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黟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古民居村落考察之客家围屋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1:14:47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曾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也曾有学者将二者进行了简单的比照。但二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众所周知,犹太人来自同一个国度以色列,几经战乱而流散。他们也被称为犹太民族。客家人虽都来自中原一带,但中原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国度。甚至客家人能不能被称为一个民族也值得探讨。尽管有一部分外国学者称之为民族。目前对客家人比较准确的描述是汉民族的一支。因而客家人不存在和犹太人一样的复国情绪。客家人是随遇而安,“身在他乡即故乡”。犹太人和客家人都散居异乡,不但没有泯灭自身,而且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本族群的独特性,并且为人们所赞誉,尤其是一些外国学者将客家描述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族群,而犹太人的优秀也是毋庸赘述的。

犹太人的祖先经历战乱而从以色列流散到世界各地,之后又在各地又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挤。迁居于各地的犹太人无居所、无土地,大多只能以经商为生。这就好比客家人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到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客家人所到之地,同样受到当地人的排斥,因而高筑家宅以防御敌人来袭。同时由于肥沃、通达之地已经为当地人所用,能为客家人所用的土地多贫瘠而偏僻,不适合耕作。所以客家人世代鼓励教育为官,而因经商致富的也不少。

二者同是经历艰难困苦,而在苦难中二者皆没有忘记教育的重要性。经商致富虽是客家人和犹太人谋生的重要方面,但是二者始终都以教育为本。因而也使得二者即使流散于各地,他们的文化习俗也得以传承下来,并且坚强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塔德木》是一部犹太人作为生活规范的重要书籍。这部书指出:“教育和宗教一样神圣。”犹太人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塔木德》中有一句极为睿智的格言:“人类有三个朋友:小孩、财富、善行。”犹太人另有一则典故是这样说的:

当初,上帝要把“十诫”授予犹太民族时,曾要求犹太人做出保,他们必能守护律法。于是,犹太人首先以最早的伟大祖先,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名字起誓,一定守护十诫。

然而,上帝认为不够。

犹太人又以他们日后所能获得的一切财富起誓。

上帝还是认为不够。

犹太人又以所有犹太人所生的哲人的名字起誓。

上帝仍嫌不够。

最后,犹太人说,一定会把“十诫”传给孩子,并以孩子起誓。

这时,上帝终于说道:“好!”

当犹太人把“十诫”传给孩子的同时,就把犹太文化传给了孩子,也把犹太人的文化共同认识传给了下一代。这就是犹太人流散各地,而不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同化的原因。

客家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不也是对教育的重视吗?在江西、广东、福建的客家民居中,无论是土楼还是围屋,都留有一处房屋,作为教育之用。这些土楼和围屋中无论是对联还是建筑装饰中,都处处告诫教育的重要性。“世界客都”梅州史称“文化之乡”,古人云:“梅人无殖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所至以书相随”。

以下要谈到的客家人和犹太人的相似性也无不与教育相关,比如,守旧、智慧和富有。教育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后人,使得后人有旧可守。教育与智慧和富有也是紧密相连的。

本文所讲的“守旧”于情于理都是褒义词。在客家人的建筑中,保存了大量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具体体现在建筑的结构、装饰和功能中。这些元素在别处是不多见的。或许因为客家人身在异乡,因而对故土的传统更加珍惜,因而代代相传,到现今他们成为了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汉民族,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精英。

守旧也体现客家人的精神生活中。祖先崇拜最能体现客家人的精神生活。客家人遵循着一个祖训:“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由于历史上客家祖先自中原,祖先崇拜也与忧国念祖、经世致用思想结合起来。祖先崇拜具体表现在祠堂文化、丧葬文化、谱牒文化等方面。祖先崇拜虽也是整个汉民族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其他汉族地区早已或淡或忘,而客家地区至今仍旧盛行。

这就好比犹太人对其宗教信仰的虔诚。犹太教仅犹太人能信仰,外族人不可以信仰。若犹太人与异族通婚,不论嫁娶,生的儿女都当作犹太人,且信仰犹太教。他们一直保护自己的宗教礼仪和风俗习惯。他们宁可流血,却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这个执着也造就了犹太人的悲剧历史。至今,虔诚的犹太教信徒的服饰、举止都会与现代社会有所不同。

