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访谈】“中国宫殿”在纽约讲述一个东方奢华故事

查看数: 34055 | 评论数: 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4-21 20:29

正文摘要:

回复

闻正 发表于 2014-4-21 21:29:14
目标——执世界牛耳;道路——传统书法+书象魔杖——刀触腾灵符,万物点成蛟。

孙:哈哈——通过这次在美国的群展、个展,有两件事情是不是解决了?第一是目标,第二是道路。

魏:明显地回馈与印证着,我前行的方向是正确的,最后一定是执世界之牛耳者,步步为营,直抵荣光。3月 27日大皇宫“艺术巴黎”大型博览会,比军械库还重要,巨大玻璃顶宫殿,中国圆明园铜兽首拍卖就在此处。我的签约画廊列维尼克有一个60平米的中心展位,这次又是中国的主宾年,庆祝中法建交50年。我赴美前在美院碰到范迪安馆长,他说届时他要讲话,希望在那里见面。老板方苏阿丝已经跟法国重要亚洲博物馆Cernuschi商谈,安排我的大型个展了,此馆的收藏从中国元代直到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赵无极等。巴黎《费加罗时报》评价我说“魏是深植于中国精典并且开拓国际化新途的艺术运动的领导者”。

孙:好,目标明确——执世界牛耳!从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来看,比如说我们的书象派艺术,比如说魔块、大草等等,这种道路有没有问题?

魏:我现在全力定位在二维架上绘画。你就是生产架上绘画的,你就好好做,做到极致,极品。但是也不妨碍我们日后在哪一年开始做电影,做建筑,因为艺术塑造了你独特的灵魂和高度以后,你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的建筑,你的雕塑,绝对不一样。在20米的巨石条上钻了孔,长出了红色的玻璃庄稼,这是我要做的雕塑。我不会把魔块简单翻转一下,这不叫雕塑。所以我不迎合,不受眼前这种干扰,因为我有大道,我心里知道那个大山在哪呢,不必急躁。那天央美的书法系、国画系的两个学生来拜访我,说他们要稍微新奇点就会挨老师骂。我说你们美院那些老师相当于去华山的导游,进华山之前的那个路段,你们应该直接去华山的群山里边,跟东峰、跟中峰、跟西峰对话,这即是书法史的高峰,而导游的那个小丘岭是无力丈量高峰的。你必须直接进入高峰,这就需要一个洞察力,确实也有天赋的各种因素。

孙:这次你带给美国的是什么“武器”?比如说你都带了哪些类作品?

魏:我觉得可以有一个硬性的监测,如果这个人是做中国特质艺术的,不管是油画也好,雕塑也好,想做成世界高度的,如果你书法不行就判你死刑,为什么如此武断呢?为什么必须要临习书法?你去观察所有世界上的运笔、墨法,还有笔墨之间的交织术,没有比中国书法高级的了。因为即是说书法使你的笔附了灵,世界没有人能跟你比,书法素养是个照妖镜。为什么?比如我们去看李华弋、刘丹不会写字露怯的,他只是一个学西画的人用水墨,宣纸上造型 他细抠一个太湖石,画个向日葵的背面,画的很立体,是挺有新意的,但不是中国水墨的主旨,中国水墨里边是一笔下去以后像云团一样,复杂极了,它不是肤浅的描摹,这是无灵魂的。
古有“康有为腕下有鬼”,今有“傅虾麓臂藏龙蛇”。我们恰恰是掌握这样一个贵重法宝。我还有一个推论,再说一遍,艺术家的作品最后是一个折射物,看到是画背后涌动的这个艺术家的胸怀和灵魂。
第二点,我们平涂一个黑方块,黑方块谁都会涂染,但是你涂完的就是跟我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黑方块就是用墨把这个空间占满了,或者西方一个人他有一个什么造型;而我的黑方块里,就好像一个月光下的黑的池塘,比如说像尼斯湖一样,里面潜动着怪兽,或像小的银鱼群一样,在湖面上跳,它里面全是灵魂附体。还有一个,如果你把你的心脏,你的智慧,往上堆叠,一铁锹绿茶上去了,一铁锹炉灰渣上去了,一铁锹的酱油上来了,一铁锹的哲学星象,把你这个胸壑浇筑的非常庞大,多指向,丰富到你的前辈,毕加索、梵高、伦勃朗全没有你深广,至少在自然科学上,草书飞动上,他们肯定比我差的多,在煤矿熏采上,那种煤的味道,你是附灵的。他有的你有,他没有的你又多了很多,因为画作是灵魂折射物,到那时你的画就可以盖过所有的巨匠。虽然今天你尚低,除非哪天你夭折了完不成,或者哪天你堕落了完不成,否则这个判断即是对的!你只要建立了这样的能量气团,那你这一笔下去,所向披靡!
我20多岁立志。我路过花园捡了一个枣树的树条当手杖,我刻了符号在上面,写了四句打油诗:青青春之朝,我拾红树条,刀触腾灵符,万物点成蛟。它便成了魔杖。我拿着它,(是借喻我手里的线条神功),我指点万物,它们即化成蛟龙冲天,这段岩石我一点就成蛟龙了,点那一处水塘就成了凤凰,推理是一点没错,就看你是否真诚的践行。
大师都已远去,但大师没有给谁留下接力棒。每一个想登顶的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都有一个法力无边的魔杖,看你是否足够虔诚,是否足够担当——阿弥陀佛,芝麻开门。

