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诚悬遗风,德泽后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8 13:38: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谨以此文献给上百年来湮灭无闻,勤耕不辍,前仆后继捍卫柳楷的前贤后昆们。

      柳楷自诞生之日起,便鲜有传人。米芾的恶语相向,更加剧了“倒柳”运动的肆虐横行。时至今日,对于柳字的评论仍是贬多于褒,过大于功,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柳楷清健峻整、姿态横生、结字谨严、转折交结处多有“华饰”现象,既是其优点,同时也成为后学者无法登其堂奥的门槛。柳楷,入门易得法难。进得去而出不来是其最大桎梏,这与欧颜形成鲜明对照。回想欧楷,前有黄自元鼓噪呐喊,后有天津“田氏兄弟”的躬身实践,欧楷所学者众。平心而论,“田氏兄弟”改良版的欧楷远不及卢之南版的醇厚蕴籍,却由于其易学、上手快、通过短时间强化训练辄可达到进行书法创作之阶段等突出优点,颇得时人青睐。田氏欧楷对于欧楷的普及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相对于欧楷的险绝、笔法的完备以及历史的传承等方面的开掘而言无疑是破坏性的,再说得过激一点是将欧楷简单化、庸俗化了。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颜楷。说及颜楷,人们自然便会联想起钱沣、翁同和、耿仲易、朱学达、项宇等等,真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柳楷自柳公权后,门可罗雀,后继乏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印象里,唯有浙江的沈四生、上海的郑晓明间或写过几幅像模像样的柳楷作品,惜精品不多。明末的王铎在其《拟山园帖》之中,有一帧碑版正是集柳的佳作,是不可多得柳楷妙品。现如今,学院派书风铺天盖地;碑学者一味在残垣断壁间寻找所谓的灵感,至于帖学派不是在魏晋融炼,而是抱着“汉简”的遗骸奉若神灵;二者统统钻入了死胡通。正本清源,尽快恢复“颜筋柳骨”的至尊地位,标榜盛唐书风,任重而道远。
     柳楷入门易,深入难,由深入至创作难上加难。难就难在,不掌握柳楷的结字规律,往往无从落笔,下笔无根。柳楷于结体方面往往是因字赋形,这一点与颜字的四平八稳有着本质的区别。柳楷关于左右结构的汉字考虑到宽博的结字原则,多为左高右低,以求差参变化,整体而言字呈扁方,当然就偏旁部首而言,仍是以长方形结字为主。上下结构的汉字以长方形结构居多,尤其是含有戈钩类汉字,其横画横向拉伸,戈钩向右下方深入挺进全力踢出。正是这力拔千钧的一记戈钩,完成了结字的造险与破险。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字呈扁方。上下结构的汉字,多呈长方形,注意的要点是横画一定要舒展,竖画要柱实,竖钩要注意回锋的质量及出锋的火候。
      破译柳楷关键何在?答案是肯定的。一曰:中锋用笔;二曰:左右逢源。前者是笔法,后者说得是布局。柳楷写得轻佻与板滞皆与用笔不正确有关。笔者有一点肤浅的习书体会:成熟的柳楷作品,与篇幅的大小、文字的多寡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必须要满足这样两个必要条件:筋骨毕现与隐约透出一点篆籀气。佳构关乎结体与线条质量。不必太过在意起承转合,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唯有庖丁解牛刀在隙中,始得柳楷极则。下笔则爽爽如有神助,结字多圆融而暗合天机。
      唯有步入柳书殿堂,方可领略楷书之美,整饬之美。诚悬柳楷非擘窠大字不足以显其筋骨。人人皆道柳书以骨力胜,殊不知,柳书胜在结构,胜在遒媚。纵横涂抹,无不如意。其间沟壑丰盈,河草丰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在此我想补充一句,书法这东西,其实也是挺玄妙的一件物事,需要悟性,需要一点想象力。我认为柳书是学书过程中的一个坎,迈得过去自可开辟新境。学习书法不必苦练,当然我不否认练笔,我很赞成佛家所谓的“佛渡有缘人”的说法。陕西的刘西椟也曾说:“不给混沌者开窍”。多读,读古帖,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如果能做到从中习见的生活现象中发现诗情,那么与书法心意相通,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凡事顺其自然,功力是一回事,才情是一回事。这就是为什么书法专业的博士生只能埋头于书本理论创作,其实践水平甚至不济一位街头糊字为生的卖字匠,中文专业培养出的博士、硕士却做不了作家。有心栽花,无心插柳。东坡有云:无意于佳乃佳耳。
      细细揣摩玄秘塔与神策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书风,玄秘塔遒媚,融王褚虞欧颜诸家于一炉,是金刚经熔铸百家风格的延伸与升华。神策军雄浑静穆,山川毓秀,万壑争流。已然是睥睨天下,震烁古今。
      临摹古帖是必经阶段,最苦莫过于无法与柳公心意相通,要知,唯有与碑帖原作心相应之后,方才有一日千里的笔酣墨畅的极致快感。
      临柳的意外收获:柳书从欧书出,从颜书出,从百家出,从自然万物出。诸家所长汇于一体,自铸新体。欧之险绝,颜之宽绰,褚之温婉,取右军蕴藉,得世南静穆,万千气象,呼之欲出。柳书出,楷法亡!
