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正成:关于书法网站现实意义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5 18:3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纪念中国书法在线成立十周年网友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3.4.27



听了各位的发言,深感大家的思考是比较成熟的,我接着谈谈我的感想。
   
1,历史的备忘录:网站的批判性价值观

    我为什么办网站呢?2002年秋天下台了,我《中国书法》主编被撤职了,我做什么呢?我不能在这儿干书法,就退到网络上干书法,“中国书法在线”是03年春天创办的。开始是颐轩和齐玉新找我谈书法网站,后来闻正两次来找我说服我办网站,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书法的拐点,让我的书法工作不期然转移到现在这样一个形态。十年过去了,试想如果我现在仍然在当《中国书法》杂志总编,我根本就没法当下去,我只能是现在这个状态才能工作。那天我翻新到的《中国书法》杂志,有曹宝麟先生专题的那一期杂志,前面是一个“大家”,曹宝麟是“名家”,我一看这个玩意根本是价值观颠倒了,曹宝麟才是大家嘛!

    曹宝麟:我看我在邵秉仁后面。

刘正成:我想到什么呢?这个杂志它就是个价值观的选择,你发什么、不发什么,就体现了一种艺术价值观。书记盯着你,要么听他的,要么自行其事。反过来,现在我就很自由,书法我说谁好就谁好,我说谁不行就谁不行,我觉得这样很好,很自由。现在再叫我过去做《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我绝对做不了。现在他们首先就是个权力和商业利益选择了。

站在艺术史立场看,你必须要在这个时候走过去,它记录下你怎么走,这就真实了,回头看百年历史都是这样的。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当时都是摆在上海弄堂杂货摊上卖的,但是现在成了中国文学的主流了。

“书法在线”没有组织大的活动,但是我还是在做书法的事,网络能反映我做的事不是挺好吗?我力所能及的组织《中国书法全集》的编撰出版活动,同时还能反映我们各个分卷主编的学术成果。像今天这个活动一样,两位中国最重要的学者做讲座,一个是在历史学界(李学勤,编者著),一个是在书法界(曹宝麟,编者注),他们就是站在我们当代的学术前沿。我觉得网站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反映你这个时代的历史价值观。我当《中国书法》主编的时候有条件,就这样选择介绍书法人物,现在我要还在当主编的话,就没有这个权利了,因为环境条件巳经变了。我曾经和王镛先生讨论《中国书法全集》是否要编“当代卷”时,我们的共识是不好编、不必编,因活着的人的选择有许多社会因素的干扰,以后我们到了七八十岁以后,这个条件合适,再“补编”,能够去编的时候,能够说话的时候你再去说。

也许网络不太引人注意,我们发表对当代书法的一种批判意识可以立此存照。书法文化是没有那种强烈的社会政治性的,但是文化的批判意义必须保持。因为他有这种自由的条件,你要批评了,他也不觉得是很大的事。但并不等于批一个什么人、批评什么学术观点,是无意义的。例如对书协办展等活功的反腐败,这件事情显得很热闹,但是批判这个事是有意义的,是对当代书法重商主义的一种积极的文化批判活动。我自己觉得在当下心态下能够做这个事,能够反应它的文化批判价值,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司马迁的一部《史记》,它为什么要写《陈涉世家》,陈胜是一个造反的农民,为什么为他立了传?这事如果司马迁去请示是汉武帝,汉武帝能批准吗?帝王才能称世家,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为屈原写《屈原贾生列传》,为敢于抗逆楚王的屈原立传,他要拿去找皇帝审稿肯定通不过。还有《货殖列传》、《游侠列传》,这些到今天真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当时还没人看他,他写的时候没人看。当时文化阶段发展到那个程度,并不以他是否占到当时社会主流的位置上。就像今天李学勤先生讲的伏生传经的故事,如果没有伏生,《尚书》的二十几卷传不下来,它就在这种边沿的形态上发展的。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超越的意识,我们立志于延续中国文化的文脉这个高点上,通过相对自由的网络去发展,就是在做一件有益的事。

其实中国文化的文脉就是它的批判价值观。为什么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中这么重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是因为他有独立的一种学术批判价值观。他对历史的评价,他是汉朝人,他对刘邦的评价就很低,对项羽的评价反而很高。他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他,他写的项羽乌江自刎,项羽死的时候,多威风、多英雄,轰隆烈烈。但是写刘邦,老觉得他是一个地痞流氓的味道。你看司马迁的文化批判精神,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文脉。