孙:大师都已远去,但大师没有给谁留下接力棒。

魏:你刚才讲,不是朱德群这些前辈大艺术家们说让谁接班的,我说是上帝让谁接班的,这里面有很多元素,如果上帝瞄准了这个人,很勤奋,有天赋,有体力,可以一直登上西天取真经。如果正常的话,今天包括前几次的长篇录音,将是一个历史的对证物,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看看我到了什么地方,看看我和孙总的对话是骗人的还是真诚的?而且比现在说的还要大,有这个抱负啊,God bless  me!但是你知道最无情苦楚何在吗?我曾写过一个打油诗:信手涂云嶂,醉歌舞婆娑,猛敲烂铜钟,残垣泪横迸。猛撞我的大铜钟,我称为破钟,风雨泣血的梦之钟,纵有轰鸣巨响,也只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断墙下为你哭泣,上帝的谍报员。

孙:这句诗整理出来,很悲怆的感觉。

魏:不,它还有一个道理,为什么先驱大师他总是感觉命运多舛呢?因为这个人推演的是五十年后的真理,因为他是个先验者,2064年的真理他今天在创造中,而庸常之人满心狐疑,讥笑你,觉得你是疯子,妄语。也正因为命运多舛、格格不入锻造了你的毅力和耐力,而且你更有责任,众人皆醉那我绝对不能醉了,我要告诉世界我已经到那个地方了,这是非常良性的大师成长机制。一千个指标烘托出一个真理。

孙:你刚才谈到的,作品中的那种神秘,那种诡异的东西,现在看来,实际上藏家是看得懂的,这个是没有障碍的。

魏:实际上包括这个,一个人做人的态度,巴斯奎特涂鸦,本身30多岁就死了,基斯•哈林就是调侃,也是波普化涂鸦化的东西。而你所埋伏的东西,比如说金墨大草:它是篆书的部件,草书的连缀脉络,然后又是当代全球化的视觉经验,贡献给世界一个独有的东方格局,好比我邻居的胸中只是些螺丝、钳子、改锥,他交错的便是这些。我交错的是什么呢?有山川,有江河,有丛林,荒涧惊鹿奔,一千个鹿在荒涧中受到惊吓,奔跑四散,若他没有这个,他就弄点涂鸦已是不错了。我绘制金墨大草的时候,因为从传统小字跨越到80公分的时候,我就有什么概念呢?我仿佛是从地球起笔然后抛到月球,再重拽回地球,这个跨度已经做到了,就是我说的腾蛟起凤指穹窿。西方人懂得你带来的是能量,你是液体、河流、山川、云、雷电,西方人不懂中国字怎么表达它,但是背后你载带的能量震荡着他们。

