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山水知己-李延智水墨新作展】 [打印本页]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20
标题: 【山水知己-李延智水墨新作展】

李延智
1973年生,济南人
199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1997年于清华美术学院研修
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域梦寻》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预展。
◎ 入选第六届中国体育美展山东预展。
◎ “黄河龙杯”山东省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 山东省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大赛一等奖。
◎ 山东省第三届写生展二等奖。
◎《高昌风云图》入选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青年书画展。
◎《秋岭赏驹图》入选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评为优秀作品。
◎《南城山居图》入选2006年全国城市山水画展,评为优秀作品。
◎《秋山问道图》入选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 参加水墨锋镝--山东70年代画家学术邀请展。
◎ 参加2007年“水墨同行”中国画名家十人展。
◎《西部印象·雪寂图》入选2007年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展。

砚边感悟:
山水画的当下性,不是传统模式的回归,也不是一味的“现代化”下去,而是回到自然之路上,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的山水怀抱,去过一种从容的山水人生。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22

齐鲁青未了

新近看了几位年轻人的绘画,没有再像以往那样感到文化上的疏离而眼光无所着落内心无所适从;他们的艺术就像这块土地上生长的果实一样自然而然地带有地域文化的芳香;他们得天独厚,既躲过了陈旧江湖杂耍的叫卖,也超越了现今俗恶的流行风习;他们已经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并准备重现齐鲁文化的激进锋芒。年轻艺术家李延智就是这其中的一位。延智因为进步太快而不断地丢弃了过去,走在形单影只的前面而不断疑惑地凝视四周。我们一同去山里,他总是一会就把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然后又转回来,擦拭着眼镜片上的疑虑雾气,等后面的人赶上来,他转身又会消失在前面的迷雾中。他能获得现在的自由需要丢弃许多东西。他本已经是个幸福的人,可他也只是尝试着普通人的幸福而感觉不充分,于是选择了不舒适的苦行生活,他选择了中国山水画,本也可以轻松地玩玩笔墨,可他非要把山水画成不同凡响的气象,为了这一切,他尽量丢弃身上的赘累,只剩下了那归属于生命的自由和艺术的幻想。
让人羡慕的并不是他们这整个一代人,而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有勇气也具有足够的才华,创出新颖的山水画样式。不能说他们身上的历史负担轻,可他们还是凭艺术的敏感做出了抛弃和选择。在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图式中,延智加进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色彩和超现实的幻想。然而,他又没有背离自然,而是让自然恢复到了让人感到敬畏的神秘境界,充满创生的意味,一些新的物种,有着新生代美学精神的东方族落,正在从他的绘画中走出来。
延智的山水画首先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是流动的色彩生成的气韵,现今不妨可以称此为彩韵。色彩对绘画的重要性,在于色彩构成了人的视觉的重要内容,色彩并不专属于某一画种,也没有更宠幸某一种族,色彩属于自然和自然的所有种属。不过,谁丢弃了色彩,谁就会被自然丢弃。作画依靠眼睛,可我们有时又怀疑和排斥眼睛最重要的色彩视觉机制。这是因为我们用以解释生活与艺术的文化变异了我们的视觉和头脑,我们不是那么自然,不相信自己,而是让自己无条件地充当了一个虚拟古代神话世界里的过时了的影子,这让许多绘画粘上了抹不去的陈旧晦气。延智他们只想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时代,这个时代给艺术仍留下了历史的空间。延智眼中的艺术就是这个世界给予生命实现创造意义的机会,是上天没有机会做而留待他的生民来做的事情,这是要让每个来到世上的有禀赋的人添加一点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尽管道家和佛家老祖宗在他们的时代没有看到世界有什么意义,可生命执着地非要活出意义,中国山水画就是中国人活出的一种意义。具有了意义似乎也就具有了生命,需要不断地供给新鲜的营养才能维持意义。中国山水画根植于自然之中,需要我们的想象力和才华来浇灌,才能够具有大美之境。但如果把山水画变成从纸本到纸本、从画谱到程式的没有精神转化的僵死形式,山水画至多会成为朽木盆景。 人们对延智这一批山东的年轻艺术家寄予着厚望,他们极易摆脱教条的羁绊,亲身体验着生命与艺术的一切,甚至拥抱创作活力的受挫和失败,这让他们更清楚了什么是可为与不可为的,他们宁愿接受挫折也不愿走别人的捷径,他们清楚艺术的意义就在于体会那部分创造意义的过程,他们唾弃那种为获取实惠的利益而在文化人中日益旺炙的市侩投机风气,他们是同龄人中最有活力和最有勇气与新意的,中国山水画有了他们的成熟加入,我们这些人也舒展了凝结的眉头。
有时我们不可能完全清楚萦绕在延智心头的那些超现实的幻想的终结归宿,可还是感受到了那里面的纯洁无染。也许我们更愿意把延智幻视为他自己绘画中走出来的引路人,那样就不必担心了,也许顺着他绘画中的那些弯曲道路,他会带我们找到陶渊明曾丢失的世界。

