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沃克来说,她的图像之所以有力就在于她让观众感觉到看到的表象和形成这一表象的媒质是同一个东西。而对于徐冰来说,观众对《背后的故事》的感受,只有在发现水墨画这一媒质的幻象不过是玻璃板后胡乱堆砌的立体物品时才得以完成。安-威尔逊-劳挨德(Ann Wilson Lloyd)写道,当秘密被揭穿,徐冰所构建的山水画幻影的本质一目了然时,“带着禅宗大师的空灵,艺术家打破我们此前的认知,暴露了那些他用来编织影像的卑微材料”(注13)。通过粉碎幻影、揭开魔术的秘密,徐冰再次展示了一件艺术作品是如何从呆板的材料转变成一种新的充满感情和想法的现实存在的——而这样的现实存在通过别的途径是无法表达的,从而实现了“外在表象和内在内容”之间的动态转型(注14)。
1.《天书》原名《一本天书:析世鉴——世纪末卷》,曾经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展出。在对《天书》本身和其它徐冰艺术创作的推介中,最好的是由Britta Erickson所做的研究。见《徐冰三件装置创作》中“徐冰艺术的过程与意义”(‘Process and meaning in the art of Xu Bing’, in Three Installations by Xu Bing, Madison, Wisconsin,
Elvehjem Museum of Art, 1991),以及《徐冰的艺术:无意义的字,无字的意义》( The Art of Xu Bing: Words without Meaning, Meaning without Words, Washington, D.C.: 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徐冰的网站 http://www.xubing.com 对他的创作有最详尽的资料。我这篇文章的写作,特别得益于德国柏林东亚博物馆。除非特别说明,有关徐冰的表述或者信息都出自2007年9月14日和11月13日作者在纽约布鲁克林徐冰工作室对他所做的采访。
3.批评家和艺术史学者将徐冰的艺术创作比作某种形式的解构,将他与哲学家杰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相提并论。见安-威尔逊-劳埃德(Ann Wilson Lloid)《徐冰在柏林》中“消失的水墨”(‘Vanishing ink’)一文,第25页。
4.麦克-珀多罗“描述与金牛犊”,收录于诺曼-布莱森(Norman Bryson)编辑的《视觉理论:绘画与解读》第185页,纽约Icon Editions/Harper Collins 1991年出版。(Michael Podro,‘Depiction and the GoldenCalf’,in Norman Bryson (ed.),Visual Theoryainting and Interpretation, New York,Icon Editions/Harper Collins,1991,P185 )珀多罗的代表理论在他的另一本由耶鲁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描述》一书中更加全面。(Depic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5.詹妮弗-彻奇(Jennifer Church)的“‘看似’与意识的双重约束”,《意识研究期刊卷7》2000年8/9期,第109页(“Seeing as” and thedouble bind of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7, nos. 8/9 (2000),P109)。
8.光州双年展,《光州双年展 2006:狂热变奏曲》,上卷,第108页。有关徐冰作品和中国皮影戏的关系,见南希-曾-伯林纳所著《中国民间艺术:雕虫小技》,1986年波士顿Little,Brown出版社出版。(Nancy Zeng Berliner, Chinese Folk Art:The Small Skills of Carving Insects, Boston,Little,Brown, 1986)
9.《背后的故事》装置作品中一种材料或媒质的效果激发另一种效果让人联想到大理石。这种因主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的石板有特别的纹路,看似山水,或山水画。但观众所看到的并不是具体的山或瀑布的形状,而是看起来像是山水画大师笔法的自然纹理。详见本人的另外一篇文章:Robert E.Harrist,Jr.,‘Mountains,rocks, and picture stones:forms of visual imagination in China’,Orientations (December 2003),第39–45页。
10.中国书法中的“仿”后来也适用到绘画方面。有关这一技法的术语可以参见傅申等著《中国书法研究》第3-4页。(Fu Shen et al.,Traces of the Brush:Studi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1977)
12.伊丽莎白-阿姆斯特朗(Elizabeth Armstrong)采访卡拉-沃 克(Kara Walker),见理查德-弗拉德(Richard Flood)等《无 处(似家)》第160页,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1997年版。(no place (like home), Minneapolis, Walker Art Center,1997,p.160.)
13.安-威尔逊-劳埃德(Ann Wilson Lloyd),同上。
14.徐冰在形容《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时用到了这个词。“最大的矛盾存在于外表和内容。它就像是带着面具,给你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你又想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段话可以适用于徐冰的大部分艺术作品。2006年Peggy Wang采访徐冰,载于《书:当代中国艺术对书籍的再创作》第89页,作者巫鸿。(Wu Hung Shu: Reinventing Book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New York,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2006, p.89.)