孙:很棒,所以我刚才问你的问题,你带给美国的金墨大草,是怎么打动他的,刚才你就说透了。你刚才把金墨大草说的非常精彩,我们再回顾一下你的“花宴”的醉景……

魏:开始它是一串串的魔块,改了以后你看这三个边缘都堆满了,但上端的七八个豁口我保留着,它就像花神和山神堆的石笋一样,形成了丘壑,往上涌,当里边这些墨线非常迷乱的交烩的时候,已经是中国传统书法国画的极致地步了,黄宾虹也讲笔墨,但是跟我们这个笔墨比已陈旧了。
光说墨这一层,它交织的已经就像蚕吐丝来回灼烧的状态,缠的很满,这时候我再镶嵌颜色,再补金色,相当于四层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东方的文化,就跟中国的大餐一样,你不知道上面有什么佐料,云山雾罩的确实有一些飞花在里面,又像植物,又像倾听的翅膀震音,这块像怪兽一样,汉字是象形字,它在抽象之前就代表着万物,雷电,龙蛇,你现在虽然简化成字符,但它仍然跟西文ABCD不一样,它还是有原形的能量在里边藏裹着,而且它多维指向,不是说画了毛泽东了,画了天安门了,或者艾未未批了汶川地震了,告诉你这是中国的。
它逼到你一个什么舞台上?就是抽象出来的,抽离出来的,你这个人灵魂高不高,你这个歌剧是不是伟大,或者你那个声音是不是昂贵,逼到这一步上啦。如果你光从传统书法过来,慢慢习气满身,你被一个蚕茧的壳所笼罩着,玩的特封建、特迂腐,如果你光有想突破的意识,没有传统的质量,你再做传统的时候你想的是我这个传统书法虽然情态是这样的,能不能战胜梵高,能不能战胜毕加索立体派,导致的结果迥异。你已把自己推到一个大的天台上,而他们是一天写100张能不能挣那100万,能不能出点新意?同样,为什么我们学社的学生都出成果了,相当于我这把关的,工厂最后一个质量检测员是国际眼光与准绳。

孙:刚才你讲的这个非常精彩。

魏:让我们去拯救吧!因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为什么是中国的呢?因为刚才讲中国这些独异的种性,魅力,陈酿一般,五千年光晕,实际上你把这种人文的精神性的灵魂东西抛给了纽约,对它是一个熏陶,一个拯救。风水轮流转啊!单极已玩腻了吧?实际上最后我们的任务不是说我要成才,我要光宗耀祖,民族的这种责任,到最后是人类的责任,人类史要有很多种类型的山川盛宴,而且要好,贡献给上帝,贡献给宇宙,慢慢胸怀越来越纯,上帝也越来越垂青你。

孙:我们刚才说到的一个话题,二十世纪的大师,本来就寥若晨星,本世纪初又都纷纷离世,包括刚刚走的朱德群先生。其实等于历史留出来一个空档,薪火相传,谁来接续这个事,我觉得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家就应该主动的来完成这件事。比如就像刚才讲到接力棒,朱德群并没有交给你一个接力棒,但是其实有担当的艺术家都应该来完成这件事情。

魏:近、现、当代的一个事实,所有风光的人都是靠着汉字在西方亮旗帜,赵无极过去画甲骨文,朱德群也是大字交织,慢慢弄成色摊状,也是东方气韵,包括徐冰,全是玩汉字。但这些人恰恰不是研究汉字本身的人,他们是绘画队伍里边有先觉的聪明人,用了汉字这么一种很智慧的办法。对于汉字书法这个深渊,如果你到不了海底,你只到了中段,比如潜到一千米已经很深了,事实上像吴山专、谷文达诸人,那哪会写字呀,他就是写个大字报或把山川上面落一个篆书,墨冲一冲,这个拼民俗特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你到了这个学问的最深渊底,你在做上面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无比自信和踏实,因为你知道你的根子能量配比与光点。反过来,当你握住的是这个渊底,这个学科的最深层,你所焕发出的成果就不是在中腰上做的,你从根子上做出来的,这就是母国之本。

孙:我懂的。比如说艺术媒体,都是搞艺术的人在做媒体,我是媒体人在做媒体,表面上都是做一样的事情,其实南辕北辙。所以我特别想善意地提醒艺术家,别轻易地说自己做过媒体主编,第一说明你媒体没有搞好,然后搞艺术了;第二说明你艺术没有搞好,需要媒体主编来帮衬。

魏:对,孙总是在我的路途上要感谢的人,为什么呢?他有那样大的激情,他有这种好奇,要跟你对话,他通过他自己的媒体,想要打开你这个魔盒,这也是一种先知,一定在谱写历史,在你这儿我就可以大谈自己的理想,谈抱负,熊虎碰盏,黄钟大吕。

孙:的确有许多人质疑你,进而质疑我和《艺周刊》,这个可以理解。但我跟他们说,我的确有更多的机会来理解和认识魏立刚,近距离的,甚至是无距离的。我告诉读者诸君,给彼此一个认知的机会,给彼此一段认知的时间。我有这个耐心。

魏:对。而且现在既然叫“中国宫殿”,所有的这种指向,而且历史上没有一天像中国这么好的时候,资金雄厚,民心所向,政府导向,全民的这种决心,翘望中国复兴帝国的黎明。

孙:比如说现在,说魏立刚将来能超过赵无极,超过朱德群,可能所有人都觉得是个笑话。但我信,因为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和工作。同时我也相信,超越赵无极和朱德群的不仅是一个人,应该是一群人。而且我还认为把赵无极、朱德群作为超越目标也不算很高。