2,学术前沿在线:高端与跨学科活动对艺术商业化的纠正

第二个我想讲的,如何达到学术前沿。因为我原来主编《中国书法》杂志,是学术刊物,它是书法家协会的学术旗炽,如果我不到学术前沿,所发表的文章没有学术前沿性,就不能给学界和艺术界提供一些可看的点,你本身也就失去了学术的高度。就拿今天李学勤先生的讲演来说,你看李学勤的工作多重要,发现了《尚书》战国抄本,他所整理研究的清华简不仅证明了伏生口传《尚书》的部份,还有未传的部份,这是几百年、上千年一遇的学术发现,他快八十岁的人了,天天在做这个中国文献学、文字学、历史学、简牍学的前沿工作,清华简每年出一本,这个事情很辛苦,但却是历史性的工作。他完全是一个书生,家里边也很普普通通的,但是他的工作就是我们国家的文脉所在。可惜,绝大多数国家行政、文化部门并不了解他的工作性质,他还没到七十岁,全国政协委员就不让他做了,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场合失去了话语权,而其他许多委员、常委,不学无术,毫无贡献,却占着这些位置直到老死!但是,他仍然站在中国学术的前沿,别人无可代替。

再说曹宝麟先生的北宋书法史研究,除了他来做,别人做不了,也没人想去做,因为的这些工作在今天的书法界已无人关注,你做好了在书协里也捞不到理事、主席的名位,更没有利可言了!但是要知道,他做这个事,一百年以后也不会有人来做,他超越不了你。他下笨功夫,十年编一本书,现在大学里出现了一大批“学术机器”,批量制造学术,在这批“学术机器”那里,这十年已经生产好多套书了,可惜却是外表光鲜的学术垃圾。

今天(英国)付淑群基金会虽然发了微薄的五千英镑的奖金,但是,它的学术评委会是达到国际水平的,这个奖励是得到国际书法艺术学界公认的。所以那几个评委的名字很重要,苏立文、傅申、朱关田……它是一个个学术的标志。现在书协里多少学术和艺术评审委员会,那个主任就是外行,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他评了你有什么学术意义?我觉得虽然授予曹宝麟先生的这个“书法学术成就奖”奖金微薄,不到五万块人民币,但是意义非凡。

有一次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朋友告诉我说:我们到欧洲去走了一圈,找不到一个懂书法的。我说:你到德国去了,你见过海德堡大学的雷德侯教授吗?他说:没有。我说你不见雷德侯教授,你怎么知道德国研究中国书法史的前沿呢?你要到法国见什么人,到英国见什么人,你都心中无数,等于瞎子摸象!你找不到国际书法学术的前沿在哪里。你到法国不去巴黎大学远东学院见魏德迈教授,你到英国不去牛津大学见苏立文教授,你不过去度了一次旅游假日而已。你找不到这些学术前沿点,你顶着多么拉风的机构牌子都没有用,都不过是假牛布衣而已!

你们也许经常从“中国书法在线”上看到我的许多创作活动报导,但请你不要认为这全是为了广告宣传。古代许多聪明的名家,是不愿公开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我让你看作品,而不让你看它的创作过程。我为什么放大我的创作过程呢?实际上我很矛盾,一度很不想把自己的创造“秘密”公诸于众。例如这次“陇上鸿泥”书法展,我多次去甘肃各地采风、创作的过程,我是想向大家报告,我的创作,我的书法作品,不是在书斋里面抄唐诗宋词经史子集,艺术怎么跟生活、自然、历史连在一块儿,怎么去获得艺术创作的题材、灵感和激情。其实我应该默默地做,不要让大家知道,然后一鸣惊人。但是,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书法的技术主义趋势下的泛文化时代,我们这些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中老书法家,应该身体力行为年轻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参照,让大家来思考,什么样的书法作品才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载体,而不仅仅去想办法忽悠卖个多少钱一尺的好价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8:34:47 | 只看该作者
3,艺术交流平台:信息互动的效率扩张