正是这种保守使得二者的独特性得以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保守得以延续族群文化的根本,然而他们并没有拘泥于保守,他们同时还一心追求知识,教育是二者的立身之本。尽管在历史上,客家人和犹太人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灾难,家财尽失,颠沛流离,教育使得二者获得巨大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财富,得以重建家园,取得社会地位。据说,客家人的精英必须是有学衔或功名的,否则即使万贯家财,在村落中也不会被视为仪式的代表和解释者。而被犹太人称为生活圣经的《塔木德》中也说: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要得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所有的一切也无所谓。对学者的敬重其实就是对智识的敬重。此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犹太人是智慧非凡的。在哲学界、文学界、心理学界、科学界、政治界都有犹太人显著的位置。同时,他们的智慧也体现在精明的经商本事中。因此,犹太人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非常富有的形象。

同样,客家人也名人辈出。古代名人不一一列举,仅近现代的就不计其数,大家最熟悉的政治家有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北伐抗日名将叶挺,开国元勋叶剑英,总司令朱德等。文学艺界有史学大师陈寅恪,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现代著名艺术大师林风眠,清代还有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等。同时,商业界也有不少客家名人。逐一衡量起来,每一位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不愧有人认为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精华。

可以说,迄今客家人和犹太人灿烂的文化都是由落难者创造成的。显然这种文化是沉重而深刻的。一方面,正是因为由落难者而建立起来的族群文化,因而显得格外夺目。另一方面,他们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使我们不能不从中倍受启迪。那么,在这种夺目的精神文化与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之间,是什么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答案是教育。

文/黄灿波

注:

1.公元3000年前,现在被称为巴勒斯坦(古称迦南)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希伯来王国,这就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前身。两次犹太战争(公元66年和公元132年)均以犹太人的失败而告终,因此犹太人陆续离开此地,涌向世界各地。在大约两千年的漫长流散历程中,犹太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亚、非、欧、美各洲均有犹太人安家落户。

2.《仪式与象征的秩序》,第8-9页。

3.《仪式与象征的秩序》,第28页。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1:15:05 | 只看该作者
此次随易老师沿湘南、赣南、粤沿海和闽西地区路线考察,其本质上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化审视。从湘南移民文化,到赣南、闽西客家文化、闽西土著文化再到粤沿海潮汕文化,在诸多文化中无疑存在着含化与杂交的呈现状态,亦足以显示出同一大地理区划内文化之间的类型化与多元化趋向。由于此次考察主题为客家民居,并且对赣南与闽西地区较为深入,因此报告主要以客家文化及其物质化凝结——赣南围屋与闽西土楼为探究客体,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原本计划就思考当中的某一部分成文,但终觉原始材料不足且如此行文不足以全面阐释自己的一些疑问与思忖,故分列如下,以期将来进一步完善成文。

1、关于建筑形式:

现代派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说:“建筑被传统的桎梏束缚着,风格只是一种谎言。”无论其风格如何,每一建筑都对应着一种更为抽象化的建筑类型。因此,任何建筑风格并非建筑师或建造者的凭空主观想象,而是一种基于历史已有建筑形式的解码、重组或调整,即建筑具有一种类似考古器物类型学的演进。位于衍伸过程最顶层的原初特定建筑,其结构与功能隐含着其相应居住主体文化中最为稳定的部分,而表现该类型的一种或多种建筑形式之间的差异则承载着同一文化中的个体差异。当然,就这点看来,与现代、后现代建筑相比,民居似乎更具有阐释的有效性。如此看来,客家主要聚居地——赣粤闽交界处的民居形式,即赣南围屋、粤东围龙屋、闽西土楼应由同一类型建筑发展而来。此处所谈“建筑类型”并非某种特定形式的模型,而是居住主体原型生活与心理在建筑上的投影,比如客家人安身立命的人本安全需求、对于先祖及家族的克忠职守、对于住宅风水的极度推崇等等均为客家民居的共同范式。它更为凝练,体现着某群体内心深处的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集合的、历史性的、近乎无意识的内在深层结构。当然,同类建筑中的各种差离也无从避免,由于地理差异及当地固有民俗的影响,赣南、闽西客家人在以上及其生产、生活各方面又存有不同之处,而这便是造就两类客家民居风格各异的缘由所在。