魏:说的对。你都可以电话采访纽约的华人大师庄喆,庄老就这么说的,你比赵无极棒多了,庄老看不上他,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我的学员有的很好,没有市场,我怎么鼓励他呢?我说我敢保证,历史一定会印证我说的,《伟大的苍蝇帝国》它好到什么程度呢?齐白石的十件作品加起来顶不了它的含量和价值,但现在你只能拍到250万,齐白石那张小画却可上亿,那么你就不工作了吗?不,不,要慢慢清理,不要着急。在真理里边你是很清楚的,市场、浮名、时间先后它干扰不了你的判断,你很清楚,你到底是不是比齐白石强,这可不是瞎吹的话,折寿啊。

孙:我们给美国带去了我们的东西,从美国能带回来一些什么?

魏:在纽约待着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的体量巨大,有规矩,品质地道。第二,全世界所有行业的顶端人才是在这个江湖里面飘荡,一流竞技场与摇篮。接着我和太太到了西海岸,海浪白鸥,阳光照着棕榈树,舒暖啊。可是第三天你便会眷念纽约了,立体的帝国范儿。地铁挖到三四层,地上摩天大楼耸立如蚁群,象蜘蛛网一样庞大结构。纽约到处发着声音,马路上井盖嘶着白雾气,酒店的窗外直升飞机盘旋,警车划破夜空,没有不发声的地方,能量之都。包罗万象,一派生机。

孙:你现在还在意或者顾及别人的批评,或者对你的一些负面的想法吗?

魏:不顾及了。但是对于一些自吹的人,不顾事实瞎胡吹的那种人,比如山上咋啦,山下一团糟啦的这种人,感觉太儿科了,没见过真正的世界,牵着头驴连山的栅栏都没能力跨过,妄语干吗?有一次很逗,在高碑店我的一次发言有一个做网站的他提出反驳,他提出复古风,我讲到复古不算什么!因为复古仅仅是你的初步工作,是不值得炫耀的。书画界的复古风说穿了是什么呢?只是针对现在的浮躁时,复古风貌似书卷气,写的不那么龇牙咧嘴,那么的粗浅,这是复古的一点好处。但是复古真正的成果必须是正宗地道以后建立自己伟大的作品,而不是装的抠抠嗦嗦的寒酸小文人。马上要出版的我的这两个草书长卷,因为它不是一个仅仅栽个菖蒲,树下有个拄杖僧侣,来点书斋清贡,再补上个蛐蛐,全玩这个自淫,我们必须建立宋朝大山川,直接把臂怀素,盘旋傅山,碰盏徐渭才行。你得弄出并驾齐驱的干货来才算东西。

孙:对,这个问题我还要问你,比如说现在书法圈,搞国画的人,都在搞一点文人的小情怀,而我看你很少做这样的事情。

魏:对,因为我们无暇顾及这些,这些人都是没出息,包括范曾还在小区里养仙鹤养鹿呢,结果怎么样?我把你摆在全世界聚焦的镁光灯下,让你和毕加索、梵高左邻右舍,我想你会汗颜无地,抑或你仍然是信口雌黄。因为你什么也不是,不就是偷窃了清代黄慎的衣钵而愚弄他人吗?就好比说你炒了一盘蚂蚱,你就想充当满汉全席的角色,你要摆在爱丽舍宫的餐桌上,外加一枝柳叶,几点虫鸣。所以这就是中国文化劣根性,柏杨说的。

