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969|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市隐者|汪为新书画精品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7 16: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汪为新简历]

汪为新,又名止亭,江西永新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工艺美术系。
现为《艺术丛林》主编,出版个人画集数种。
[主要展览]
个展:
“汪为新书画艺术展”(中国美术馆)
“琅园无声·汪为新书画艺术展”(山东省博物馆)
联展:
“当代水墨探索展”(台北)
“北京青年美术作品展”(当代美术馆)
“中国画家五人展”(1998 中国美术馆)
“名家画荷展”(2001 北京环宇经典艺术中心)
“当代艺术家精品展”(2001 北京)
“INK AND PAPER”(2002 法国)
“第2回中韩书法家交流展”(2002 汉城)
“中国当代书画家邀请展”(2002 北京大学)
“三人水墨画邀请展”(2003 北京民族文化宫)
“首届花鸟画邀请展”(2003 广州美术馆)

“李津、汪为新、王晓辉三人现代水墨展”(2004 巴黎)
“山水画邀请展”(2004 广州美术馆)
“中韩书画家邀请展”(2004 河北迁安)
“美术市场、名家邀请展”(2005北京中国画研究院)
“美术市场、名家邀请展”(淄博荣宝斋大厦)
“中国画家作品邀请展"(全国政协礼堂)
策展:
“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2005江西省博物馆)

刊载:
《美术》、《国画家》、《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东方艺术》、《艺术状态》、《美术市场》、《名家逸品》、《艺术与收藏》、《中国当代艺术1999-2000》、《中国书画》、《当代艺术家文献、画风卷》、《国画文献》、《艺税集、花鸟》、《艺税集、山水》《中国书画收藏》、《书画收藏》、《藏画》、《中华书画》。

拍卖介绍:
中鸿信国际拍卖公司 历届春季、秋季大拍
2001年嘉德在线专场拍卖

媒体介绍:
1996 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专题介绍、山东电视台“时代美术”专题介绍,《中国文化报》、《中国信息报》、《中国音乐报》、《中国桥》(英文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6:19:35 | 只看该作者

【都市隐者|汪为新书画精品展】


[极等逸品]
唐人亦

  汪为新是这个时代里颇让人费解的少数画家之一,他没有同时代同龄人的那种生正逢时的英雄壮阔,外表温文尔雅,内心望追古贤,恃才而立。象他自己常说的“三顿饭外,不知春寒 ”,语气里透出的冷漠,常出人意料之外。他又说:“ 贫士之咏, 箪瓢之乐 ”,好象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没必要或者说多余的东西太多,但他又与这个世界形影不离,有时他的存在象是这个世道的极好反讽,冷逸、孤傲、形迹不定却又大喜大悲。与他闲聊,时而冷峭,时而悲壮,张口闭口今古流淌,若一位精通“ 内法酒手 ”的老者。   
  他的文章书画作品得益于他的读书,他援引黄庭坚的话:“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他常言“非才无以广学,非学无以运才”,有才无学是绝代佳人唱《莲花落》,有学无才是长安乞儿著宫锦袍。汪为新自信所至,遇事便自有分庭。  
  中国画以笔墨写物象,他作品中的一花一鸟是放浪于形骸之外、佯狂于笔墨之间的精灵,是背负了汪为新内心苦涩却无法以口头语言叙述的汩汩而出。  
  我赞赏他的绘画,是先苟合他的思想,因为他的心灵世界既不具有实在世界的物质负担,也不具有它烦琐的日杂和自然世界的纷扰,而是浓缩在笔墨之外的精神所在,通过他应心的媒介———宣纸或其他材质获得大自然中无限的机趣。同样,他笔下的茅舍木桥、云绕泉山也记载了他履迹的延伸及强捺狂躁之心的宁静之表。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孱弱无力于左右其履行权限,而艺术家可能超越于自然之外,可以是抒情的、无欲的、悲怆的,而且伴随着艺术家创作的任何过程。  
  记得汪为新在自己的一篇杂记中自述:“ 我与八大山人肝胆相照却不能与八大山人耳语贴面 ”,他崇尚八大,而满屋书架连一本八大山人画册也没有,这使我颇为困惑,也许他的“ 不学而似 ”对他来讲已经使“ 人格附庸于古人 ”这种戏谑得以自我消解,他的无奈是无意去冲撞古人而又无法回避前辈大师的阻隔。     
  但我依然看好他的成功。  
        