2、关于客家迁徙及其文化的形成

1939至1940年,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一文中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要,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者也”。在陈寅恪先生看来,胡人与汉人之间并非种族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同样,客家亦非种族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其形成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结果,却是一个跳跃式空间迁移与同一空间内文化融合的产物。首先,我并不赞同某些学者的南方土著说,就从传世文献的移民资料与民间客家人的谱牒中便可证明(可查阅有关客家学专家的考证),虽然其中必有大量伪托攀附之辞,却不能一概否定。其次,作为汉族迁居南方的三大民系之一,客家民系的南迁进程历时长久。对此过程,不少客家研究学者也莫衷一是。其中,罗香林先生曾提出“五次迁徙说”,分别在两晋之际、唐至五代之际、南宋末年、明末清初和清同治年间。而我较为倾向于谢重光的解释,即使唐代之前有北方汉人迁移的迹象,但毕竟为之少数,大规模的北方和江淮汉人南迁肇始于唐安史之乱时期。一方面,此时段为中国移民史上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有现存资料证明江南及江西户口数量在此时激增。倘若对客家移民加以大略勾勒,我认为其应如下:一、安史之乱使得北方移民迁入江南和赣北地区;二、唐末至宋初,部分移民从江南、赣北迁至赣南,其中一部分人在赣南定居,即当今赣南客家住民的祖先,另一部分人则继续穿越武夷山南段较为平坦的地区到达武夷山以东的闽西和粤东北梅县地区,该时段应为南宋末年;三、明末清初至清末,赣闽粤边的客家先民又因各种原因前往台湾、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在此过程中,也有北方居民开始南迁,只不过其已不是客家主流。

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在秉承北方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沿途之地的文化因子,形成其独特的方言、习俗、社会心理及族群性格,就此客家文化在南宋初步形成,至明末清初充分发展成熟。而同时,客家文化的丰富性又非仅仅单纯南迁所能达成,而是在各地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与其周边多种文化的互动整合,其中在与百越土著、迁入赣闽粤边的武陵蛮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对峙与融合中,便吸收了诸多文化因素。而这种“吸收”方式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接触交流中当地土著与南方少数民族等文明还未开化的低级文化向中原迁移而来的较高级文化的崇敬和主动学习;二则由通婚所致。但无论如何,中原文化都在客家文化中占据主导作用。

就此,综上所述,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核心,并在其历史迁徙与定居繁衍过程中吸纳多种文化元素,最终建构而成的。

3、相率共守之处——关于客家赣南围屋与闽西土楼的防御性功能

在整个客家民居的考察过程中,当谈及建筑本身的防御性能时,当地人往往将其功用归结为抵制土匪来袭之需。该观点确实合理,但却不乏敷衍之意,似乎每座客家民居都面临着同样的外来攻击势力。对于客家民居防御性的阐述还需进一步探析。

我并不赞成许多学者认为客家民居来自东汉中原地区设有两角或四角楼的坞堡建筑。因为坞堡所具有的防御性外形其本质上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其整座房屋因抵御外来侵扰所作的布局与设制当属普遍性,即姑且不论其所在区域为何,凡是在社会动荡时期或不安区域,相似形制的产生并不能说明其特殊所在。因而,在探讨建筑的防御性特点时,其产生条件、防御程度、防御对象则成为判断、阐释其独特性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客家民居的防御性特点在根本上是由其在颠沛流离的长期迁徙中不断追求安定生活环境的需要,这也成为客家民居类型依据之一。然而,在本文所考察的赣南、闽西地区建筑的具体样式与防御程度上又迥然不同。

如前文所述,赣南与闽西地区客家迁徙的时间虽相差不多,在唐末宋初,但赣南围屋与闽西土楼的出现时间分别在明末清初和明中期。因此,客家防御性民居的出现并非客家一经定居即已形成,这足以说明抵御战争与所在区域的族群争斗虽促成客家民居建造防御性民居,但却并非决定性因素。就其形成条件,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经济基础。即便南迁之初为北方望族,长期的迁徙也必使其财力散尽,而随着明以来经商致富成为其建造围屋、土楼的财力支撑。这从此行所考察的赣南关西围屋、客家酒堡、栗园围屋、乌石围、燕翼围等围主从事木材、酿酒等生意,以及闽西客家人进行的条丝烟贸易便能获得实证。其次,其形成也与明代官方的乡村防御制度有关。明初,除在要地设置乡村防御机构——巡检司之外,还组织“军兵”与“民兵”相结合的军事力量。“民兵”虽然“籍名在官”,但却由地方乡绅或豪强统帅,官府不加调遣,也不发粮,在社会动荡时期,加以自我保护。这便成为家族进行自我防护的人员组织来源。此外,随着明代倭寇入侵,乡村农民暴动不断,大规模山寨与民间围筑土围等防御工事出现,其中,土围在福建沿海地区大量兴建。这些防御工事或为军民共同防守,或为民间自行防守。这些山寨与土围等公共性防御设施的建造成为赣南围屋与闽西土楼可供借鉴的建筑模式,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了聚族而居的宗族社会生活所需因子。