孙:咱们不说他了。我有一个感觉,你只要方向不变,肯定能成。

魏:借你吉言啊。

孙:保持方向其实是件难的事,现在速度不是最重要的。

魏:反过来讲,为什么你方向不动摇呢?因为你有洞察力,你不怕眼前的吃亏,不风光,,潜行之后钻出地面,举目四顾,纷纷溃散也。讲个春节的故事收尾吧。陈思亮19岁,在美国攻读钢琴演奏博士,曾于德国、北京举办过独奏音乐会。5岁时他的妈妈终止了东方歌舞团演唱生涯,全力陪他赴纽约习琴,编织梦想。今年春节回来探亲,有缘聚议,雪夜的京北别墅,灯光洒满屋中,陈思亮在纯静、娴熟地弹奏着贝多芬的大曲子。乐评家刘伯鳞点评后,我对陈思亮说“你最应该跟我聊了,因为我们都是战场上的战士,而乐评人只是观察家。我说我不看你敲击琴键的那一刻,而是从这个琴键抬起来到击下一个琴键的空中动作我要观察。她妈妈说魏老师讲的与钢琴大师不谋而合呀。我接着说到:我想音乐家只是在音乐的设备上研究声音交织,既然你研究声音,那你应该去研究万物的声音。那两天北京下雪,我对他说:你今天晚上半夜潜到花园里,你去听雪的声音……你能不能去用钢琴写生,你给我描述万籁的声音,比如溪流的声音,烈火的声音,我建议他用声音在空中给我织一道屏障,通过音线的交织制造一道空中屏障,让所有的弓箭射向他而穿不过去,全部纷纷掉落地上,正象我在画大墨点巨幅石所写的“盾阵似铜墙铁壁截羽弓”,你的剑簇射过来全部叮当落地下马。你想你锤炼到如此境地时,你再弹肖邦曲子的声音曲谱则会易如反掌,而且你要体会在钢琴的88个琴键上空,不是在弹击琴键,你能不能想像一群群龙蛇在其上翻滚,你的意向,就像一个大的烟锁池塘,龙和蛇在里面翻滚,交织,灵魂附体一样的冥想。她妈妈激动的说:魏老师太棒了,你应该给全世界的音乐家上课。

孙:智慧的眼睛,聪颖的耳朵,音乐有了色彩,绘画有了声音,道不相远!
闻正 发表于 2014-4-21 21:26:29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汉字江山,水墨长河,中国气派,国际品质

孙:置于整个纽约大的国际化背景下,亚洲艺术周,亚洲在哪里,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魏:亚洲诸国,诸种艺术展遍地开花,而关于中国的无疑是焦点,为什么这样呢?中国的艺术历来讲“书为心画,画以载道”这种文化传承,西方没有。西方画画就是画画,色彩和构图漂亮,视觉工作者。中国总是“载道”,“寄魂”,不停留在视觉感官上,它有心性,有灵魂附体,同时带来一个损失,视觉追问就减弱了,这容易产生一个毛病,像一个故纸堆,很苍凉,发黄的,丢失了国际质量与魅力。如今历史给了我们机遇,我们通过汉字水墨这个江山,做到国际品质,中国气派,中国在复兴,中国梦在缔造,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流的作品,才能说跟世界对话,你作为一个战士是特别激动的,真正的各路英雄将诞生在接下来的20年里,在纽约看了军械库等很多展览,我得出一个结论:基本知道全世界现在时髦的、玩弄的就是工业化的、日常化的、消费化的,还有技术化的,感觉有点太时髦了,就像时尚文化一样,你觉得不如你心里的深厚,像个深渊一样,它跟巫术,跟那种灵结合,你看不透似的,这正是东方文化可以翱翔的天空。
西方是清晰可辨型的。那么我想我们追求万物化的、手工化的、灵魂附体化的东西,在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最出彩的,有点像流行歌曲跟意大利歌剧的区别,歌剧动人的故事灵魂,庞大的结构,以及声线本身要求的是非常昂贵庞大深厚的品质。虽然我们现在尚不是世界大师,但是你看了这个现象以后,每一次你的决心更加汹涌,志在必得。
比如说有篇国外的文章,把我和基斯•哈林做并置研究,你看东方的这个东西它具有昂贵性,内在具有蕴力与庞杂,以此推断历史的高峰你绝对可以超越,你只要把身体搞好,你只要追求下去,全世界将瞩目中国。2010年在伦敦个展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我闭上眼想,伦敦全城的感觉,我这个屋子里面的作品它簇拥着一个灵魂,是一个东方的幽魂在伦敦城里飘荡。我说我如果在伦敦或在哪生活一定是可以进入主流的,不像我们很多人在西方你融入不了,便落荒回国,然后招摇过市,因为本身的魂他没有建立起来厚度就不可能征服西方人,我们恰恰是植基于古老东方智慧的一个种属。

孙:大家都说你比较洋化西化,但实际上你是在“洋为中用”,能这样说吗?

魏:准确地应该这么说,就是我们的灵魂、血液、物种,是属于此土壤上的,只是我们如果关起门来,你造你的汽车,虽然也有自己的汽车工业,但是你一放到国际舞台上,奔驰拉来一辆,劳斯莱斯拉来一辆,你纵使有特征,但是你不是那个品质,没法对话,便沦为农具!为什么我要全世界游走呢?去倾听,去吸纳,从而并辔齐驱,你不是封建的古董,不是自说自话,现在基本上西方人看中国主要还是它觉得你就是一个中国菜。老栗不是讲春卷吗,你春卷怎么跟满汉全席比呢,春卷跟法国大餐比是有特色,但只有满汉全席才是中国派头。

孙:假如我们登顶世界艺术高峰,假如是你的话,你凭借的最核心的,或者最秘密的武器是什么?

