会依靠自己的专门知识,作为自己的艺术权力,以自己的艺术技巧作为工具,展开对社会的批判。在这里,前卫性意味着抵抗生活意义的失去。从宁波当代艺术的30年发展来看,上述有关现代艺术的前卫性的分析与宁波当代艺术发展的路径是相当吻合的。

具体说来,宁波的当代艺术是指那种混合了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性质,目标指向当代生活的深入表达的综合性、创新性的艺术。有关“当代艺术”的概念,人们常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需要,给出不同的解释。当我们听到某人在使用“当代艺术”的概念时,需要判断他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当代艺术”。这里面包括:
1、“时间概念”——通常是近期发生的所有艺术。
2、“艺术史概念”——对艺术史家来说,这是指一种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在不同的艺术史家那里,因为对现代主义的上限与下限时间有不同看法,对当代艺术的起始也就不同。
3、“艺术批评的概念”——对艺术批评家来说,当代艺术是指具有“当代性”的艺术。这里的问题是什么是“当代性”?
4、“视觉文化理论概念”——作为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当代艺术包含了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这里的问题是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在视觉文化分析中的不同特点是什么?从广泛的文化角度看视觉艺术,它具有哪些特点?

艺术策展人吕澎认为,了解“现代性”历史的人不应该再迷恋于“当代性”的概念,这个词不过是在新的时间里人们为了叙述的方便而使用的一个替换词。虽然如此,我认为判断当代艺术,“当代性”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我认为“当代性”至少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当代艺术要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和重大事务做出积极的回应,其次要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尖端艺术课题做出积极的回答。

有关中国当代艺术近年来的发展,芝加哥大学的巫鸿教授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对其“当代性”的实现往往是通过对绘画在视觉艺术中传统优势的挑战来完成的。“当代”的概念不是指所有存在于此时此刻的作品,而是指一种具有特殊意图的艺术和理论的建构,其意图是通过这种建构宣示作品本身独特的历史性,为达成这样的建构,艺术家和理论家自觉地思考“现今”的状况与局限,以个性化的参照、语言及观点将“现今”这个约定俗成的时间、地理概念将以本质化。在他的《作品与展场》一书中,巫鸿先生列举了若干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个案,从中归纳出中国当代艺术所具有的5个方面的特点:
1、颠覆绘画、颠覆现有艺术类别与媒材。目的是为了开辟一个独立于官方和学院艺术的创作、展览及批评的领域。开拓一个新的艺术体系(教育、展览、出版和就业)。
2、当代艺术题材(反纪念碑性、废墟的表现、隐匿个性的自画像、自嘲)。
3、视觉的自发性(非理性、视觉性)。艺术家注重自我的直觉与自发性,在视觉本身的观念性、戏剧性和震撼力中找到灵感和方向。
4、社会环境因素的内化。与社会环境变迁有关,但必须内化成为特殊作品的内在特征、概念和视觉效果。
5、全球化的反应。中国人的历史经验、记忆与身份,反映空间、时间和身份的关系变化。[5]

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在已经纳入了国家的文化战略,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当代艺术院并在北京举办“建构之维”展可以视为一个标志。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国家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当今中国已被置于世界文化的共时性状态之中,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今日中国的国力已促使中国艺术家的本土意识抬头。我们“需要重视本土文化的价值,开掘和运用本土文化的资源,在弘通西方艺术精要的基础上复归本宗,开创当代‘中国艺术’具有特色的整体态势。”范迪安提出了比较具体的三点建议。首先,“从观念角度去联接传统,把本土文化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东方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加以澄照,在思想观念上遥接先哲的智慧,才能形成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的真正关联。其次,“需要作语言上的转换。”再则,“需要贴近文化‘现场’(因为‘当代性’的意义和作用于当代社会,需要营造触及当下文化问题的‘现场’)。”他的许多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策划,可以从上述3点思路中看出基本的策划理念。[6]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姜苦乐教授很早就注意到亚洲当代艺术在全球当代艺术中的活跃性。他认为,这一活跃性来自于亚洲当代艺术的制度与策展人的压力所形成的对“现代”与“当代”的人为割裂。这种以“当代艺术”命名的展览潮流往往忽视了亚洲当代艺术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而以西方当代艺术的现代性观念和主流艺术样式为标准来选择与推出自己的当代艺术家。在我看来,这种对于“当代艺术”命名的热衷,部分建立于活跃的艺术市场基础上,因为它受到了2005年以来急剧增长的亚洲当代艺术市场的吸引;另一部分以“中国”标示“当代艺术”的作法,则反映了民族国家经济强大以后,对于世界当代艺术版图中民族国家艺术地位的追求。