而就两类客家民居的防御性强弱来说,赣南围屋则显然比闽西土楼更强。闽西土楼的居住性更强,甚至直到土楼演变为五凤楼形式,基本已退化为一种庭院式建筑。究其原因,在于与闽西较为封闭的山区环境相比,赣南虽东、南、西三面阻塞,北面却较为平坦,且经赣江而下,由鄱阳湖直达长江,与江淮与中原的联系尚且通畅。因此,历史上,中原、江淮战事常常波及赣南,这也是一部分到达赣南的汉人移民继续向东迁徙的缘由所在。就此,赣南围屋所防御的首要是战乱,而闽西土楼则主要针对与外族之间因土地生产资料所造成的冲突与暴动。闽西地处武夷山区,自古便有“七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因此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以及人口的举日剧增,进行土地拓展则实为必然之举,争夺土地所致的矛盾在所难免。

4、家礼认同之所——赣南围屋、闽西土楼与客家家族制度

自北方迁居而来的客家人本身就具备中原地区的封建宗法意识,而客居他乡的生活使其更加尊崇祖先、强调家庭。该群体精神反映于建筑格局上,便体现出客家民居所共有的伦理性,分别为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家庭凝聚力的期待。赣南围屋与闽西土楼基本上均为中轴对称性建筑,将祠堂建于整个民居的中轴线上(更甚者,圆形土楼的祠堂建于正中心),同时在家族之下各家共居一处。

然而,赣南客家与闽西客家在家族管理模式上又有所差别。闽西客家家族形态主要表现为单姓大家族自然村和相对集中的血缘聚居形式。其家族管理为封建家长制与家族民主制的结合。在家族中,人们尊奉辈分较高的人为族长。而族长并不具备绝对的威权,而实质上仅为管理者的角色,召集族人民主讨论协商,小至家庭纠纷、家族事宜,大至承担地方治安和公共事务。之所以族长负责整个地方区域事务,则是由闽南地区仍属边地,远离政权中心所致。同时,闽西客家人的分家方式为兄弟均分土地、山林、家产等生产资料,采取农业共同耕种、商业家族式生产的方式,由此便促成了土楼空间结构中更侧重均等化的观念,也更易达成土楼的集资化建设。这一侧重在圆形土楼中达到顶峰,其居室样式、采光、通风及面积都是一致的。

而相比之下,赣南地区的客家人由于其地缘因素,则更多保留了中原的宗族观念,即为严格的等级伦理性与家长专制,其强制性更为突出。一方面,围屋多为经商成功的个人出资兴建,集资形式几乎没有。另一方面,围屋也多不落中轴线三进三堂式布局的窠臼,并按家庭成员的尊长程度分配空间,该格局直接承继了中原庭院府第式住宅。

以上即为考察归来后的点滴反思,之所以将报告题目取名“建筑自我价值的失落与回归”,是在文末之余忽然意识到,就人们将建筑本身作为一种探究的直观感受依托或现象而言,它似乎已然失去了本身的自我性,而沦为其所承载文化的视觉外壳。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感恩于它的这种失落,是它满载着群体与地域文化的所有沉淀,由此则无疑又是一种回归。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1:15:23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7月,我的导师易英教授带领我们一批学生踏上了岭南客家文化的考察之旅。期间,我们重点考察了客家人的建筑、语言、音乐以及工艺美术等文化的方方面面,地域范围遍及湘南、赣南、粤西和闽中。在这个过程中,客家人的文化习俗和建筑风格不仅烙印于心,更是对我的西方美术理论与批评专业的思考大有助益。现主要在大的概念和结构上就这次客家文化考察对西方美术理论与批评专业的联系与启示略说一二。