魏:那就是中国的特质,东方气韵,还有一个,打开眼界,是世界语汇的对话,不是你说一个大同方言,陕北方言,不是毛,不是天安门,不是文革。

孙:不是说“民族的就是国际的”么,没那么简单。

魏:这句话在美术界流行忽悠得太糟糕了,它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它必须有一个基本保证在里面,就是说你的叙述级别必须是国际化的,如果你光是民族,比如包饺子,或者我做了一把小木头枪,这是大同南郊人玩的,国际看你是有点特色,但是你不是国际质量,没有干预“武器”工业的级别。

孙:没错,这是吾国众多所谓艺术家意淫的陷阱。

魏:那个时候你不出国,你就瞎说,愚弄世人。就跟范曾一样,貌似挺“民族”的,却落魄巴黎,他是没钱可挣,纵使你范曾画个丈二的,他那种视觉含量,挂在法国街上,就是一张纸,是个土特产店的小五金件。我给你挂在卢浮宫,毕加索梵高中间夹着你,绝对叫你无地自容。大都会的水墨展它实际上是一次很复杂的展览,我们看到现代水墨这块是一部分,而大量的中国古董,青铜器,佛像,木雕,还有他们肯定是盗去的山西一个寺庙的壁画泥墙,墙皮锯下来,再修补还原,煌煌华汉的光芒四射。张大千就在敦煌干过这个。这些东西旁边就是邱志杰用水墨画的吊车、火箭,杨劼昌画的三峡水利工程,恶浊啊,虽然你用了水墨材料,宣纸,但你不是水墨画,因为你精神里边非常的糟糕与空乏。所以大都会水墨展正如我微信写的“一个牛鬼蛇神、歪瓜裂枣的杂物什锦串烧,国人奋起批评与指责,因为国人太懂中国水墨的本质了,你必须要先有这个品质再说。所幸在美国听到了很多西方批评家对大都会展的批评,说明还是有明眼人的。
   前来纽约的,巴黎我的代理画廊老板,方苏阿丝•列维尼克让我带她看大都会的水墨展,在李华生的网格作品前合影,请一个老先生给拍照,特逗,这对老夫妇是从日内瓦来的,居然是我的藏家,是从香港金太那里买的四件,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影响在漫延中。纽约西岸哈德逊河,跟798类似,它是一个由厂房区变成的,有些更鲜活更刺激的作品。这次看了50家画廊,基本只有2到3个画廊觉得不错,别的就是看一下就走了。但是2005年对于所有这50个画廊,上百个画廊,一直是仰望的。证明你成长了,你不被很多的优点细节所迷惑和左右,因为你的艺术世界已经提炼出很高的一个东西了,你在建立它,别的已经不管了,只有对它有影响和干预的你才关注,也证明你已经是俯瞰的感觉,炼金术师的境地了。

“东宫”“西宫”交相辉映,大草魔块屋宇珐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孙:你这次展览的名字叫“中国宫殿”,起这个名字,我觉得他们对你作品的理解挺到位的,它会让你想起阿房宫,大明宫,清宫,那种感觉是很华丽很璀璨的。

魏:高端的画商经纪人是能洞察到这一点。吾社一届的文献,有一个部分“帝札将翰”,帝王与大人物的一些词藻灵魂,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有孙过庭论自然与书法关系的《书谱》……有我撰写的《书象赋》,阐述书法拓展到万有量场的……任何一个行业,建筑业、汽车业、军工业,最好的武器,最好的建筑一定是伟大的、伟岸的。面对摩天大楼的恢宏巨制,你不可能说一个小平房是一个伟大的建筑。那么艺术的大道同样是伟大,响亮,雄伟,但是中国到现在你仍然翻捡不出一个艺术家是从事这种风格的。而画谐虐、调侃、恶作剧、丑陋、呲牙咧嘴的遍地,这里面关乎到一个人的价值观与操行。再过二十年回头看,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泼皮绘画在一个主要位置上,历史也真正是这么发生的,但它一定是个污点,劣迹斑斑,日后我们呕吐都来不及。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包括已践踏到了汉字领域,中国人在那边边角角里钻空子,投机倒把,剑走偏锋,虽然能占据眼前市场,而我们书象学派要勇敢地纠错,不能给国外树立这样一个形象,这不是大国,不是古帝国的风范。中国艺术界的正规军还远远没有到来,在后面积蓄地挺进中,前面只是一些漂亮小丑、侦察兵在衔接,是历史转换器的一个变态的衔接。