第三个,我想到让“中国书法在线”成为全社会的公益性艺术交流的平台。现在主流书法界进一步行政化、官本位和商业化之际,我们的网络书法交流平台,最重要的是信息效率的扩大。国际经济重心在向亚洲和中国倾斜中,国内、外的有心人都在关注中国的书法,因为书法与汉字是最有特征的中国文化的载体。但是我经常想,他们到那儿去找《中国书法全集》来阅读呢?去年美国洛克菲列三世找我,要拜我为师学书法。号称“金融巨鳄”的索罗斯也来家里访问我和中国书画家,请教书画问题。前几天,世界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弗格森和中国著名金融学家夏冰对话,也邀请我去参加。参加会见的国际金融巨头见了我说,刘老师,我要找你学书法!我想这不仅仅是客气话。世界关注中国的书法,然而,他到哪个地方去看中国的书法呢?今天有谁跟我说要建一个“中国书法馆”,我说你说的那个“中国书法馆”只能叫做“中国书法展览馆”。“中国书法馆”,我问你,进去看王羲之能看到吗?看苏东坡能看到吗?看不到。只是展览馆,正像我们现在的“中国美术馆”其实只是出租展柜的“中国美术超市”。达-芬奇的五张油画在英国伦敦的国家美术馆,你去的话随时都能看到。《蒙娜丽萨》在卢浮宫展厅里,任何时候去,都能看到。除了拍卖会,中国到哪里去看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看得到吗?你说你“中国书法馆”能看到这些书法的国宝吗?就是某个博物馆有,你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也不会轻易给你看,何况老百姓和外国人!

关于交流,我觉得西方有迫切的愿望,就像他们想要到中国投资一样,他们要想看中国的文化。他们找不到,我们怎么想办法让他们能看到?所以“中国书法在线”经常有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的书法书法家和书法团体发帖,希望跟我们联络。其实包括我到日本、到韩国,他们书法界的人都在看。我到台湾,他们很了解我的情况,为什么?他看“中国书法在线”很方便,从中知道我的动态。我们要想想我们的文化怎么跟西方文化对接?我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只有书法网站。我们办的《中国书法》杂志,他也看不到。只有网站,随时都可以发帖,我到英国去,随时可以发帖报导所见所闻的动态。现在我每天看全世界的华文网站,全世界的事情都在视野内。那一些著名网站上面跟贴也不多,但不等于看的人不多。为什么?它就是给你一种信息。“中国书法在线”在网络协会排名中是4,000到6,000之间,而中国文联的网站排名在12,000之后。我观察, “中国书法在线”随时都有1500左右在线的网友,随时都保这个数字,我就觉得很可以了。侯勇发了一个《西行记》,我去数,怎么点击量六十万了,我是不是看错了?我又去数,就真是到了六十万点击率。我想我出本书,那三千册还剩有一半。所以这个网站,我们绝对不应小视它。我们还在想,这个网站是不是弄成英文的?因为中国现在是世界的焦点,他不仅要进来投资,还要投资文化,他来了不知道怎么做。利用这种潮流和趋势,也可以思考中国人怎么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去影响世界?我们中国这个方面效率很低,用一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办事不行。例如在国外办孔子学院,你把办院宗旨建立在纯文化上,非政治宣传化,就不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文化的事情要慢慢来,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政府部门花了不少线,但这种文化的“扩张”做得很差。

搞文化的“扩张”只有靠文化人和文化本身。像李学勤先生,他做的东西,没有人给他翻译,虽然他英文很好,没有人用英文去发表他的东西。有一次弗格森到我家里来,就是前面提到的世界著名金融历史学家,跟国务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夏冰聊天对话。完了之后三五天,弗格森就把这个谈话内容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显然,中国学者夏冰的学术观点就被介绍到西方去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有没有办法传递出去,并为西方人接受认知,而不只是追求皮相和时髦?像我这次要增订再版的《书法艺术概论》一样,我又补写了字数近初版书一倍的下编“书法审美历程”,我想商务印书馆给我出版之后,根据牛津大学苏立文教授的建议,我还要再出一个英文版。一个字一块钱,我自己准备花了二三十万(目前已付了十几万),请一位英国翻译家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一个曾来中国考察碑帖的牛津大学在读博士说,我们平时能看到书法方面的英文的书特别少,现在还看蒋怡先生四十年代写的那本《中国书法》。显然,他们要学习中国文化,找不到更多的书来看。政府现在讲“文化外交”,并为之花了不少钱,但是这个翻译稿费还是我自己掏,岂非咄咄怪事!

但是,政府被不少文化出版项目忽悠出去的线也不少,大概只怪我自己不屑于去忽悠,或者说没有时间去忽悠。大家都说《中国书法全集》很重要,但二十年来全靠我卖字来出书。从2002年我下台后,中国书协的主流媒体全面封杀我,在《中国书法》上出钱为《全集》发个广告都不行。这十年来,“中国书法在线”为《中国书法全集》的宣传介绍也做了不少工作。我觉得我只能够把我的学术、艺术活动在“中国书法在线”上披露,“在线”好像当年的“地下党”一样做书法工作。曹宝麟先生刚才说了他每天在看“中国书法在线”,现任的中国书协的秘书长来访问我,他说我们书协的不少人上班开始第一件事就是看“中国书法在线”,看刘正成在说什么,做什么。你们真的不要小看网络的效率,拿来一本《中国书法》杂志你未必一篇一篇看,在网上看看固顶的贴子可仔细呐!