零六年冬月于国家画院 胡应康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24


【疏林清秋之一】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25


【疏林清秋之二】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26

【疏林清秋之三】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27


【疏林清秋之四】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31




【清秋图及局部】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32


【华山秋高】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8-5-27 22:33


【石岗记】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5-27 22:34
空灵,布白高手也。
作者: 闻山    时间: 2008-5-28 10:39
不同凡响,确实不一般!!!
作者: 丁香    时间: 2008-5-29 11:03
一山 一水 一草 一木 一庐
颇具空间感
愿意置身其中
慢慢品 慢慢看
感受那份清疏和宁静。。。
作者: 亦白    时间: 2008-5-30 12:42
标题: 谢谢丁香的关注与评价。
丁香您好  感谢对我的作品的关注和评价,QQ:108374522
作者: 亦白    时间: 2008-5-30 12:44
标题: 回复 11# 闻山 的帖子
谢谢关注,多交流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5-30 13:24
智者乐山也。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5-30 13:25
可否说说创作的来龙去脉?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5-30 14:43
新生代美学精神的东方族落。
作者: 闻正    时间: 2008-5-30 14:49
喜欢画者另类山体&岩石幽境的表现方式。
作者: 亦白    时间: 2008-5-31 18:44
标题: 回复:创作的因由
石岗记》艺术赏析
     延智的《石岗记》,取材于沂蒙山某无名石岗,创作于2007年的秋天,有136cm*68cm的尺寸,是一幅中等尺幅的作品。  
    画家通过对巉岩、溪水、灌木杂树、苔藓野草的描绘,创造了一个纯净空明的诗意空间。画面大量留白而真力弥漫,山间杂树笔力刚挺,虽散布于岩石之间,却也郁郁生机。岩石棱角分明,富于变化,大小相杂,天然地连成一片,似乎就是延智运用了“乾坤大挪移”将某处真山实景落然纸上,自然、真实而亲切。延智的写生之功由此可见!
   是幅作品构图洗练简逸,笔墨苍润整洁,画面以线为皴,格调高致;颇见清四僧之渐江笔法。而意境却自开山门,清新浪漫且温情脉脉,真实地传达出山川之美和新奇之姿,是其师法自然的结果。
    延智近年来的山水画作品笔墨精谨,格局简约,文雅之气溢于笔端。很少见他用粗笔深墨和大肆点染皴擦,故而作品中也就难以出现丝毫的粗犷霸悍,张扬外露的习气。正如这件《石岗记》就全以轻松灵动之笔徐徐写出,于空灵中显充实,静谧于寓深秀,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峻逸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平雅清净、脱俗高逸的艺术享受。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5-31 18:49
回龙观一网友说你的画靠石涛和渐江,我没觉得。你自己怎么看?
作者: 亦白    时间: 2008-6-1 22:37
标题: 亦白的回复
师法自然 师法经典,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老套长谈 屡铭于心,石涛与渐江笔意之精要与我心灵共鸣处为我所养也,受用非一般;但共性渗入吾心必然消受同化为我所用也,启迪与造化方为修习之道;纰漏乱语,与大家杂谈尔,谢谢关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6-1 23:09

作者: 易一    时间: 2008-6-4 22:59
清雅!............
作者: 丁香    时间: 2008-6-5 16:58
原帖由 亦白 于 2008-5-30 12:42 发表
丁香您好  感谢对我的作品的关注和评价,QQ:108374522


我极少用QQ.
我的MSN是DINGXIANG_0503@HOTMAIL.COM
作者: 万里云    时间: 2008-6-11 09:19
好作品,收藏了.
作者: 段以建0    时间: 2008-6-11 14:07
标题: 00
作品不错!
有新意!
现在的艺术作品
有新意很难的!
作者: 亦白    时间: 2008-6-13 13:44
谢谢关注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8-6-18 10:47
精彩来自静凝的思考。
作者: 阿永    时间: 2008-6-19 22:46
独具面目,了不起!!!!
作者: 庄户人    时间: 2009-2-15 10:31
心静如水。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