孙:“中国宫殿”整个把你作品的这种结构说出来了。

魏:对,在纽约进入我展厅第三个空间,水晶枝形吊灯璀璨生辉,是我的“金墨大草”,巍然神矗。我跟画廊老板讲,你画廊的屋宇珐琅营造了一个西方宫殿,而我的绘画是一个东方气韵“中国宫殿”,两相辉映。记得2007年中国美术馆我的个展《植龛》,有一个华为集团的顾问,罗马尼亚学者,是看了《中国日报》大半个版的报道,闭幕那天匆匆赶到了中国美术馆,思路非常清醒。他说魏先生的画在罗马只适合悬挂在皇宫,老子、孔子,中国的哲学;你,中国的艺术。那我经年累月追逐这个魂灵,它业已得到不断的馈证。

记得20多岁时,在山西,草书社作品聚谈时,冯长江先生邀我挨个评论一下,我说边玉良书法的节奏就像蒸汽机的节奏一样,吭哧吭哧的等等,这是机械的跳荡。我的评价系统迥异传统,冯长江便说我是星外来客,所以我在山西就有一个外号“星外来客”。那么到现在,我们在给很多人讲课讲到乘胜追击的时候我就告诉人们我是外星人。因为太多的异常现象发生过。我也曾经说自己与整个人类史的庞大飞船是并行探取的关系,弄到某个节点上,我越到它的前端回望。
闻正 发表于 2014-4-21 21:24:18
蛟龙戏翰德逊河
书象鑂曼哈顿岛


对话人:魏立刚 书象学派创始人
孙玺祥《艺周刊》总编辑
时间:2014.4.14 15:00—18:00
地点:北京梅地亚艺术中心
(访谈助理\何航飞)


“中国宫殿”矗立纽约,巉岩横绝,堆云堆雪,龙蛇玉柱,兽走鸟飞,富贵花开。

纽约 大都会 春寒料峭,人声 机器声 灵声 地下 地面 空中 结构庞杂 充满能量。亚洲艺术周唯一的个人展【中国宫殿】,与军械库 、scope 、volta 博览会雁行而蝉联。魏立刚携魏氏魔块 金墨大草 在麦迪逊大街929号盛大开幕。名士云集 媒体发酵,古国璀璨 华汉气韵弥漫曼哈顿岛上空。魏立刚--深植于中国经典并且开拓国际化新途的艺术运动领导者,墨香袭人。

孙:这一回书我们说美国。你刚刚回来,最有发言权,先说说观感,Asian Week到底发生了什么?

魏:亚洲周(Asian Week)在纽约的春天是重要活动,全世界关心亚洲、收藏亚洲艺术的人都云集到那里。之前开幕的大都会的中国水墨展是前奏,同时还有“军械库”博览会也是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博览会,苏荷区的Volta,联邦邮政局的scope博览会等,纽约全城开花。我的一个非常牛的画商叫Michael Goed Huis(麦寇•鬲豪士)是中国水墨的第一推手,贾方舟说大都会,如何推水墨啦,其实最早是画廊推波助澜的。在去美国之前,麦寇•鬲豪士已经在很多媒体做广告了,它给我起的标题叫“中国宫殿”,叫我想起了NHK纪录片大师小川道幸他给我报的一个选题,叫“奢华的贵公子”,那么都触到了一个优雅昂贵响亮的中国宫殿,切中了我的魂。

我们一直在讲永恒,大到五千年中国气韵,这才是我们要告诉世界的,是最重要的,但是一直是缺项。3月7日,在纽约切尔西区的一森•柯恩画廊开幕了一个水墨群展。一森的父亲是全球著名的大律师,七十年代尼克松访华的法律顾问,妈妈是七十年代就写了《中国美术史》的权威,一森也开制衣厂,公子范儿,他开的画廊比麦寇还要早,在当时的曼哈顿下城苏荷区,2005年我出席过一次活动。展厅一层主要地方是我的两张大幅绘画,“水仙花,罗汉松”、“佛指”。旋转楼梯到地下层,有克兰的画,已故的美国抽象派大师,还有马克托贝的涂鸦,包括我们华人王己迁(CC王),他是全世界收藏石涛的首富,是华人的一个骄傲。