在座不少兄弟网站的负责人,我要给大家鼓鼓劲,我们搞书法网站不要灰心,不要被波浪式的发展态势所动摇,把网站坚持办下去,並越办越好,早晚它就显现出效率来了。有人在上网看你的,你的工作就有前途。你说还有什么更好的信息渠道?你办的杂志,办了谁看呢?现在《中国书法》杂志虽然卖的不少,有些是通过关系让老板们打包卖出去的,即使这样卖出去了到底有没有人看到天晓得。

    但是恰恰是网络很自由,你想说某人是“大家”,得防着有别人嘈笑你。至少我可以对我不认可的“大家”噤声,我不说你,我不信你,其奈我何!在这里,维系着书法和书法人的尊严!所以这么一个很宝贵的渠道,大家要诊视它。如果在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哪有这样的平台?那个时候想说的话就没法说了,现在你要说学术的话,有充分的自由,没人去干涉你。

所以十年发展,我没有觉得网络衰落这种感觉,我觉得还可以做下去。至于你们提的怎么扩大,就像汪海权先生刚才的很好的建议,让我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是人才难得。要实现你们建议,“中国书法在线”这样做肯定厉害,但我希望有人站出来参与,不管以哪种形式,我们都表示欢迎!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这是“文革”发动期的主题词,责任,激起了多少“造反派”奋起“闹革命”,那可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呵!没有发你一分钱,你就是几天几夜不睡觉写大字报、搞大批判。“文革”事与愿违,造成十年灾难,但这句话没有错。所以,工作在书法网络的朋友很辛苦,你关注于学术与艺术,你的经营可能亏损。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和小视它的社会责任!我最近也玩微信、看微博,但那个有局限,我觉得还是网站还是能长久运行的有效媒体。你看世界各大报纸都转成了网站,包括《金融时报》、《华尔时报》、《纽约时报》都转成网络版了。网站的信息与资料有序地摆在那儿,就像一个图书馆一样,可以随时去查阅它。

    感谢大家到这儿聚会,大家也是“中国书法在线”网友,但其实你们几个都是书法网站的巨头,我是“中国书法在线”网站的幕后操作人。我想,这是我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可以做得更好。

    一  痴:你是中国书法网络的精神导师。

    刘正成:过奖了!但至少我不会像《中国书法》杂志那样随把“大师”帽子往人头上戴误导人!杂志下面编辑们心里面可能不是这样想的,但他必须这样做,因为你在它的体制下讨饭吃。叫我现在做这个“大师”排位,我也许还是这么编排,我怎么办?他是一个普通的理事或者评委,人家是主席、副主席,当然要放在前面。官本位的主流价值观摆在那儿,你没有办法,孤掌难鸣!所以我觉得现在好,有自由。

    一痴:刘老师的身份转换,之前是书法运动的倡导者,现在变成了书法网络的精神导师。

    刘正成:说“书法地下工作者”吧!但是我们要走出这个低谷,慢慢地向前发展。我也相信书呆子的话,“十年之痒”,没有不散的筵席。因为现在你要看学术,看这个,没有什么可争的了。你跟他没有什么学术理念可争论之处,争不了,因为书协已经没有什么谈学术的兴趣与空间了!你见了他想争也争不起来,他甚至知道你要说什么干什么,不等你张口动手就把你安抚得服服帖帖,这比当初用手段整你还厉害得多!哈哈!我想,网络上还可以谈些话,不让人在这个犬儒时代感到窒息。我觉得书法界重量级的人物,像曹宝麟先生这样,在网络上发言,对书法的推动还是很厉害的,历史会记住这些话的。

    一痴:我们期待着曹老师在网络上主动地发言。

    刘正成:所以大家掌握这个春秋之笔,现在的非主流,以后未必不是主流。就像我看苏立文教授收藏的《新月》杂志创刊号一样,发黄的纸印出来的,作者目录上面全是后来的大人物,包括胡适之、鲁迅、陈独秀、梁实秋,徐悲鸿也不过为文章画插图。最后,这些作者就成了时代文化的代表人物,真正的文学艺术大师了!所以我给大家鼓劲,网络的前途无比宽大,正期待着你的驰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2-27 03:05 , Processed in 0.1032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