一、族裔流散与文化杂交

据考证,岭南客家群体是经过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六次迁徙才最终形成的。所谓“客家”,就是“做客”的意思,“客家人”也就是“远方来做客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客家人和经由“黑色大西洋”被贩卖到美洲的非洲黑人在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物理生存上来说,他们都远离了原来的聚居地,并在异乡扎根定居;从文化角度来讲,他们都被当作异域文明或遭排斥或受欢迎。因此,客家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流散的族裔”,在对客家文化的研究中就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按照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HomiK.Bhabha)的说法,文化的所有形式都持续不断地处在混杂性的过程之中,文化的混杂特性建构了文化阐释的第三空间。因此,将客家文化(在建筑形制的杂交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的研究纳入流散族裔的文化研究范畴不失为一种新的阐释方法。

除了客家文化的流散性研究的可行性之外,这次考察给我的一个最大启示就是文化研究在当代艺术理论,尤其是视觉文化理论方面扮演着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文化研究那天然的跨学科性质为当代众多领域的理论研究都指明了方向。以当下火热的视觉文化理论为例。W.J.T米切尔(W.J.TMitchell)在《学科间性与视觉文化》一文中明确指出:“视觉文化是一门‘交叉学科’,即一个跨越学科界限的趋同与对话的场所。”“视觉文化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理解为“视觉的文化研究”或“文化的视觉性研究”,这样看来,当代的艺术史似乎越来越近于“图像史”了。尽管这种说法存在诸多争议,但不可置否的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

二、世界历史与艺术研究

上文已述,客家人是多次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一个群体,算不上一个民族。如果将这个群体视作一个单位,将其文化与历史和其他单位联系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历史研究格局,这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几十年来艺术史研究的新趋势,即“世界艺术研究”(WorldArtStudies)。在20世纪后半叶,对非洲、大洋洲和前哥伦布美洲的艺术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这种研究中,爱德华·萨义德(EdwardSaid)等学者不断强调要摆脱将西方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的做法,将世界各地区的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公平研究。他们意图消解“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解构“西方中心视边远落后地区为其童年时期”的观点。

反过来,“世界艺术研究”的新趋势会促使我们更加客观、多元的看待诸如客家一类的文化现象和历史。不管是在小范围内少数群体的研究中,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中,中心与边缘、建构的主体与被建构的对象等二元对立的范式格局应该被打破,而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简单使用。

三、社会性身份认同

在这次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在不同的客家聚居地观看了不同风格的客家建筑和工艺美术。以建筑为例,湘南的客家村落、赣南的客家围屋以及闽中的客家土楼在形式、结构和功能方面都不尽相同。我在这里无意去具体考证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又为什么会不同。我更关注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它们所处的一个共同的文化语境:客家文化。假设我们要研究一座客家人建造的建筑,那么该如何进行研究?相信绝大部分人会将这座建筑放在客家人所处的整体客家文化语境之中来看待。那么,问题就产生了:这种整体的客家文化语境在不同时代的、具体的客家人的文化形式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这和当代艺术研究中的“社会性身份认同”问题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之处。

如果将客家文化抽象化为一个符号,那么,这个符号的能指就是“客家文化”,而符号的所指自然就是“社会性身份”了。在当代艺术的研究中,我们往往漠视了“社会性身份”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太过于想当然。以来自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家为例,我们在对莫娜·哈透姆(MonaHatoum,巴勒斯坦裔)、施林·奈沙(ShirinNeshat,伊朗裔)和莎齐亚·斯山德(ShahziaSikander,巴基斯坦裔)的研究中,经常不假思索地在他(她)们身上贴上“伊斯兰”的文化标签,尽管这些艺术家在欧洲和美国学习,并居住在伦敦和纽约,既不是同一国籍,亦不信仰同一宗教。那么,伊斯兰的文化身份和语境是否能在他(她)们身上运用自如呢?例如,伊朗裔女性艺术家施林·奈沙通常被视为一位伊斯兰艺术家,其作品通常被认为会告知西方世界伊斯兰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是怎么样的。但艺术家自己却对这种解释表示抗议,她说其作品表达的是个人的生存经验和作为世俗而非宗教的身份。西方人将施林·奈沙的作品误认为是对伊斯兰社会中处于受压抑状态的女性的记录。