                                  2002年北京西山夜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6:21:36 | 只看该作者

【都市隐者|汪为新书画精品展】

[为腐朽凿窍——对话画家汪为新]                                             
原道训/整理
人物:原道训(简称原)
      汪为新(简称汪)
时间:2006、5
地点:北京汪为新寓所
录音:王璐
原:应该说当代精神的贫乏与责任感的缺失使艺术家变得极其功利,我经常在铺天盖地的杂志上见到各类“名家”作品,其实更多的是艺术界里的官宦、文界里的混混、伪批评的荒谬,我有时抑制不住内心那种狂怒,心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既使得“自我欲”抗衡于价值思想外甚而让“艺术的纯粹”变得无奈?
汪:我羡慕你那种独立于艺界外的纯粹精神,因此你显得比我清醒,我总与别的朋友说,不要把艺术估计得太高,也别对艺术家期望过高。画道小技,它改变不了任何前行历史,也代表不了人类的主流,艺术只是个体,只是一种附庸。当掠夺者把刀架在你脖子上时,你坚持你的精神原则,因此你成了殉道者,我们都怀念你;还有就象我这样装疯卖傻,对内我忠于自己的作品,对外我宣传我认为正确的艺术理念,其实也是一种抗争。假如我慷慨激昂去表达愤怒,仿佛是人为的、艰难地与自我作对,可能这种激情瞬间即逝——你没有这样持久的隐忍,便很难有客观立场。还有,当下的所谓“权威”还不能强迫象你我这样的优质文化人俯首就范,这就显示我等的力量。
原:可能你身上有很多更隐忍的地方,范仲淹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们有良莠之分、雅俗之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你怎么看?
汪:就说音乐,在古代,用雅乐的地方是不允许有俗乐的,原始儒学讲“俗”根本不应该产生,否则大逆不道。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同样,不管这个讨好顾客的拙劣的画家怎样以艺术为幌子,终究也是让人唾弃。当下最丑陋的艺术背景里或许给良知艺术人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因为当代艺术环境被蒙蔽,优秀艺术家可能很长时间得不到常人理解,但至少我们可以把我们内心所在的与理想中想要的做问心无愧的价值比量,有时我们也应该考虑放下内中自恃傲慢的东西与普通人去交流你的“雅”或“俗”的观念,而不要自认自己从事的便是精英文化,而别人却并不承认自己是非精英文化,这就需要交流、沟通。
原:这种沟通有时难度很大,譬如说你自己的作品,有普通人买来把玩的吗?对大多数平民来说只是看热闹,另外我想印证一下,我听说你有一个画展的作品大部分被同行认购,据说还有诸多名家,是否有这回事?如果是,你对大众文化的关心是否只是停留在良知或期望还是理想上的?你要把普通平民培养到一个画家的水平来解读你的作品和以你的阅读去审视别的作品一样都是很难作到心平气和地交流。
汪:由于这些反省所揭示的事实以及反常的介入,我们应该承认一个现实:面对我们的文化现状,我们为此歇斯底里地骂过,无情地嘲笑过,解构过,但没有建构过什么,所以还是失败的。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正确的,那你心平气和去给别人讲解,让他也享受与你一样的快乐好了。我们历史上有两种类型:司马光型和欧阳修型,表面看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争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所以你翻开《司马文正集》或《欧阳文忠公文集》实际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解释都是毕恭毕敬的。而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有时你可能孤掌难鸣,但我们不担心偏激或特立独行的行为,有句话叫“殊途同归”,只要是站在文化高度上的思维语言,我们都去尊重他。
原:但中国当下背景既不象古代也不象国外,在近代有很多文化界的领袖人物,譬如你谈到蔡元培、陈独秀,还有精神领袖如王国维、鲁迅,在古代,绘画上你谈到石涛、八大或元四家什么的你肯定肃然起敬,但在当下,还有谁值得我们去尊敬?在元人看来的“儒不如娼”是因为汉文化被忽略,儒家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没有地位,而今日,有些画家却不如娼,是因为他们与娼妓所想一致而所言所辩不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
汪:你今天确实很亢奋,这个时代的悲剧是需要若干年才能印证的,有很多人还不值得我们去批判,倘若有机会,你我都作点其他更有意义的事,譬如说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文人的人格什么的,切莫让我们这代人象美国人,一数到自己爸爸的爸爸便数不下去,哭着说找不到老爸爸啦!
原:在这个呼唤良知与纯粹精神的时代,我可能更多地看到极为负面的东西,因此我有时显得悲观、消极。
汪:其实我在前些年也是如此,但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创作,那边的烦恼可以在这里消化,有时想想自己也只是一个个体而已,不要对外界有杞天之感,理想与现实有很远的路,我常举这个例子:《封神榜》中的神怪里最厉害的是殷郊,他的番天印乃天下第一盖世奇宝,只要口中念念有词,喝一声“疾”,该盖世奇宝便劈将下去,遇山开山;但再厉害也没姜子牙的“打神鞭”厉害,擎起大喊谁便给谁一下,看谁还猖狂?
4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6:22:33 | 只看该作者

【都市隐者|汪为新书画精品展】


[山水系列]
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16:22:50 | 只看该作者

【都市隐者|汪为新书画精品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1-16 21:43 , Processed in 0.1541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