一森想梳理他做中国画家的渊源,实际上想告诉大都会的策展人何慕文,你看看我们早期做水墨应该是这样子,而不是你选的切片似的那些市场化的、劣质的东方笔墨之“春卷”,去迎逢西方的猎奇心。一森驱车在充满历史传奇的华尔道夫酒店接上我,去看军械库展览,把我介绍给众多藏家人士,有巴菲特的朋友,有前副总统戈尔的女儿,有《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批评家,有贝聿铭的儿子,还有中国艺术基金会的主席陈妤等等。拿着我的手卷,推销给雅虎的老板。
这实际上是一个预热,重头戏在麦迪逊大街929号马列特画廊,一街之隔是  惠特尼博物馆。我的个展将于15号在此开幕。这个礼拜我去看各种展览,拜会朋友,去跟庄喆老伯一块吃饭聊天,庄老对我犹如父亲一般呵爱。这次我们达成一个事项,2015年他前来宋庄魏馆画画,我俩合作,在中国做一个大的双人展。庄老非常好,他是赵无极、朱德群同期的老辈,他们也是好朋友,有趣的是庄老也是ACC的获奖者,在1960年代。而我是在40多年后的2005年获此奖赴美。因为他父亲是蒋介石到台湾时故宫博物院的首任院长,他说他每天看怀素啊、宋画啊那些真迹,对笔墨有触嗅的感觉,他比赵无极、朱德群他们从线上更地道,更具中国笔墨的骨法突起物。

美国,从陌生到熟悉,一位中国艺术家的浪漫夜游,月朗西天,东方曙光初照。

孙:这个马列特画廊就是与麦寇•鬲豪士合作的纽约画廊吧?

魏:2008年我的个展是在麦寇76街的画廊,后来金融危机,他撤回英国了,2010年我在伦敦做了大的个展。马列特是纽约最牛的古董家具画廊,因为它往北走上十几米就是惠特尼博物馆,隔一条街到第五大道就是大都会博物馆。有一天晚上下大雨,我打着伞独自到城里面去转悠,我太太外出坐公交恰好路过马列特画廊,她看到橱窗已经摆上我的作品了,回来便告诉我。那时已接近晚上11点了,我还挺想去画廊看一下,便打着黑布伞冒雨去瞧一下,我发了微信,橱窗里摆上了一对六尺作品“孔雀•红”、“驻马听”。里面很深,窥探不到,内心暗涌。

孙:当时那种感觉挺棒的,夜雨人独立,幽魂伞下游。

魏:我去的时候坐公交,M3路在麦迪逊大街是单向往北上的,因为在大都会开幕的同时麦寇在这个画廊做了水墨群展,他代理的徐冰、谷文达、仇德树等作品,橱窗里也摆着我的作品,显眼的位置,当时一森•柯恩就说,那个群展只有你的好,剩下都非常糟糕的,哈哈,他有发言权的。这次相当于麦寇在大都会水墨展之后的三月春寒料峭掀起高潮,期间全纽约唯一的个展就是我的“中国宫殿”,麦克意欲呈现地道的中国气韵与精神给西方世界。夜雨挺冷,打在手上,风斜吹着伞,我心里愉快就抽着烟,一路走了回来,珠宝店,服装店,画廊的橱窗一一掠过。

很巧,一天我们路过洛克菲勒很重要的一个基金会——亚洲协会,大堂有Asian Week的手册,拿来一翻,居然有我画展的广告。还有一个特别巧的,我们住的酒店是一个很贵族化的酒店,桌子上放了五六本时尚杂志,太太翻看,有一本是中英文的,叫《约》 ,我心想这上面肯定有我的东西,翻开一找,占两页,青铜器和我的几件作品,还有采访亚洲周主席与我的画商麦寇的文章。这种偶遇挺酷的。

孙:这些都是麦寇•鬲豪士画廊做的?很到家啊!

魏:是的。

孙:这里边还是有很多机缘的。

魏:很多,非常多。一个叫吕娇的CBA女孩,吕娇妈妈上海人,做金融投资,她在纽约美院读书,画得不错。母女捧着鲜花见我,拿着《侨报》,上面专门的大段新闻预告我的展览,事实上,在我去美国之前很多华人已经在议论我的展览了。麦寇也不知道15号开幕的时候很多人是冲着我去的,我这边的客人他是不知道的。接着就是美国中文电视台,美国华语电视台都做了大幅报导,《华语面对面》30分钟的节目是与我的对话,之前也做过蔡国强、徐冰。据说此次是终结版。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6-1 00:57 , Processed in 0.1177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