由此可见,在文化和艺术的研究中,不可将“社会性身份”轻易地贴在研究对象上。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种文化语境之中的社会性身份在对象的研究中占有多大的比重。

结语

近二十天的考察期虽然不算长,但岭南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并带给我许多专业上的启示。在这篇报告中,我将考察中的所思所想简单罗列了出来,点到即止,以飨读者。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1:15:39 | 只看该作者
艺术资讯网:在此之前对于古民居村落有什么认识?
杨冰莹:在考察客家围屋之前,我们其实已经考察过许多民居村落,例如2008年走访的湘南的板梁、岗脚,2009年湘西的高椅、石板镇,以及北京京郊的爨底下村,等等。从建筑风格来看,民居不仅可以体现某一个历史时期的民俗建筑风貌,也能够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居村落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传统文化以及迁徙流散息息相关。正如我们在观看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时候,犹如真的回到了17世纪的德尔夫特,我们在考察某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文化遗存之时,非常有必要充分了解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就像布克哈特游走在佛罗伦萨之时感受到点点滴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韵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从而得出了历史浮现于细节的结论一样,你会觉得身处这些民居村落之时,有关此地的文化历史也在点滴细节之中被建构起来。

艺术资讯网:在本次考察中自己最关注的是什么?
杨冰莹:在本次考察中最关注的还是能够反射出当地文化习惯与信仰习俗的细节。例如我们可以从客家围屋的建筑装饰和形制方面看出客家文化的流散特征。据历史记载,客家族的形成最早始于秦始皇时期,当时始皇为“南征百越”,派大军南下,进入闽粤赣地区,后来那些士兵多数留在当地,成为最早的客家人。之后,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又有几次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于是客家族便逐渐形成。赣州是他们南迁的第一站,所以成为客家人的聚集地,这里出现诸多围屋便也不足为奇。可以说,客家文化就是中原与南方文化的杂交产物,而围屋便犹如他们在一次次的流散迁徙中停泊的驿站。与围屋牢不可破的外观相比,其内部栉次邻比的房屋,往来说笑的妇孺,鸡犬相闻的窄巷,却颇有生活的情趣与家族血脉的温情。但关西新围与一般的老围颇为不同,老围之中虽聚集的都是同宗同室,但房屋却是各户建各户的,所以房屋层层叠叠,没有过多的设计和变化,如此次考察的客家酒堡、燕翼围便是如此;而关西新围却是完全出自徐名钧自己的家财,因此其内部不仅有紧靠城墙的双层楼阁,还附有花园、长廊、边房、天井、书院、祠堂等建筑,不似客家人避难之所,而更像是某个官宦的豪宅大院。其中许多细节也能够看出主人的身份、家世与爱好。例如祠堂门口的那两座石狮,雄狮脚下的基座上刻着笔墨纸砚、兵器铜钱,代表着男主人是一个文韬武略又能赚钱的人;而母狮脚下踩着铜钱,暗示家族的财权在妻子手中,同时依附它的幼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母子亲情之用,而是代表男主人的两个妾。母狮的基座上刻着梳子、镜子、扇子三样女性用品。其实,我们不仅可以从这对石狮不仅看到某些关于徐氏家族的细节,而且还可以将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石狮文化的脉络中去审视。

艺术资讯网:是否觉得自己所学的西方美术理论与民居文化研究有契合点?
杨冰莹:其实在视觉文化时代,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都可以被纳入到美术史研究的范畴中来。我们现在所学的西方美术理论,已经脱离了传统美术史的范畴,例如社会学、符号学、人类学、精神分析、文化研究等等。同样,我们对于民居的考察也类似于一场文化史的考察,在切身体察当地的建筑、饮食、节日、风俗的同时,也便改变了以往传统史学的宏观视角,而转向更为具体可感的微观视角,而文化史的方法正是如此,即通过考察某一个时代和某一区域的文化细节来建构起完整而立体的历史情境。而这也是如今许多西方美术史家所倾向的研究方法。