以我个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近30年的观察与参与,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其最初的思想来源毫无疑问是受到西方思想与艺术的深刻影响。但是,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艰苦工作与思考,已经产生了许多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积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与影响。虽然中国当代艺术家使用的艺术语言、材料方法和西方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姜苦乐教授不仅验证了我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特殊性的观点,而且在一个更为广泛的亚洲文化视野中,提出了“亚洲现代性”的观点,这使得有关“现代性”的讨论,从欧美中心向不发达国家单向性传播的“刺激与反应”学说走出来,获得了从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角度重新解读的可能性。姜苦乐教授得出的结论也是富于启发性的——“无论外来的事物能在怎样的程度上为当地提供可以借鉴或采用的模式,在历史上已知的例子中,前者决不总是处于统治或支配的地位,主要是看当地对于不切合当地情况的外来事物的应对方式。”姜苦乐教授的研究工作,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一个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属于中国本土的独特的第三者视角,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照价值,启发我们更加关注全球化潮流中的民族国家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以及这种地域文化在形成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过程中的积极的建构性意义。由此看来,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中,地方性的城市包括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并非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中,而是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域文化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探索具有开放性的地域性当代艺术,或者可以称之为“国际地域文化”,这也符合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奥利瓦所说的全球文化的“马赛克拼图”,真正具有国际性的艺术,有时恰恰是具有强烈地域文化根源性的艺术,重要的是艺术语言的探讨和研究,独特的艺术媒介和表达方式的形成。

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不具有西方艺术史(由艺术史家描述的)某种逻辑顺序,它具有跳跃性、同时性、杂乱性等多种特点。对于不同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艺术史的知识、艺术风格的文脉继承与艺术语言的结构并不相同,现代主义的语言研究在许多人那里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理论的学习也是许多年轻一代艺术家、策展人的知识匮乏与思想空白,即使是对当代社会的切入,也不能成为某种简单的新闻报道与道德批判。由此,我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走向概括为“观念、传统、东方、语言、现实”这五个思维向度,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自我表达、走向世界时所无法回避的五个创作路径。

中国艺术家要区别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经济与艺术发展的不同步,以及这种不同步所带来的巨大差异性,这种后发现代国家发展的差异性深刻地存在于中国经济对于资源与制度的巨大依赖性,而中国当代艺术则存在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疏离。学者庞中英指出,我们要走出对于西方的“追赶情结”,中国的现代化在一些方面一直是器物、物质、感性、具体东西的现代化。所以,在做法上充满了“追赶”,即按照西方的物质现代化为榜样。与此同时,我们在文化与艺术方面也存在着强烈的“追赶”意识,并且在1978年以来的30多年里,持续地追赶西方艺术,从艺术史的语言到艺术表达的观念,从双年展、美术馆等艺术制度的引入到拍卖行、画廊等艺术市场的国际接轨,甚至有了文交所和艺术品份额交易这种超前的“艺术金融创新”。当这种“追赶”进入21世纪,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脚步,冷静地思考一下新世纪中国艺术的走向?

新一代中国人开始用平视、乐观的目光来瞭望西方,观察世界。在未来的中西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够用平和的心态,以一种大国的胸怀去看西方的中国观及其变化,有助于对中西理解、交流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对于新一代中国艺术家来说,心态的调整也十分必要。对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我们要具有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即尽可能地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资源出发,思考并创作具有东方精神和当代价值的中国当代艺术。我们不应该把当代艺术看作一种特殊的与现存制度对抗的另类艺术,而应该视为中国当代社会中具有积极健康意义的文化生成物。既然中国已经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加了多届威尼斯双年展,我们就应该坦然地参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当代艺术与文化的交流。正如在艺术中重要的不是媒介形式而是创意内涵,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不是交流的形式而是交流的内容。我们能够为世界艺术之林贡献什么样的当代文化与人文价值?“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我想,这种当代文化价值体系,不仅包含着中国人独有的人文价值,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观,也包含着东方的美学价值观,即更加超然、浪漫的想象性表现,追求艺术中的写意精髓,以及中国艺术的主观性表现中所呈现出的大气磅礴的自由境界。

注:
[1][法]梅洛·庞蒂《眼与心》,转引自丁宁《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8月第1版,第9页。
[2][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3页。
[3]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5月第1版第94页。
[4]同上,第81页。
[5]巫鸿《作品与展场》,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7页—66页。
[6]范迪安《文化资源与语言转换》,转引自《艺术与社会》,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396页。

殷双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

                                                   2011年9月1日

作者: 黟人    时间: 2011-9-16 21:37
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