      作为楷法极则,我们不需要拥有超越前贤的豪迈气概,唯有谦卑躬行,方可按图索骥,步步深入,方可领略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
      以柳书法则观照诸家作品,但觉弱不经风,稚拙可爱。钟繇古拙,还停留在隶字向楷书的过渡阶段;王字秀媚其外,端庄有余,少丈夫气;率更令结字乖张,一味用险,过犹不及;鲁公豪迈,结字有四平八稳之嫌,晚年风格趋于成熟,习气日隆,为后学者戒。
      可笑今人,百般抵毁柳公,众口烁金,将一代楷圣肆意践蹋,居心何在?只有一个结论,狂妄无知指责谩骂的行径只能是欲盖弥彰,愈发暴露自身技法的拙劣、词章的平庸,内心的苍白。
      我曾经对米芾很有好感,认为米是百年不遇的书法奇才,其旷世才情,世所罕见。只有一样让我鄙视,米口诛笔伐柳公,痛恨之情溢于言表。我就纳蒙,难道真应验了曹丕那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米的行书成就,世所公认,至于楷书,就我个人看来,一般尔尔。与诚悬楷书相较而言,不啻霄壤。真不知今人何德何能,可以品评柳公。看看时下的书坛,什么学院派,什么流行书风,气焰甚嚣,时间会证明一切。
    我一直认为我以前写得不算是行书,或者说是没有懂得行书的规律。
     在我自己的体会当中:行书的基本规律是很严密的,并不是说把楷书写写快,或者把普通的钢笔字搬到宣纸上就叫作行书。
      我自己小时候,楷书学得是颜柳。学习了二王一路的行书以后,就发现颜柳作为楷书向行书的过渡,有它一定的障碍。颜柳的书法中,具有一种华饰的现象。尤其是在用笔的端点,起笔、落笔、转折处多有一些装饰性的停顿,对于行书的连贯性造成了一些障碍。
      如果说我自己开始懂得行书,首先是在这个认识上的突破。细想起来:行书的用笔,结字自身都有很严密的规律。我自己比较喜好的是二王系统的行书。
      王铎曾经把晋人的书法比作崇山峻岭,他认为这个崇山峻岭需要去爬,爬上了这个山岭,顿俯于下,其它东西就可以看得很透彻,很清晰。
      我自己在学习行书的过程当中,受到二王、米、苏和王铎的影响比较大,原因最重要的是我喜爱它们的萧散、简淡,很有书卷气息。我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也是尽量想去追求一种文气、书卷气和自然美。
      孙过庭撰文提出“先平正,后险绝,再复归于平正”的观点。这个过程既是人生成长的一个过程,也是我们学书法的一个认识过程。
      赵子昂这样说: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我们不应该把它认作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指运笔的规律在书法当中是第一位的,是非常重要的。
要解决运笔的问题,就必须要临摹古帖。临摹古代的经典作品,尤其是那些在历史上被众多书家所公认的优秀作品。在临习当中,一是要细,一是要观察认真,而且要在临习过程中分析它,读懂它。对于我自己而言,我平时读帖的时间要比临帖的时间还要多。我认为:如果读不懂,也就临不懂;临不懂,也就写不好!
      诗文书画,同根同源。书法的经验同样适用于文学。
      做文章不是谈恋爱,羞答答的,半遮半掩。大凡有话想说时,便可以大胆的说出来!文采要的,但不能多,多则喧宾夺主。句式要短,错落有致,俏丽生姿。
      话,人人会说,但要说得漂亮,说得高明,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一句话几样说法。民间故有“会说,让你笑;不会说,让你跳”的说法,千真万确,太对了。
      字句生香,典雅工丽,是一重境界。花团团,锦簇簇,委实喜人。因其短小精悍,雅丽精绝,于词字要求颇高,压力是一定的。凡事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说得真好!有些压力,对于某些人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另一番境界。庄子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是的,历览先贤经典作品,有这一样一条创作规律,贯穿其中。世所公认的好作品,大多平和冲淡,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拉家常,没半点架子。
      这便是“大音声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心旌摇摇之际,掭毫、开笔,试试看!
      创作热情,颇值得称道的!远远望去,也是面带喜色!文不加点,字走龙蛇。不多功夫,也有汗出,也有翰香逸出。虽谈不上龙飞凤舞,也自觉着应手得心。送在鼻下闻上一闻,自是精神大振,欢喜非常!
      先不要得意,两相比较,孰优孰劣,美丑清浊,自有定论。
      任你钩填涂抹,历数胸中锦词丽藻,横竖比较起来:漂亮的,越发觉着美玉增辉;丑陋的,越发觉着泥涂失色黯淡无光。
      词句比不过——也不怕的。咱还剩有宏富的篇幅,怎说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吧!
      就这一点安慰,也难以保全了。及至进入编辑眼中,分明是一大堆没啥用途的庸脂俗粉。
      唰!唰!唰!顺手几斧子砸将下去,眼看是寸缕皆无了。话说得有些刻薄,自己也是知道的,却是事实。
      武侠小说有云:剑由心生,无剑即有剑,万物皆可为剑!当技艺已经娴熟至如手足一般,这般技艺本身便已融入你的肌体,变得轻而易举起来。莫名的喜悦涌上心头——诗兴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
     一浇胸中块垒,书以言志!             花满一庭(QQ 84205451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0-15 18:04:33 | 只看该作者
剑由心生,无剑即有剑,万物皆可为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2-26 02:22 , Processed in 0.1177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