艺术资讯网:在旅程中有没有去趣闻可以分享?
杨冰莹: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在考察广东洪阳镇古城时候看到的街巷各处张贴的告示,其中有通知同宗祭祖的,有召集乡民们庆祝某神圣诞的,且只要逢上这样的节日就必搭戏台。例如某处大夫第门旁张贴的这张:“敬告:农历二月初三日为英肃祖忌辰,届时演古戏一抬半,希各裔孙前来祭拜,礼品随办。”再如这张:“敬告:农历六月十二日为大圣佛祖圣诞,届时诸善信善社敬拜庆祝,初十、十一、十二晚映投影,初十投影,由治子方宋明敬贺。”而在洪阳镇内这样的宗祠何其之多,这样的佛祖又何其之多(感觉他们这里信奉的应该是多神教),所以洪阳人似乎天天都在过节,天天都能看大戏。当时,我们走出城隍庙时,门口就在搭戏台,戏篷子下吊了足有三十台电扇,台下的长凳子一条条地摆好,我们还庆幸今天运气好,碰到演戏。可谁知,这不过是洪阳人的日常生活,并不像春节圣诞那般一年才有那么一次。这些布告不仅反映了乡民们敬祖信神的传统,而且还体现出小镇的和睦亲密,这里似乎没有电视、电话、网络、新闻,信息以这样近乎于口传的方式流通,在如今这个充满仿像和符号的景观社会里,洪阳人这种天然的生活方式甚至让我感到有些羡慕。除此之外,镇里还有各种烧香拜佛的亭台,各家各户的门楣上插着“麒麟到此”的旌旗,甚至还有几处半医半巫的诊所,不仅能治疗“眼歪口斜,屎尿不定”还能解决“阴鬼缠身,发热发疯”,似乎还能提供跳大神服务。我们走在小镇之中,有关这个小镇及其居民生活的四维的历史情境就在我们周围悉数建构起来,我们虽是观众,却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有关洪阳的种种文化符码就混杂在空气和雨水中浸润进我们的头发和皮肤。这与阅读平面的书本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艺术资讯网:诸如此类的外出考察经历对校内的课程学习有什么帮助?
杨冰莹:通过多次对于民居村落的考察,我越来越深切地发现,要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群人,就需要亲自走进他们的居所,品尝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方言,目睹他们的仪式,感受他们的天气。有时,我们可以从一根雕梁,一个柱础,一张布告,一纸符咒上推测出那里曾经发生的历史,与不言而喻的文化习惯。正如我们能够从一颗掉在地上的芒果看到广州,从一张红色的告示看到惠来,从一盆大骨头看到大田,从一枚海贝看到南澳,从一把梳子看到惠安。一个文化符号总是影射着它背后更广大的世界,而作为一个艺术史研究者,更要从这旅行考察的经验中学会如何还原符号,建构历史的方法。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1:16:02 | 只看该作者
赵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记者:在此之前对于古民居村落有什么认识?
赵兴:中国的古民居村落现状堪忧。历年来,我们跟随易英教授考察了多个省份的古民居,可以说,我们一直对中国古民居都比较关注。

记者:在本次考察中自己最关注的是什么?
赵兴:一方面考察活态的民居遗存,重点关注民居的形制、特点和演变脉络,另一方面考察民居的保存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记者:是否觉得自己所学的西方美术理论与民居文化研究有契合点?
赵兴:西方的民居文化研究做得相当深入,相应的古民居保护也非常完备,西方美术理论与民居文化研究之间不存在文化冲突。例如,西方美术理论中艺术社会学的方法对民居文化研究的开展是相当有助益的。

记者:在旅程中有没有趣闻可以分享?
赵兴:旅程中有苦有乐,保存完好一点的古村落通常都位于相当偏远的地区,找路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我们去郴州东成乡庙下村考察,车行到村级公路,发现当地农民为了阻止大车过路把路压坏,用大水泥墩子把路堵上了;我们只好绕道田野,一条单行道,蜿蜒通向未知的前方,途中还不时要和农民大伯商量把西瓜车抬下公路,车过去后再帮他抬上来;在福建大田考察客家围屋安良堡时,将大车换成小车,绕过塌方了一半的环山土路,颠簸半天才找到山坳里的土堡,但安良堡的精彩程度也令我们叹为观止。

记者: 诸如此类的外出考察经历对校内的课程学习有什么帮助?
赵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术史学习离不开田野考察,这些考察虽然艰苦,但与每一次发现的快乐相比却又微不足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2-27 15:05 , Processed in 0.1098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